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松花江畔,长白山旁,鹤(岗)大(连)高速公路(以下简称为鹤大高速)如一条绸带飘落在青山绿水之间。其中,在鹤大高速通化至新开岭(吉辽界)段更是吉林省公路"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承载着吉林省门户的作用。至今,这条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五年,因公路质量突出,荣获了"李春奖"一等奖。素有"千年积雪万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美誉的长白山,是图们江、鸭绿江、松花江的三江发源地,鹤大高速宛如一条绸  相似文献   

2.
《综合运输》2011,(11):96-96
<正>·交通工程·☆广西崇左至靖西高速公路开工。☆广西河池机场建航站楼开工。☆贵阳机场扩建工程开工建设。☆哈尔滨老机场公路改造竣工通车。☆湖南湘西州第一条一级公路泸溪白武公路开工。☆吉林抚民至靖宇高速公路通车。☆吉林省营城子至松江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吉林通化至新开岭高速公路通车。☆江苏无锡硕放国际机场航站楼二期改扩建工程开工☆江西隘岭至瑞金段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辽宁沈阳至本溪公路建成通车。☆辽宁彰武至内蒙古阿尔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内蒙古大城西黄河公路大桥通车。  相似文献   

3.
随着公路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及各省市区公路网的陆续形成,如何协调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未来高速公路建设中应解决好的一个问题。结合青藏公路、G214玉树至共和段公路、贵州仁怀至赤水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水环境保护工程实践,从水资源影响与保护利用、路域径流污染物特征、路面径流收集处置、桥梁危化品应急收集技术等四个方面对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水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青海省花石峡至久治高速公路绿色循环低碳公路主体性项目技术指标、成果影响及绿色公路创建实施中遇到的问题综合分析,根据青藏高原地区绿色循环低碳公路建设的意义及社会经济效益,并结合青藏高原的人文、环境、气候及生态环保等因素,指出青藏高原地区创建绿色循环低碳公路尚存在的问题以及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点和挟制点,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通过青藏高原地区绿色循环低碳公路实施经验,能对综合考虑高原生态保护区公路建设与生态环保的利害关系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公路环境保护工作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与大规模的公路建设事业相伴随。在生态保护与建设、科研能力、建设环境监管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在管理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鉴于此,总结了吉林省高速公路建设环境保护现状,归纳了经验,并探讨了目前公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吉林省高速公路环境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化至丹东高速公路(以下简称通丹高速)是国家高速公路规划网鹤大高速中的重要一环,该项目吉林段位于通化县境内,地处长白山区,沿线低山丘陵、中高山地较多,在公路建设中形成了许多岩石边坡,如何在岩质边坡上快速恢复植被,对把通丹高速建设成生态路、景观路、安全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客土喷播技术在该项目应用中的施工工艺、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该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公路是我国未来公路建设的发展趋势,而研究公路建设中的土地资源节约与保护技术是目前公路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研究以彭湖高速公路土地资源节约与保护工作实施情况为例,总结了彭湖高速公路设计、施工和生态恢复阶段土地资源节约与保护的对策措施,研究成果对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开展路网规划设计和其他同类工程建设中开展土地资源节约与保护工作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鹤大高速公路从长白山区穿行而过,是吉林省境内一条重要的经济、旅游、国防路。面对长白山区这座山岳神秀、浚发三江的"天然博物馆"和红松遍地、矿泉水源、珍稀野生动物等资源丰富的"物种基因库",中国交建鹤大项目总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将"保护茫茫林海、幽幽碧水的原始生态环境"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永修至武宁(庐山西海)高速公路(以下简称庐山西海高速公路)被批准为交通运输部“安全绿色高速公路科技示范工程”,沿线旅游资源丰富。文章从旅游公路的功能和景观特性分析着手,基于文化与公路景观的关系,调研分析了庐山西海高速公路旅游文化景观资源分布情况,提出公路人文景观规划应重点提取当地的人文信息、旅游特色及佛教文化资源加以应用,并对部分设计案例和实施效果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大量的废弃轮胎不但污染环境而且占用土地,将废旧轮胎加工制成橡胶粉应用于改性沥青是实现废旧轮胎资源化和无害化利用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废橡胶粉与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在吉林省伊通至开源高速公路连昌至乌龙岭段新建路面工程的应用,重点从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性能检测几方面总结废橡胶粉与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的应用技术,以实现公路建设资源循环利用、绿色低碳发展,同时也为废橡胶粉与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结合公路建设工程的实际情况,文章讨论了公路设计与施工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如基本农田的环境保护、居民迁移与再安置、沿线基础设施与资源的利用、对现有交通的影响、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水土流失防治、声环境与振动、水环境和环境空气等。广东高速公路建设观念发生重要变化,公路建设已越来越注意与环境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2.
甘肃位于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宝天高速公路牛背至天水段建设项目作为交通部确定的典型示范工程,在项目建设的一开始就确定了"生态路"、"科技路"、"旅游路"的建设目标。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建立完善的环保管理组织机构,认真贯彻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设理念,在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乃至运营管理等方面,高度重视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和公路建设中环境的保护及生态恢复工作,从而使公路建设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1引言2004年,交通运输部提出"安全、耐久、生态、环保"的公路建设新理念,明确了新时期建设高速公路的理念和方向。高速公路建设开始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然而,科学发展绝不单纯是加快发展。作为高速公路建设管理者,在关心高速公路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应关注发展的质量。本文结合吉林省高速公路的建设,试图归纳探索具有吉林特色的符合科学发展的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的路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4.
·交通工程·▲武汉轻轨一号线一期铺轨工程全面竣工。▲全长92.4公里、总投资24亿元的国道314线新疆和硕至库尔勒高速公路项目正式开工建设。▲纵贯深圳东南部地区的交通大动脉——盐田至排榜高速公路开工建设。▲由宁夏交通厅投资1.5亿元改建的109国道青铜峡至石空段开工。▲被誉为广东公路“第一隧道”的彩虹岭隧道工程的鹤城段隧道主洞正式开工。▲山东滨大高速公路开工。▲315国道青海境内察汉诺至德令哈213公里二级公路改建路段开工。▲国家开发银行贷款28亿元支持建设的一条贯穿闽东革命老区的高速公路——福(鼎)宁(德)高速公路全线…  相似文献   

15.
<正>济青高速改扩建工程是山东省公路建设重点工程中的一号工程、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省级重点项目、交通运输部绿色科技示范工程,也是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重点项目。建设者通过"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秉承"安全耐久、资源利用、节能环保、智慧共享"四大示范理念,围绕"全寿命周期设计施工一体化技术、不间断交通的施工交通组织与安全保障提升技术、旧路材料与大宗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生态  相似文献   

16.
<正>9月的吉林,微风吹来丝丝凉意,广阔的黑土地给如练的高速公路增添了无尽的神秘美感。6、7日,记者分别走访了吉林省两条高速公路——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松原至双辽段、图们至珲春高速公路,两条高速地形不同,所呈现的风景也迥然有别。大广高速位于吉林省西部,本来想着土地沙化现象那么严重的地区,必然没有什么景观。但一路下来,非但没有丝毫荒凉之感,反而发现路边植物葱葱,花团锦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去年结束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布的"十三五"规划任务目标,首次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写入五年规划,受到广泛关注。如何建设好高速公路,补齐发展短板,平衡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的关系?吉林省正在建设中的鹤大高速公路,将给出我们一个全新的答案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常明 《综合运输》2002,(1):15-18
<正>一、吉林省交通运输现状与分析 1.交通基础设施规模扩大,整体技术水平提高 “九五”时期,是吉林省交通事业发展变化最大最快的五年,尤为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五年对交通建设投资总计达到267亿元,比“八五”期增加2.4倍,使一批重大交通工程项目顺利完成。铁路干线、枢纽、站(场、段)配套建设工程项目全面完成;公路建成了长平、长吉、长营、长春绕城和吉林至江密峰等5条高速公路,结束了省内无高速公路的历史,其它国、省干线改造工程项目按期完成,还新修公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已越来越被建设者所重视,如何真正做好公路建设过程的环保工作是每一个公路建设者应当思考和探索的课题。本文介绍了粤赣高速公路设计和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理念与措施,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20.
综合信息     
《西部交通科技》2014,(1):I0001-I0002
<正>国内高速公路建设首次实施"梁上运梁"近日,杭州湾跨海大桥杭甬高速连接线公路工程(余夫公路至小曹娥互通段)(又称"余慈连接线")第一根桩开钻。余慈连接线建成后将改变杭州湾通道路网都是向东部单向辐射的局面,形成大桥向东西"双向"辐射的格局。余慈连接线项目全长17.9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为100公里/小时,计划建设工期48个月,投资概算约47亿元。出于充分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的科学考虑,该项目利用其10米宽的中央分隔带全线敷设高架桥,形成了"上层高速路",与兰曹大道共线向北,连接规划中的杭甬高速公路复线小曹娥互通段。最具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