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刚刚过去的2006年,对于我国轿车市场来说又可谓是一个不平凡之年,主要表现为:轿车产销量大幅增长:新车型大量上市;各种与汽车有关的宏观政策大量出台:自主品牌企业快速发展;汽车出口首次超过进口……  相似文献   

2.
《汽车实用技术》2003,(4):62-63
去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增长了近90万辆,今年一月份汽车生产的增势依然迅猛,全月汽车产量达到32.5万辆,同比增长55.5名,其中生产轿车12.7万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2倍。然而就在产销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一些主流轿车企业却纷纷降价,一时间轿车市场硝烟味又浓了起来。2003年轿车价格走势究竟如何,市场竞争的格局又会怎样呢?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近日就此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并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3.
从最近几年我国汽车市场的运行态势来看,每年的9月份都是轿车销量最大的月份。所以,在经历了几个月的连续大幅下滑之后,2004年9月份对于各厂家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如果9月份的销量能够大幅上扬,说明轿车市场的需求还在,在目前低迷的情况下可以恢复各厂家和经销商的信心,激发消费者的购车热情,缓解持币待购情绪。  相似文献   

4.
颜树泉 《汽车情报》2004,(21):10-18
与过去两年我国轿车市场的高速发展相比,2004年可谓是好景不在,主要表现在:轿车产销量增长缓慢,近2个月甚至出现了大幅的下滑,而且这种趋势还在急剧恶化;价格战更加猛烈,几乎所有企业的所有车型均卷入了降价的行列,连刚刚上市的国产宝马也没幸免,进口车的降幅更是大的惊人;  相似文献   

5.
颜树泉 《汽车情报》2004,(25):27-34
我国轿车市场在经过了4、5、6月份大幅下滑之后,7月份虽然各汽车厂家及汽车经销商使尽各种办法并联合媒体及行业主管部门制造轿车市场逐步回暖的假象,但消费者就是不买帐,还是不能扭转下滑的态势,当然其中有部分厂家利用暑假进行设备检修的因素,但主要还是因为市场需求不振,导致产销量继续下降,说明我国轿车市场已到了该调整的时候了,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2003年一季度,我国轿车市场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最顶峰,轿车产销量同比增长120.1%和95.9%。进入2004年,由于需求的逐步释放以及竞争的不断加剧,再加上2004年年底进口配额的即将取消以及频繁的价格战导致的持币待购,使得我国轿车市场已经没有了高速增长的动力,1月份轿车产销  相似文献   

7.
自今年5月来,连续7个月,我国轿车的产销量不断下滑,价格一降再降,库存却不断增加。是什么原因造成目前轿车市场的低迷?根本原因在于,我国轿车工业从建立之初就一直不是以“民”为本。  相似文献   

8.
颜树泉 《汽车情报》2005,(36):30-37
2005年的轿车市场已进入收关季节,为使全年有一个比较好的业绩,各汽车厂家和经销商都在使出浑身解数,以促进产销量的提升。从2005年我国轿车市场的运行态势来看,基本处于平稳增长的态势,与2004年的大起大落相比,已经让各汽车厂家满意了。但我们也应看到,由于汽车价格的大幅下降,汽车行业的盈利水平大为降低,很多企业的利润都出现了大幅的下降,13家重点企业中有33%的企业出现了亏损,说明我国汽车行业的竞争程度有所加剧。  相似文献   

9.
人们特别关注下半年第一个月的轿车市场,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今年整个我国汽车市场的态势。有关轿车市场的信息显示,我国7月份轿车市场产销量均高于上半年各月;市场价格均有不同幅度的回落;各个车型品种走势快慢表现不尽一致;制造商为巩固并扩大市场份额正开展各种促销手段…… 7月份的产销量数据表明,主要轿车生产厂家的产量之和达2.76万辆,销量总数为2.64万辆。由于上半年除夏  相似文献   

10.
刘霞 《天津汽车》2010,(7):20-23
回顾过去的10年,我国轿车市场的消费结构及产销情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章对2000—2009年各年度的轿车市场状况进行了回顾与分析,阐述了各年度轿车市场的特点及各品牌轿车的贡献。指出从2009年上半年我国轿车市场的运行状况来看,2010年我国轿车产销量还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但增幅小于2009年,增幅将在20%左右;2010年将迎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元年。  相似文献   

11.
有关数据显示,今年一、二月份我国生产汽车21.52万辆,销售19.28万辆,其中轿车产销分别为5.66万辆和5.08万辆,轿车产销量均占我国汽车产销总量的26.32%,较去年年末分别增长4个百分点和3.7个百分点,轿车比重明显上升。 今年的轿车市场,与去年同期  相似文献   

12.
1997年轿车市场快速运行与艰难运行相伴,市场培育中的进步与问题并存,这些都是今年轿车市场的鲜明特点。 1.轿车市场的快速运速运行 1996年汽车总体月累计销售有6个月负增长,到了第4个季度才出现微弱低速增长:轿车月累计销售增长率为17.47%。1997年轿车市场需求增长明显高于1996年,轿车仍然是汽车诸车型中市场需求最旺的车型,10个月的累计销售增长23.78%,高出汽车整体增长17.02个百分点,支撑了1997年汽车市场的回升,支撑了汽车市场的适  相似文献   

13.
张毅 《汽车杂志》2007,(5):68-68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里,大众在华两家合资企业生产的轿车,占领了中国轿车市场50%以上的份额。随着其他跨国汽车巨头纷纷进入中国,以及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迅速崛起,大众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一路下滑。2006年,大众一举扭转了连续两年下降的颓势,大众汽车在华销售了71万多辆汽车。在各大品牌中继续蝉联第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汽车导购》2010,(7):161-161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4月份乘用车的产销量环比下滑均超过一成:另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的产销量环比继续出现一成的下滑;同时本刊针对众多品牌经销商存在大量库存的调查结果均向汽车市场发布了黄色预警信号,和第1季度的高速增长相比,第2季度整个汽车市场正面临着环比大幅下滑、增速明显放缓的势头,这也将影响到2010年全年的汽车产销数据。  相似文献   

15.
颜树泉 《汽车情报》2006,(32):24-32
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心脏,与汽车市场的运行密切相关,当汽车市场高速增长时,发动机的产销量也随之增长,反之亦然。2006年1-9月份,由于乘用车的高增长带动主要为其配套的汽油发动机产销量的高速增长,但是我们也应看到,2006年前9个月汽油发动机的增长主要是由合资品牌的高增长带动的,而自主品牌发动机的产销增幅远远低于合资品牌增幅,从而导致了合资品牌在汽油发动机总产销量中所占比重迅速增加,自主品牌所占比重同步下降。  相似文献   

16.
与上年的低迷相比,2005年汽车市场有了平稳的回升,车市一直不温不火,由爆发式增长转向平稳发展阶段已成定局。2005年前10个月共累计销售轿车2256511辆,同比累计增长了25.05%。轿车市场走出了2004年低迷的状态,迎来了较高的增长态势。随着年底销售高峰的到来,各乘用车厂家销量纷纷上翘,11月份环比增幅普遍在10%以上,形成为6月、9月之后的第三个销售高峰,这种增长已经超越年初的预期。与2004年下半年车市一路下滑相反,05年下半年以来车市回暖势头逐渐确立,增长率接近18%。  相似文献   

17.
轿车市场在2000年1-2月份严惩滑坡之后,从3月开始基本恢复正常。销售量稳定在每月5万辆左右或更高的水平上,且各月波动情况完全符合多年统计的月波动曲线。在1-2月销售损失2万多辆的情况下,全年轿车市场仍增长了7%,如果再考虑到风神轿车和六字头轿车高速增长的销售量,对轿车市场的冲击,实质上轿车市场的增长速度并不慢。因此不存在存在年轿车市场过冷的问题。这一切炒作只能说明某些媒体报道的失误。  相似文献   

18.
姜湘南 《汽车情报》2008,(11):13-17
在国内CPI物价指数持续走高、南方暴风雪袭击、国际油价居高不下连创新高、股票市场风雨漂泊的背景下,2008年的国内轿车市场也受到了冲击,发展速度明显放缓。个别媒体甚至爆出2月份国内轿车市场环比下降27%的耸人标题,使得不明真相的投资者误以为2008年国内轿车市场大幅走弱,股票市场汽车板块遭受重创,投资者甚至是投资基金出现了恐慌性抛售。事实是,2008年的国内轿车市场在经历了前几年的高速增长后仍然保持着销售两位数增长,各轿车细分市场仍然保持着活跃态势,并呈现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特点:值得高兴的是,在2008年国内轿车市场发展放缓的大背景下,国内微型轿车细分市场却逆市走强,好于2007年的市场表现,也让未来国内微型轿车市场将要崩盘的预言“不攻自破”。国内经济型轿车细分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分化走势,南京菲亚特旗下派力奥、周末风和西耶纳彻底退出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19.
颜树泉 《汽车情报》2007,(31):19-29
2007年前三季度,伴随着乘用车产销量的快速增长,带动主要为其配套的汽油发动机的产销量大幅增长。与此同时,由于2007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商用车比乘用车出现了更快的增长,造成2007年1~9月份柴油机产销增幅比汽油机分别高出8.81和9.64个百分点,汽油机在车用发动机总产销量巾所占比重有所下降。[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颜树泉 《汽车情报》2005,(27):26-32
2005年上半年,在宏观政策和油价上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小排量、低油耗轿车的销售十分火爆,上半年全行业共生产经济型以下轿车483749辆,同比增长13.7%,高于整个轿车累计产量增幅11.8个百分点;上半年累计销售491676辆,同比增长21.7%,高于整个轿车累计销量增幅5.3个百分点。进入7月份,汽车市场进入淡季,轿车产销量环比分别下降5.5%和11.1%,经济型以下轿车同步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