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引言 桥头跳车是软土地基道路工程设计中长期存在的一大难题,是指车辆行使到该处发生的明显的颠簸现象.在软土地基路段.由于软土地基和路基本身与桥梁基础抗变形能力相差甚大.沉降速度与沉降量也相差悬殊.软土地基处产生的巨大的工后沉降,而桥梁本身该种沉降量则很小,  相似文献   

2.
桥头跳车是公路运营中常见的路基病害之一,严重影响道路交通运营安全。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处治桥头跳车现象,产生原因除桥头路基填料本身引起的不均匀沉降外,更重要的是由于湿陷性黄土地基自身的湿陷性。利用灰土挤密桩对湿陷性黄土地区的桥头路基进行处治消除基底黄土的湿陷性,可以极大提高路基强度,降低发生不均匀沉降的可能性,降低桥头跳车路基病害的发生机率。  相似文献   

3.
柔性路面结构对路基沉降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层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及发层求和法分析了柔路面不同结构组合对路基沉降量的影响。编程计算并得到了路面结构、土基压缩模量与路基沉降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最后提出了降低路基沉降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桥头跳车的原因分析 桥头跳车危害表现为:影响行车安全、降低行车速度、影响车辆运营费用和加速桥梁及路面的病害,对道路桥梁的运行影响极大. 引起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有不均匀沉降、刚度突变和车速与车辆本身的抗振性能等.就城市道路路况而言,主要是柔性道路与刚性结构物之间的连接处发生不均匀沉降,产生错台所致.桥梁与路基、路面的组成材料、刚度、强度、胀缩性等存在差异,且桥头连接处受力时易形成集中应力.在车辆荷载、结构自重、自然因素作用下,桥梁与道路同时发生沉降,但两者的沉降量有很大差异,道路的沉降量远大于桥梁的沉降量,形成错台,导致行车时发生桥头跳车.  相似文献   

5.
公路桥头跳车的起因分析桥头跳车是由于桥台与其后路基沉降不均匀造成了桥台和路基顶面的沉降差而产生的。分析路基沉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地基沉降土质不良,由此产生沉陷是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由于桥涵通常位于沟壑地段,地下水位较高,且多属于软弱  相似文献   

6.
桥头引道路基的不均匀沉降是引起桥头跳车重要原因,文章分析了路桥过渡段产生不均匀沉降的成因,并就如何消除桥头引道路基的不均匀沉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桥头跳车现象是公路桥梁上的一大质量通病,本文通过桥头跳车产生的原因分析,提出了几个解决的措施供大家参考。公路桥头跳车的起因分析桥头跳车是由于桥台与其后路基沉降不均匀造成了桥台和路基顶面的沉降差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8.
应用路基和土基的Duncan-Chang模型,选用拼接路基顶面的最大沉降量作为目标函数,研究了路基拼接工况下模型的灵敏度函数和最敏感参数,使用实体工程中沉降板的检测数据进行了参数反演,并根据反算参数计算了铺筑路面结构层引起的路基顶面差异沉降。研究结果表明:拼接工况下,路基E-B模型对模量指数n最敏感,模量系数kE也有较大影响;土基E-B模型对破坏比Rf最敏感,kE和n也有较大影响;埋设在土基顶面和路堤中层的沉降板检测数据可用来反算土基和路基Duncan-Chang模型的最敏感参数;拼接路基表面的工后沉降计算曲线与类似工程实测沉降曲线具有较高的相似性,采用反算参数的数值仿真可以描述拼接工况下路基的沉降特征。  相似文献   

9.
公路建设中由于桥梁引道产生不均匀沉降而导致桥头跳车现象较为普遍,随着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桥头跳车已经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由于公路等级不同、行车速度不同,产生桥头跳车的路基不均匀沉降量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桥头过渡段路基填筑高度一般相对较大,导致了该路段的路基附加应力也会相应地增大,在地基承载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往往会造成路基产生较大的工后差异沉降,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桥头跳车"。结合某高速公路桥头过渡段路基土力学特性,计算不同影响因素对桥头过渡段路基沉降的影响,对桥头过渡段路基差异沉降的处治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山区隧道出入口区段的车辆运行特性和驾驶行为,揭示隧道洞口交通事故的发生机制,在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各选择3座隧道,采集了小客车和货车在隧道出入口区段的断面速度,高速公路单个断面观测样本大于500 veh,快速路隧道单个断面样本大于1 100 veh,基于断面数据分析了车辆行驶速度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并建立了运行速度预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驾驶人临近隧道洞口时会减速,小客车速度降幅为12~21 km·h-1,货车速度降幅为2~10 km·h-1,货车速度降幅低于小客车;洞口位置小客车运行速度大于80 km·h-1,货车运行速度大于70 km·h-1;高速公路隧道出入口段的车速范围为75~110 km·h-1,快速路隧道出入口段的车速范围为60~88 km·h-1,高速公路隧道出入口段的车速普遍高于城市快速路隧道; 驾驶人进入隧道洞内适应环境之后会加速行驶,驶出隧道时有加速行为,但当隧道出口前方有小半径弯道和互通立交时,驾驶人会减速以适应前方的道路条件;隧道入口前100 m至洞口范围内的车辆减速度最大,货车减速度范围为0.23~0.58 m·s-2,小客车减速度范围为0.47~ 0.70 m·s-2;同一断面的速度观测值存在较强的离散性,表明车辆之间存在明显的纵向干涉,容易发生追尾事故。   相似文献   

12.
采用CTM-4型汽车拖拉机综合测试仪对夜间环境下驾驶员辨识距离和车速进行行车试验测试,并运用交通心理学理论进行分析发现:辨识距离与车速呈二次曲线关系:车速超过40km/h时,曲线开始出现拐点,产生"运动效应";远光灯照明产生的反射眩光使不同距离组驾驶员辨识距离误差值随车速的变化其趋势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前招投标市场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筑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招标人及投标人.  相似文献   

14.
对当前监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当前公路工程监理工作的任务,监理工程师的工作重点应体现在施工招投标管理和工程承包合同管理两个方面,并向设计监理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谭旭 《北方交通》2006,(12):71-73
就当前建设形势下监理驻地办的工作思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海上光污染对船舶夜航安全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探讨海上光污染的概念出发,分析导致海上光污染的主要因素有城市景观灯光、港口码头作业灯、船舶锚泊灯光、桥梁景观灯;利用亮度对比度、可见度水平的计算方法和格拉斯曼的颜色混合定律分析海上光污染对船舶号灯及助导航标志可识别性的影响;同时,应用医学原理分析了眩光对船舶驾驶员视觉功效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船舶航行、海上光污染控制、海事主管机关管理、立法4个方面提出保障船舶夜航安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事故热点成因分析是解决交通安全问题的关键和难点,不同成因的事故热点直接决定驾驶人或自动驾驶的通过策略。针对DTH3N算法聚类得到的事故热点展开研究,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贡献度的道路事故热点成因分析方法。通过对5类事故热点成因因素:道路、行人、车辆、环境和管制因素贡献度的分析,提取事故热点道路物理成因和社会成因的影响权值。基于英国STATs19数据库选取5个测试区域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由事故热点成因分析方法获取的输出参数能够合理解释事故热点成因,可有效指导驾驶行为决策和优化交通管制。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城市隧道路段及隧道进出口速度和流量关系,研究南京市富贵山隧道进出口的交通流,以隧道进出口交通流实测数据为依据,考虑隧道交通流实际,以20 s为统计间隔,对调查的2 d数据进行处理,将20 s流量换算为标准车小时交通量,速度采用区间平均车速,绘制速度-流量散点图及建立边界回归方程,并对隧道路段及进出口处速度-流量特性进行分析。得到城市隧道路段速度-密度与城市干线典型路段及高速公路路段有明显差异。驾驶员在隧道进口处的自由度较隧道出口处低,隧道路段驾驶员的驾驶自由度较其他路段低,该特性分析可以为城市隧道管理及隧道上游及下游信号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永州互通的初步设计方案,结合初步设计阶段专家提出的优化意见,提出了2个优化设计方案,并根据优化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比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