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纵隔型肺癌的X线及CT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高对纵隔型癌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常规X线检查摄正侧位胸片。体层摄影检查11例。CT检查采用PICKER-2000CT机,自肺尖至膈顶用层厚,层距均为10mm连续扫描。CT增强检查8例。结果纵隔隔型肺癌X线表现:病肿阻塞较大支气管致肺叶不张紧贴于纵隔上,并包裹肺门肿块或纵隔肿块,隐匿性肺癌,X线平片仅可见纵隔增宽呈波浪状。纵隔型肺癌的CT表现;可清楚显示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缘。受累支气管的情况,肿  相似文献   

2.
肺癌肺动脉供血的DSA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癌的血供主要来源于支气管动脉已无可争议,但肺动脉是否参与血供则很少报道。有人认为肺动脉不参与肺癌的供血,肺癌的介入治疗只经支气管动脉进行。为了进一步确定肺动脉是否参与肺癌的供血,自1996年6月至1997年10月我们对35例肺癌患者在经支气管动脉介人治疗前均行肺动脉造影,现将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本组3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8岁。原发性肺癌31例,转移性肺癌4例;原发性肺癌中鳞癌19例,小细胞未分化癌7例,腺癌5例。中心型肺癌24例,周围型肺癌7例。所有病例均经股静脉和股动脉穿刺并留置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MRI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的作用。方法 38例肺癌用Resonex0.38T人振成像系统,行冠状面、横断面SET1加权,GR序列成像、增 行横断面T1加权成像。结果 MRI对发现肺癌、肺不张、阻塞性肺炎、肿瘤的直接侵犯以及纵隔淋巴吉转移等具有一定优势。结论MRI可为判断肿瘤的可切性及肿瘤的分期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与CT在诊断肺癌上的作用互补的。  相似文献   

4.
对74例肺癌和76例良性肺病患者进行了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LZM)的测定,结果表明:①肺癌患者血清及BALF中SOD水平明显降低,以癌患侧BALF中SOD降低最明显,阳性率为71.8%。腺癌较鳞癌及小细胞癌低,周围性肺癌较中央型低,Ⅲ、Ⅳ期较Ⅰ、Ⅱ期低。②肺癌患者血清及BALF中LZM水平降低,阳性率为46.3%和59.7%。小细胞癌降低最明显,晚期肺癌较早期更低。③SOD和LZM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价值明显优于单项指标检测,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高达87.8%和89.5%。提示:通过血清及BALF中SOD和LZM联合检测对肺癌早期诊断、病理分型及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晚期食管癌CT检查及其征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晚期食管癌及其扩展的CT表现。回顾性研究1993年1月至1995年11月间在我院做CT检查的38例晚期食管癌病人。食管癌CT表现;1.肿瘤显示,食管壁厚厚〉5mm,Moss和Halversen标准及软组织肿块形成;2.食管癌的扩展:主动脉侵犯,奇静脉及心包侵犯;气管和支气管侵犯,呈管腔后壁内凸,不规则,管壁增厚,管腔不规则狭窄及瘘道形成,提出气管受侵的“气管食管旁沟填塞征”;食管纵隔瘘伴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组织蛋白酶 D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 30例非小细胞肺癌石蜡切片组织中组织蛋白酶 D的表达 ,并结合临床和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0例非小细胞肺癌中组织蛋白酶 D的阳性率为66.7% (2 0 /30 ) ,其表达与肿块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P <0 .0 5,P <0 .0 1 ) ,与3年存活率呈负相关 (P <0 .0 5)。结论 组织蛋白酶 D可作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潜能和预后的辅助标志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经CT扫描及病理证实的胰腺癌93例,重点讨论直径≤3cm的小胰腺癌CT诊断。表明胰腺轮廓及实质形态变化,胰头不规则轻度增大或有小的局部隆起,钩突圆隆变形,胰管胆管扩张等是早期胰腺癌的重要征象。提示动态薄层扫描是胰腺癌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其确诊率为83.3%。  相似文献   

8.
目的 我们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颈中同时用MRI和CT进行检查,了解颈部肿瘤转移洒巴结在两图像中的表现,总结出MRI和CT在诊断颈部转移淋巴结中的特征。方法 62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行MRI扫描,其中9例同是又做CT扫描,其结果用双盲法与术后颈部淋巴结的病理对照。结果 MRI和CT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图像的特征:①CT诊断转移的淋巴结,主要根据共直径大小和形态的变化;②MRI在判断淋巴结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探讨白细胞分化抗原变异型 (CD44v6 )和上皮型钙粘蛋白 (E cadherin ,E cd)基因在评估肺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 46例肺癌和 1 5例癌旁组织中CD44v6和E cd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 CD44v6主要表达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 ,与其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P <0 0 1、0 0 5 ) ;E cd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 (P <0 0 1 ) ,且与肺癌TNM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 (P <0 0 5、0 0 1、0 0 5 ) ;CD44v6和E cd在NSCLC中表达显著相关 (P <0 0 5 )。结论 CD44v6和E cd基因对评估肺癌进展及判断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进一步提高卵巢肿瘤的CT诊断准确性。方法 对经临床证实的65例良恶性卵巢肿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良性囊腺瘤CT的特征表现为薄壁、没有明显的软组织成分,或有乳头状凸出,畸胎瘤CT表现囊内有脂肪,壁结节处有钙化或碎片。囊性恶性肿瘤的特征是肿瘤壁和分离厚且不规则,肿瘤内软组织成分较多。结论 CT是诊断卵巢肿瘤的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正确认识各种卵巢肿瘤的CT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25例内听道桥小脑角池造影检查资料,确诊为听神经瘤者6例,4例为道内小型肿瘤,2例属中型。8例同时作空气造影CT与之对比。初步体会:此法安全、客观、分辨率很高、诊断可靠,显示道内肿瘤和微细结构较空气造影CT法更为清晰,是早期听神经瘤诊断中十分准确和极为实用的一种检查法,并能为其他内听道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Fas和FasL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 46例肺癌和 30例癌旁肺组织中Fas和FasL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①Fas在鳞癌、腺癌和小细胞肺癌 (SCLC)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肺组织 (P <0 .0 1) ,且与肺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转移呈负相关 (均P <0 .0 5 )。分化程度低、已发生转移的肺癌Fas表达水平显著下调 (均P <0 .0 5 )。②FasL在鳞癌、腺癌和SCLC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肺组织 (P <0 .0 5 ) ,且与肺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转移呈正相关 (均P <0 .0 5 )。分化程度低、临床分期晚及已发生转移的肺癌FasL表达水平明显上调 (均P <0 .0 5 )。③Fas和FasL表达水平间呈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Fas和FasL表达异常在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Fas或FasL可能成为早期诊断肺癌的标志物之一 ,联合检测对判断肺癌恶性程度及预测预后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作者总结了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癌CT表现,并对其中4例漏误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胆囊壁不规则增厚、胆囊腔内结节和胆囊区肿块是胆囊癌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征象。薄层增强扫描是提高CT诊断率和减少漏误诊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素 (Cyclin)D1和P2 1 WAF1/CIP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癌临床分期、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及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旁肺组织及肺癌组织中CyclinD1和P2 1 WAF1/CIP1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CyclinD1和P2 1 WAF1/CIP1在癌旁肺组织中不表达或很少表达 ,而在癌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率 ,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0 .4% (2 9/ 4 8)和 2 7.0 8% (1 3 / 4 8)。②CyclinD1和P2 1 WAF1/CIP1蛋白表达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和临床TNM分期无关 ;与肺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 ,其中CyclinD1阳性率越高 ,肺癌的分化程度越低 (P <0 .0 5 ) ,P2 1 WAF1/CIP1蛋白阳性率越高 ,肺癌的分化程度越高 (P <0 .0 5 )。③P2 1蛋白阳性表达者转移率低于阴性表达者 (P <0 .0 5 ) ,并且其存活期长 (P <0 .0 5 )。④CyclinD1和P2 1 WAF1/CIP1蛋白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①CyclinD1和P2 1 WAF1/CIP1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分化有关 ;②P2 1蛋白表达和肿瘤的转移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评价细胞角蛋白19的片段(Cyfra21-1)等5种肿瘤标志物单个或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了124例肺癌和41例非肿瘤肺病患者血清中Cyfra21-1、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糖链抗原19-9(CA19-9)及鳞状细胞抗原(SCCAg)等五种标志物的水平。结果CEA特异性最高,达97.56%,Cyfra21-1最低,为73.17%;CEA、Cyfra21-1及NSE的敏感性分别在腺癌、鳞癌、小细胞肺癌中最高(分别为68.29%、62.30%、66.47%);Cyfra21-1、NSE在早期和晚期肺癌中的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检测Cyfra21-1+CEA诊断肺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70.73%和66.13%;同时检测3或4个标志物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但特异性却明显降低;Cyfra21-1+CEA、Cyfra21-1+CA19-9诊断早期和晚期肺癌的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作为肺癌筛查指标,上述标志物均不理想;CEA>10μg/L对肺癌,尤其是腺癌的定性诊断有较大价值;Cyfra21-1和NSE分别是鳞癌和小细胞肺癌较好的标志物,两者在肺癌早期诊断中均可能有一定价值。Cyfra21-1+CEA可能是诊断肺癌(包括早期)的一个较佳组合。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miniprobe ultrasonography (MPS) in the protruding lesions of esophagus. Methods Sixty-two patients with protruding lesions of esophagus were examined with MPS. Results The MPS examination showed diseases of esophageal polyp, inflammatory protruding, esophageal leiomyoma, esophageal leiomyosarcoma, esophageal venous aneurysm, esophageal lipoma, esophageal cyst, esophageal carcinoma, and extra esophageal compression including aorta compression, lung tumor compression and spina compression. Fourteen patients were verified by surgical operations and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s, resulting in 92.86% (13/14) diagnosis accuracy rate. Forty-eight cases had results of gastroscope examination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MPS. Twelve cases had results of CT and MRI examination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MPS. Follow-up was completed on 22 patients. Conclusion Besides imaging the esophageal layer, MPS can precisely locate the histological layer of the esophageal protruding lesions and predict their characters. This indicates its value in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the protruding lesions of esophagus. Furthermore, the miniature probe used in MPS examination can pass the structured esophagus, enabling wider application of the examination.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releasingpeptide,ProGRP)和神经元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在小细胞肺癌(smallcelllungcancer,SCLC)早期诊断中的作用及两种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了63例SCLC、41例良性肺疾病及40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患者血清中ProGRP和NSE的水平。结果单个检测ProGRP、NSE及联合检测ProGRP和NSE(ProGRP+NSE)诊断SCLC的特异性分别为88.89%、80.25%及66.67%,敏感性分别为73.02%、63.49%及84.13%;NSCLC中ProGRP和NSE的敏感性分别为12.5%和22.50%;ProGRP+NSE诊断SCLC的敏感性明显高于NSE(P<0.01),但和ProGRP相比,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NSE诊断早期SCLC的敏感性仅36.84%,ProGRP及ProGRP+NSE诊断早期SCLC的敏感性分别为63.16%和73.68%,和晚期SCLC(分别为77.27%及88.64%)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SCLC中,ProGRP和NSE的相关性较强(χ2=5.00,P<0.05)。结论NSE对SCLC早期诊断价值有限;ProGRP及ProGRP+NSE可能是肺癌分型及SCLC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8.
<正> 应用针吸细胞学检查在临床上诊断乳房包块已获得了普遍的重视和肯定。目前已逐渐广泛应用于乳腺癌诊断。我们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应甩此方法已近十年,为了提高细胞学诊断水平,现就77例乳癌针吸细胞学检查和切除标本组织学检查进行对照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 1973年1月—1982年12月我科对乳腺肿块应用针吸细胞学检查共125例,其中20例临床和细胞学不怀疑恶性病变;5例乳腺增生病,细胞学检查显示轻度上皮增生;23例细胞学诊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了我院1957~1984年共收治的肾脏恶性肿瘤216例其中肾细胞癌120例(55.6%),占肾脏肿瘤的第一位。有82例通过手术及活组织检查得到病理结果,透明细胞癌76例(占91.5%),颗粒细胞癌2例,未分化癌5例。在患者中31岁以上者占86.7%,而20岁以下者6例,其中年龄最小者为7岁(1例),值得注意。本组中75例做了肾切除术。术后随访,三年存活率为47.1%,五年存活率为32.9%,有23例存活五年以上。其中Ⅰ期17例,Ⅱ期6例。因此在今后应尽早诊断、治疗肾肿瘤,以提高长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