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脏损伤的分类: 肝脏损伤可能是穿通性的或非穿通性的。穿通性伤可由锐器如刀或投射器如子弹、散弹枪弹所致。在最现代化的北美洲,一系列报告中,穿通性伤占主要地位。而在英国、瑞典和澳大利亚的一系列报告中,钝器伤则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2.
1954年Sparkman和Forgelman对肝脏损伤的合并症作过详细评述。这些合并症分类如下: 1.出血(a)肝损伤后没有控制住的出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褪黑素对克山病病区低硒粮喂养的大鼠肝脏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SD大鼠分为3组 ,分别用低硒饲料、低硒饲料加硒、低硒饲料加褪黑素灌胃饲养 ,观察大鼠体质量增加情况。 12周时检测血Se、血GSH Px活性、肝组织MDA水平及肝组织病理损伤情况。结果  12周时低硒组大鼠的体质量增加明显低于其他两组 ,血Se、血GSH Px活性较加硒组 (对照组 )显著降低 ,肝组织MDA及光镜下肝脏病变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加硒组与褪黑素组MDA无显著差异 ,光镜下两组均未见肝坏死。结论 褪黑素可预防克山病病区低硒粮引起的大鼠肝脏损伤 ,其保护作用可能与抗氧化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鼠急性肝衰竭时胃肠功能及病理组织学变化。方法以硫代乙酰胺(TAA)腹腔注射SD大鼠制备急性肝衰竭模型,观察其一般情况、肝脏生化指标、肝脏与胃肠组织学变化及全胃肠道钡剂通过时间。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典型消化道症状及肝性脑病,肝脏生化指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肝脏组织坏死、肠壁损伤。肠蠕动功能减低,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结论急性肝衰竭大鼠确实存在着胃肠功能的障碍,且胃肠功能障碍与肝衰竭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肝脏损伤后,许多人曾先后多次强调腹腔引流的重要性。他们记录了肝脏战伤死亡率从30%下降到17%。这种重要改进,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减少使用填塞法,越来越多地接受了腹腔引流作为处理肝损伤的基本疗法。他们承认技术提高和改进复苏过程也有帮助,但他们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对肝硬化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硬化组(LC组)、假手术组(S组)、手术组(I/R组)和给药组(I/R+hemin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皮下注射体积分数为40%的CCl4溶液,每周2次,11周后形成肝硬化模型;停药1周后进行肝脏缺血再灌注;于再灌注后6 h检测肝功能、抗氧化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核转录因子(NF-κB)、天冬半胱酶(caspase-3)和HO-1蛋白的表达。结果给予hemin诱导HO-1高表达能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后肝细胞损伤,提高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水平,降低caspase-3、NF-κB阳性表达。结论HO-1能有效地减轻肝硬化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提高MnSOD水平、降低caspase-3及NF-κB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肝脏深部损伤后,血液流进肝内胆管的综合症状,1848年Owen首先作过记述,但是,“外伤性胆血症”这个名词是1948年提出来的。近一百多年来也记载过另一些病例,但是对临床综合征作详细研究的是Sandblom等人(1948)。作者们要求对腹部损伤、胃肠道出血和胆绞痛诊断三联症引起注意。腹部损伤相对地轻微而易被忽视。第一次胃肠道出血可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不同性别小鼠肝脏和脾脏铁相关蛋白烧伤前后的变化.方法 90 ℃水蒸气制备烧伤小鼠模型,采用比色法测定烧伤小鼠肝脏和脾脏中的铁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肝脏hepcidin和膜铁转运蛋白1(Fpn1)表达,使用Western检测了肝脏和脾脏Fpn1蛋白表达.结果 烧伤后雄性小鼠脾脏铁含量升高,肝脏hepcidin表达升高同时肝脏和脾脏Fpn1蛋白含量减少.烧伤后雌性小鼠铁内稳态破坏程度较轻.结论 铁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可能是引起烧伤后铁内稳态破坏的重要原因,不同性别小鼠铁相关蛋白表达差异可能暗示了雌激素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共感染对不同类型肝包虫病患者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我国西部地区医院2014年至2015年期间确诊为肝包虫病的患者409例,抽取静脉血检测所有患者的肝功能指标;采用ELISA方法进行HBV表面抗原血清阳性测试;卡方检验明确HBV共感染在不同类型肝包虫病中的流行情况。以是否感染HBV为标准分组,以不同类型肝包虫病分层,对比HBV病毒共感染对不同类型肝包虫病患者肝脏功能的影响。结果肝包虫病患者共感染HBV后出现转氨酶升高、白蛋白降低等更为严重的肝脏功能损伤。与囊型肝包虫病患者相比,以多房棘球绦虫为病原体的泡型肝包虫病患者发生HBV病毒共感染的机会更高(38.4%vs.8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分析结果显示,以细粒棘球绦虫为病原体的囊型肝包虫病患者共感染HBV比无HBV共感染者肝脏功能损伤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以多房棘球绦虫为病原体的泡型肝包虫病共感染HBV患者较之无HBV共感染者表现出更为严重的肝脏损伤,肝功能指标显著下降(P均<0.05)。结论泡型肝包虫病患者更容易出现HBV病毒共感染,并且会导致更严重的肝脏损伤,在临床治疗中需要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10.
将23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急性肝衰(FulminantHepaticFailure,FHF)组,手术制成外科型FHF模型,用血液生化检测、同位素扫描、组织形态观察,证明制作肝衰模型造成肝脏形态和功能损害外,还导致大鼠肺、肾、脑、心、肠的结构和功能均发生明显损害,并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MOF)。其发生原因可能与肝脏网状内皮系统屏障功能削弱,内毒素血症介导的重要脏器贯序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1.
黄疸     
黄疸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其基本原因是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排泄异常及胆管阻塞,而使血中胆红素增加所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抑制剂达格列净(dapagliflozin,Dapa)在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8周龄C57BL6/J小鼠给予单次腹腔注射CCl4诱导急性肝损伤,实验组注射前24 h和前2 h分别给予5 mg/kg Dapa预防性灌胃给药,对照组给予等体积溶剂灌胃,造模24 h后麻醉处死,采血并取肝脏。HE染色、血浆生化检测、RTq PCR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肝脏损伤严重程度与巨噬细胞极化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CCl4造模组小鼠肝内炎症细胞浸润,肝功、肾功能指标明显恶化,Dapa干预后肝肾功损害进一步加重。CCl4能够促进肝脏巨噬细胞M1型与纤维化相关基因转录上调,同时降低M2型与抗氧化应激相关基因转录,并且能被Dapa进一步抑制。此外,Dapa干预后肝脏Arg1蛋白表达降低,SGLT2蛋白表达升高,而NF-κB通路蛋白无明显改变,提示Dapa可能通过直接作用而影响肝内能量代谢稳态,加重CCl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结论 Dapa可加重肝损伤急性期的肝肾功能损害,抑制巨噬细胞M2型极化,加剧CCl4诱导的肝内氧化应激与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13.
由于穿通性或钝性腹部损伤而使肝外胆道受伤的似乎相对罕见。1954年,Sparkman等人报告过一例由于活体检查针穿透肝脏和胆囊而产生积血的病例。作胆囊造瘘术后,患者完全恢复。很显然,胆囊切除适合于严重外伤患者。胆总管撕裂伤通过修补后置一“T”形管来处理。少数胆道受伤,除因手术操作的差错所引起者外,可能因为多数胆管损伤的患者都  相似文献   

14.
人工冬虫夏草菌粉提高大鼠肝脏保存质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工冬虫夏草菌粉提取液对大鼠肝脏低温保存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一定剂量的虫草提取液加入乳酸林格液内,分别低温保存大鼠肝脏6、12 h后,再灌注30 min。通过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肝脏组织内的ATP、ADP、AMP含量,测定再灌注流出液内的AST、ALT、MDA及ET含量。并切取肝脏标本,光镜及电镜观察肝组织损伤情况。结果 于保存6 h后,实验组AST、ALT、MDA和ET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光镜下除轻度细胞水肿外,无其他明显病理改变;保存12 h后,实验组流出液ALT、MDA及ET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肝脏组织内ATP、TAN及AE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光镜及电镜下的超微结构改变亦有明显差异。结论 人工冬虫夏草菌粉提取液可以显著提高保存肝脏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基于模态分析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7  
为探讨基于振动模态分析的结构无损检测技术,把“频率变化平方比”应用于钢桁架这样的复杂结构,从理论上验证了该参数的变化是结构损伤程度和位置的函数。通过数值模拟证明了利用该参数对判断钢桁架结构的微小损伤效果显著,使发展新的,有效和简便的大型桁架结构的损伤检测方法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雷帕霉素(RAPA)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手术组和雷帕霉素组,其中假手术组仅行麻醉剖腹,解剖肝门。手术组血供阻断;雷帕霉素组在肝脏缺血前5min经静脉缓注5mg/kg雷帕霉素,其余组用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均于再灌注2、6、24h后,取外周血清检测肝脏功能,并取肝脏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测。结果手术组和雷帕霉素组不同时段ALT、AST、MDA和TNF-α、IL-1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雷帕霉素组不同时段的ALT、AST、MDA和TNF-α、IL-1均低于手术组(P<0.05);手术组24h的ALT、AST、MDA和TNF-α、IL-1分别高于2h和6h(P<0.05);6h的ALT、AST、MDA和TNF-α、IL-1分别均高于2h(P<0.05);雷帕霉素组6h和24h的ALT、AST和TNF-α、IL-1均高于2h(P<0.05)。手术组和雷帕霉素组的SOD活性均低于假手术组,手术组和雷帕霉素组6h和24h的SOD分别为(51.42±5.19)IU/L、(49.11±5.07)IU/L和(59.17±5.62)、(58.34±5.20)IU/L,均高于2h(P<0.05)。结论 RAPA可以有效地改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初步探讨了44例颅脑外伤后神经症的临床与脑电图的关系。患者有神经、精神症状而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部分患者经CT等检查均属正常。脑电图异常者占18%,其异常是由颅脑损伤所致。在脑电图结论正常的病例中,有52%的患者显示α波的调幅,对称性较健康人差。呈“弥漫性α波表现。异常脑电图及弥漫性α波提示可能与大脑或丘脑下部功能轻度障碍有关,反之,则其临床症状与心理性因素有关,在诊治中应予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8.
观察了 51例肝硬化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后血中过氧化脂质 (LPO)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系。结果发现 :所有患者血 LPO含量均升高 ,以出血后腹水形成或增多和诱发肝性脑病者明显 ,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死亡 8例 ,血 LPO值均 >1 1 nmol/L;LPO值 72 h达高峰 ,此时约 75%患者活动性出血已控制。提示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后病情加重可能与肝脏缺血再灌注所致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9.
桥梁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结构损伤。损伤的原因可能是人为因素.也可能是自然灾害。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迅速发展,交通运输量大幅增加.行车密度及车辆荷载越来越大,也会因为超载而造成桥梁结构损伤,继而损伤加剧自然老化.这些因素势必会导致桥梁承载力和耐久性的降低.甚至影响到运营的安全.从而引起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增加相应的维修、改造和加固来解决.这些工作必须建立在对桥梁结构详细和系统检测的基础上才能进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外伤性肝脾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0例临床表现为肝脾损伤并手术证实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资料并与临床对比分析。结果肝脾损伤多层螺旋CT表现为肝脾撕裂伤、肝脾内血肿及肝脾包膜下血肿。140例肝脾损伤中,男性多于女性,高发龄10~30岁,致伤原因以车祸伤及高处坠落伤最多,140例肝脾损伤病例中,脾脏损伤69例,占49%,肝脏损伤51例,占36%,肝脾同时损伤20例,占14%。结论多层螺旋CT外伤性肝脾破裂诊断价值高,有助于制定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