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南京南站钢管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南京南站"桥建合一"结构,大量采用钢管混凝土柱,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现场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的限制,遇到诸多实际工程难题,因此有必要对钢管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研究。针对诸如钢管混凝土柱一次性浇筑高度较大(最大高度18.22 m)、钢管直径较大(直径1 200 mm)、钢管吊装焊接与混凝土浇筑交替进行,管内混凝土流动性和稳定性控制等困难,通过借鉴已往混凝土施工经验,制定各种质量保证措施,应用在实际工程中,确保了混凝土施工的顺利完成。研究结论:(1)一次性浇筑18.22 m钢管混凝土,混凝土原材料可以采用半自密实或自密实混凝土,管内半自密混凝土需人工浇灌和高频振捣;(2)通过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优化设计以及各种质量保证措施,可以保证钢管混凝土良好的流动性和体积稳定性,从而保证钢管混凝土的填充性能和质量。(3)通过南京南站现场检验,抽样超声波检测可以准确探查钢管混凝土缺陷,有效保障钢管混凝土质量。  相似文献   

2.
结合一高架桥墩梁固结外包混凝土加固施工实践,介绍在钢管箍内狭小空间中灌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原理、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方法及处理措施。设计出了一种新型泵管接头,给出了混凝土输送泵出口泵压公式。实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自密实混凝土阻力系数为4.0时,既能保证混凝土顶升的最小灌注压力,又能保证灌注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均匀度,防止离析。本文提出的技术及参数可应用于桥梁墩柱、建筑结构柱的加固及钢管混凝土拱桥管内混凝土灌注。  相似文献   

3.
根据近期江西省工程建设的市场行情,计算比较了钢筋混凝土、方钢管混凝土和带肋方钢管混凝土柱的工程造价.比较结果表明:带肋方钢管混凝土柱比方钢管混凝土柱节省了40%左右的钢材费用,降低了29%的工程造价;带肋方钢管混凝土柱的工程造价比钢筋混凝土柱高出35%,但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带肋方钢管混凝土具有加快施工和缩短工期的明显优势;在桥墩中采用带肋方钢管混凝土,不仅使墩身具有较大的强度和刚度,而且使桥墩结构轻巧美观,因此综合经济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根据雁盐黄河大桥钢管混凝土施工,对泵送顶升钢管混凝土进行研究,解决钢管混凝土的施工难题。研究方法:结合桥址、地形等进行经济技术比较,采用结构分析计算和结构变形等方法,对对称顶升钢管混凝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通过雁盐黄河大桥钢管凝土泵送顶升施工实践,说明钢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设备选型是保证混凝土连续灌注的关键,对大跨度、大直径钢管混凝土拱桥可以采用两岸对称、上下游不对称的方式泵送顶升施工灌注钢管混凝土。  相似文献   

5.
北京南站钢管混凝土柱网施工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京南站地下室柱网采用了大量的钢管混凝土柱,车站雨棚采用顺股道方向布置的悬索结构,这些在我国铁路车站建设中还不多见。结合工程实践对钢管混凝土柱的施工流程、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等做一综合介绍,供类似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6.
北京南站地下室柱网采用了大量的钢管混凝土柱,车站雨棚采用顺股道方向布置的悬索结构,这些在我国铁路车站建设中还不多见.结合工程实践对钢管混凝土柱的施工流程、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等做一综合介绍,供类似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7.
钢管混凝土构件在无站台柱雨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出发,阐述了其在无站台柱雨棚结构中的应用原理和优点,并统计了我国已建或在建无站台柱雨棚中钢管混凝土柱的应用情况。就无站台柱雨棚中钢管混凝土柱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为今后无站台柱雨棚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结合工程实际介绍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施工方法,其中包括柱与梁板的节点形式,钢管柱的安装、焊接及钢管混凝土泌水、空鼓问题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叶永平 《铁道勘察》2006,32(1):87-88
高层特别是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在结构底部常常形成短柱。短柱的延性很差,在地震作用下很容易发生剪切破坏而造成结构破坏甚至倒塌,无法满足“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计准则。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判断高层建筑中短柱的正确方法,并提出了采用复合螺旋箍筋、分体柱、钢骨混凝土柱、钢管混凝土柱等具体措施来提高和改善高层建筑中短柱的延性。  相似文献   

10.
自密实混凝土在钢管混凝土拱桥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优选原材料、复合外加剂,采用高掺量粉煤灰和微膨胀技术配制的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不仅具有优良的工作性且坍落度损失小、可泵性好,同时还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自密实钢管混凝土与普通泵送钢管混凝土的轴心受压对比试验表明,两者的力学性能相近。将自密实混凝土作为钢管内填混凝土应用在钢管混凝土拱桥中,不仅能满足设计所要求的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指标,具有良好的填充性、抗离析性及混凝土与钢管壁的粘结力,同时满足了施工中采用泵送顶升法浇筑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确保了工程质量。从材料成本、施工进度及工程质量等方面综合比较来看,自密实混凝土用于钢管混凝土拱桥中具有较好的技术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海上钢管桩沉桩定位方式比常规沉桩工艺具有更高的要求,本文以中船重工大连市庄河海域海上风电场址Ⅱ(300MW)项目风机基础施工Ⅰ标段为例,针对外海复杂海域环境条件下超大直径、超长钢管桩沉桩施工精度控制难题,对钢管桩沉桩施工工艺进行研究,并对沉桩施工精度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探讨;对钢管桩垂直度观测理论允许偏差进行计算,以量化指导施工。实践证明,所采用的工艺措施有效提高了沉桩的施工精度,完全满足规范精度要求,沉桩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以莞惠城际轨道新客运南站相邻隧道为例,探讨了城市隧道穿越高层建筑基础的关键技术。在隧道穿越城市高层建筑基础的施工中,通过做好安全评估,强化超前支护,对高层建筑基础采取注浆加固措施,采用静态爆破和控制爆破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减少对建筑物的影响,并通过加强监控量测等技术,使穿越高层基础的隧道得以顺利施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矿山法隧道断面形式多变且转换频繁,施工难度加大。由台阶法标准断面转换为双侧壁导坑法特大断面,通过常规过渡渐变的施工方法无法实现大跨度转换,并且初支结构稳定性存在安全隐患。本文以北京地铁14号线金台路站-朝阳公园站区间施工为背景,对小断面转换为超大断面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最终确定采用"侧向施工通道+复合衬砌"的方法,并合理运用暗挖辅助措施,通过监控量测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分析,最后顺利完成断面转换施工。  相似文献   

14.
地面建筑物控制爆破的浅埋隧道暗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在保证地面建筑物与施工安全的前提下,解决浅埋暗挖法近距离穿越高层建筑的地铁隧道爆破技术问题。研究结论:采用上下断面台阶法和减震爆破措施,并使用非电毫秒雷管控制起爆顺序,可有效地控制爆破暗挖地震效应并保证掘进进尺,是确保地面建筑物安全的可行施工技术;通过控制合理的爆破掘进单循环进尺和分段最大装药量等参数,对于VI级围岩覆盖层厚度不足10 m的地面建筑物,能够将爆破引起的地表震动速度值控制在规范限定的2 cm/s范围内,确保地面建筑不会产生爆破震动次生损害;工程实践表明,在围岩强度较高的情况下采用近距离控制爆破技术,既能保证爆破岩块破碎适度,便于出渣,达到较高的炮孔利用率,也可通过减震孔的切割作用,有效避免隧道开挖边界超挖和欠挖,保证开挖边界的平整性和围岩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新黄河特大桥156m简支钢桁梁顶推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顶推是基于跨河或跨繁忙路段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桥梁架设技术,黄韩侯铁路新黄河特大桥钢桁架设就采用了顶推法。结合本桥的特点,介绍了顶推过程中各个结构的施工控制,另外还将阶梯式大悬臂导梁、水中顶推过渡墩和超高位落梁等关键技术作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等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型悬索桥不断涌现,其锚碇及其锚固系统向更大空间尺寸、更大受力方向迅速发展。针对主缆锚固系统的施工工艺,依托新建连镇铁路五峰长江特大桥建设实践,系统分析其结构特点及施工难点,发现常规锚固系统施工工艺先安装定位钢支架后浇筑混凝土的局限性,提出"V"形混凝土台阶+型钢混合型定位支架和逐层安装锚杆逐层跟进浇筑混凝土施工新工艺。采用常规及新工艺的南、北锚碇锚固系统施工对比表明,南锚碇定位支架结构最大变形量20 mm,北锚碇定位支架最大变形量2.43 mm,新工艺减小了支架变形87.8%;南、北锚碇锚固系统施工用时分别为402,261 d,新工艺提升效率35.1%;南、北锚碇锚固系统定位支架总用钢量分别为1 869,960 t,采用新工艺节约了48.6%的支架钢材。最后进一步讨论了施工工艺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钢板剪力墙结构体系作为新型抗侧力构件被应用到工程施工中,具有结构自重轻、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节约建筑空间等优点。本文结合萧政储出40号地块1标段塔楼钢板剪力墙施工实例,对钢板剪力墙产生变形的原因进行研究,最终采用缩短竖向安装单元尺寸、工厂整体制作安装单元、水平焊缝影响区设置加强角钢、相邻钢板墙之间设置工艺梁等措施,解决了导致剪力墙钢结构安装变形的主要问题,使钢板剪力墙钢结构安装偏差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并且平均每层缩短工期5 d。  相似文献   

18.
北江特大桥长11 533.06 m,主墩钻孔桩基础施工为北江特大桥控制工期的关键技术。针对243号、244号主墩,根据其结构设计特点、水深、地质条件等,综合考虑施工安全、进度、成本等因素,提出了各墩的施工工序。着重介绍了钻孔平台及钢护筒施工、成孔工艺、钢筋笼加工及安装、水下混凝土灌筑等工序,为以后铁路特大桥钻孔桩的施工技术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下穿高层建筑特大跨度超大断面偏压隧道施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重庆市轨道交通3号线下穿高层建筑特大跨度超大断面隧道工程,对其采用双侧壁导坑主楼侧先开挖、双侧壁导坑裙楼侧先开挖、单侧壁导坑主楼侧先开挖、单侧壁导坑裙楼侧先开挖等4种施工方法条件下全过程进行弹塑性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下穿高层建筑特大跨度超大断面隧道,在支护、支撑措施合理情况下,采用上台阶单侧壁导坑法能够满足变形和受力要求;隧道地表存在不对称荷载时采用双(单)侧壁导坑法施工,先开挖地表荷载较小侧导洞优于先开挖地表荷载较大一侧导洞。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关山隧道超大断面超深公路隧道通风竖井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等特点,通过采用凿井专用"大提升机"、"大吊桶"出碴、"大伞钻"进行深孔爆破作业的"三大一深"施工工艺,大大加快了现场施工进度,保障了现场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通风竖井二衬和十字隔墙通过采用滑模技术,实现了同步浇筑,具有施工进度快、混凝土整体性好、无冷缝、混凝土外观质量好、节省材料、劳动力投入少等优点。这对于采用正井法开挖施工超大超深隧道通风竖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