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根据转向系统的助力特性要求,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建立该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对转向系统的助力控制、阻尼控制和回正控制进行分析研究。策略中主要采用PID控制方法,首先进行控制器目标电流的确定和补偿,然后对模型的电流进行仿真和验证,结果表明,此控制策略的增加转向系统的轻便性和路感。  相似文献   

2.
电动助力转向助力控制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电动助力转向是汽车动力转向的新技术与新结构,助力控制是电动且力转向的基本控制策略,并决定电动助力转向的助力特性。着重讨论了电动助力控制的一般过程、电动机目标电流的决策方法、电动机电流的控制策略等问题。台架试验表明,提出的控制策略是有效的,对电动助力迥的开发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汽车3自由度转向模型和EPS动力学模型,设计了助力工况的无缝车速助力模式和柔性PID控制器.柔性PID控制器可根据控制误差大小,判断系统误差所在的运行状态,实时调整控制器结构和控制参数.分别在车速为20 km/h、30 km/h和40 km/h情况下进行蛇行仿真和实车试验结果表明,柔性PID控制与无控制和原车控制...  相似文献   

4.
汽车电动助力式转向系统(EPS)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重点分析了EPS系统核心控制内容和控制算法,包括助力控制、阻尼控制和回正控制,以及故障诊断控制,对直线型助力、折线型助力以及曲线型助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并总结、提出了系统控制流程。  相似文献   

5.
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EPS助力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汽车助力转向系统的发展历程,并对电动助力转向(EPS)系统进行了分析。在总结前人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探索出一种基于径向基(RBF)神经网络的EPS助力特性研究,通过径向基神经网络的学习和训练,对理想的助力特性曲线进行了拟合和预测,得到了非常理想的新曲线。结果说明径向基神经网络在学习和预测方面的强大功能,以及应用此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对后续的研究、开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EPS助力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汽车助力转向系统的发展历程,并对电动助力转向(EPS)系统进行分析。在总结前人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探索出一种基于径向基(RBF)神经网络的EPS助力特性研究方法。通过径向基神经网络的学习和训练,对理想的助力特性曲线进行拟合和预测,得到非常理想的新曲线。学习的结果说明,径向基神经网络在学习和预测方面功能强大,应用此控制策略,对后续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选择。  相似文献   

7.
对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发展、组成、工作原理及关键部件的功能作了简要介绍。依据转向性能的要求,定性地阐述了电动助力转向、助力特性曲线议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电动转向系统助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装在中型轿车上的齿轮轴式电动转向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该系统的三自由度动态模型,分析影响转向助力特性的变量,提出简化的转向阻力计算公式及助力增益与车速关系。以实车参数为基础,得到非线性的助力特性图。通过分析该图,表明该助力特性符合实际系统的控制规律,为系统的设计与控制提供依据。此外,本文的研究方法对求不同车型的助力特性有较好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控制日标,并分析总结出不同工况下的控制策略.建立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模型,结合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特性设计了带有串联校正的PID控制器.通过在助力控制策略下的仿真,验证了助力特性、校正方案和转向盘转角估算算法的正确性.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实际助力特性与理想助力特性之间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回正与主动阻尼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涛  陈慧  余卓平  李莉 《汽车工程》2006,28(12):1125-1128,1061
针对配备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车辆低速时回正性差,而中高速时又容易出现回正超调的现象,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回正与主动阻尼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以功能原理为理论基础,可以随车速和转向盘转角的不同而调整回正力矩或阻尼力矩的大小。实车试验的结果证明,该控制策略能够改善车辆低速时的回正性,抑制车辆中高速时的回正超调现象,并且在施加了回正与主动阻尼控制后,驾驶员的操纵手感没有受到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带双离合器和单轴转矩耦合的某并联混合动力汽车开发了模糊控制策略,采用遗传算法对转矩分配模糊控制器进行了优化。在Matlab/Simulink和ADVISOR环境下基于试验数据建立了仿真模型,并进行了NEDC循环下只考虑经济性的控制策略优化和综合考虑经济性和排放性能的多目标控制策略优化。结果表明,应用遗传算法对模糊控制策略进行多目标优化后,油耗降低了3.65%,同时整车排放也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在对传统重型车离合器驱动机构改造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液控气助力离合器自动控制系统;分析了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和控制算法,并对离合器接合过程的控制性能进行了分析和仿真检验;在开发的AMT重型载重汽车上进行了实车离合器系统控制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液控气助力离合器自动控制系统能有效地实现离合器接合位置和速度的控制,具有超调量小、响应速度快等优点,能够满足AMT系统离合器控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车辆半主动悬架与助力转向集成控制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协调车辆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基于底盘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半主动悬架和电动助力转向的综合模型,对半主动悬架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进行集成控制.运用二次反馈法和PID策略分别对悬架的可调阻尼和转向系统的助力进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在集成控制情况下,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均优于悬架或转向单独控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汽车转向系统发展至今,已经历了机械转向、液压助力转向、电控液压转向、电动助力转向、主动转向、后轮随动转向、线控转向和操纵手柄式转向等形式。本文对各种助力转向系统技术及控制策略进行研究,为转向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EPS用永磁同步电机的2自由度内模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动助力转向用永磁同步电机采用了一种2自由度内模转矩控制方法,通过调整控制参数,可分别设定系统的跟随性和对干扰及噪声的抑制特性,仿真得出的电机控制效果在台架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鉴于汽车转向系统的缺陷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本文在分析汽车转向系统缺陷形式及其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缺陷(包括助力消失、助力过大/不足和误助力等缺陷)的实验辨识方法,并通过台架实验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实验辨识方法可有效辨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主要缺陷。  相似文献   

17.
王姝  赵轩  余强  余曼 《中国公路学报》2022,35(1):334-349
为了使双电机驱动电动车在车辆稳定性控制过程中能够精确解读驾驶意图,使车辆实际行驶状态与驾驶意图期望的车辆行驶状态尽可能相符合,提出一种基于驾驶人意图辨识的稳定性控制策略.利用基于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SVM-RFE)得到的特征参数构建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模型的驾驶人转向意图辨识模型;基于转向意图识别结果,以方向...  相似文献   

18.
汽车底盘集成控制是汽车工程一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以ARM单片机为平台,通过软硬件设计,自研了汽车半主动悬架(SAS)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集成控制器,并装车进行了实车道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此集成控制器效果良好。为底盘集成控制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切换时离合器会介入传动系统,容易引起较明显的冲击感,是影响整车驾驶舒适性的主要因素。为此,提出了基于离合器双模糊和电机转矩协调的模式切换控制策略。首先建立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切换过程的动力学模型,以减小离合器滑磨功为目标,对模式切换时的离合器接合过程进行划分;其次,结合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切换的基本要求和驾驶意图,制定离合器双模糊控制策略,分别对滑摩阶段的接合时长和转矩同步阶段的压力变化率进行控制;然后以离合器滑磨功和整车冲击度为优化目标,采用二次型最优控制算法对滑摩阶段的接合压力进行优化,从而获取模式切换过程中离合器的最优接合压力轨迹;在此基础上,通过实时计算离合器传递转矩,根据电机转矩响应快的特点,制定电机转矩协调控制策略;最后,基于某混合动力试验样车,在底盘测功机上分别进行缓加速、中等加速和急加速下的模式切换试验,对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能较好地反映驾驶人驾驶意图,保证离合器的使用寿命,所产生的整车冲击度均处于合理范围之内,改善了整车模式切换过程中的驾驶舒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