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7 毫秒
1.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城市都有了高铁车站,站前广场及交通接驳场站成为高铁站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嵊州新昌站站前换乘综合枢纽项目为例,阐述中小城市站前广场的功能定位和外部交通组织流线,从换乘枢纽包含的交通场站规模预测出发,探讨站前广场的空间组织布局形式和广场内部交通组织流线。合理规划站前广场的空间布局,避免人流、车流冲突,减少车型交织,从而实现高效、便利、人性化的交通组织。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汉口站北广场建设方案的设计,重点研究大型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交通空间,解决站前广场内功能布局、交通换乘、辅助设施等方面的问题,形成以交通组织为主,景观美化为辅的功能,从本质上满足旅客换乘的便捷性和舒适性的需求,为构建合理的站前广场交通空间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随着交通工具种类多样化,站前广场交通组织越发复杂,通过对汉孝城际铁路孝感东站站前广场及地下空间设计的介绍,从交通组织和地下空间设计方面提出了以人为本、便捷高效的开发方案,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全国高铁网络逐步构成的背景下,旅游城市高铁站站前广场在高铁运营后逐渐显现出了设施配套不足、交通组织混乱等问题.以黄山北站为例,通过分析黄山北站客流特征、站前广场交通设施现状、交通组织及运行,对黄山北站客流进行了预测,对交通设施规模进行了测算.根据预测结果,提出了交通改善策略,并从设施布局、交通组织等方面提出了近期和远期的具体交通改善方案.  相似文献   

5.
以沪宁城际铁路苏州新区站为例,对"低进低出进站形式"的站前广场总体设计进行了探讨,重点论述了广场的总体布局及交通组织,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站前广场及配套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主要是解决旅客人行流线(进站、出站、换乘),各项辅助交通流线(公交、长途、出租、社会车辆等),以及行包流线,救灾、防灾流线等一系列流线问题。需要做到"人-车"分流、"人-物"分流、"进-出"分流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另外站前广场还需要满足"紧急疏散"、"因灾聚集"、"高峰聚集"等功能。随着高速铁路的运营,广场还需有更高效的疏散能力,便捷的交通能力,快速到达能力等,来满足铁路客流高、大、集的特点,适应社会日益增强的出行需求。该文结合具体工程对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建设提出新的设计思路与方法,可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7.
城市广场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象征,人流聚集的地方,而且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塑造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空间.故城市交通性广场,特别是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它不仅给予人们对于这个城市的第一印象,同时也是城市公交、公路长途客运、社会车辆以及地铁等多种交通形式汇集、换乘的枢纽点,功能性和景观性均具有极高的要求,结合郑州火车站西出口的设计及建设历程,介绍了城市交通性广场的建设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综合交通枢纽设计中,科学的确定各类交通接驳设施的规模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嵊州新昌站为例,提出该高铁站站前广场所含各类接驳设施的交通功能及接驳原则;根据该高铁站相关设计资料,对各类交通接驳方式的需求量进行预测;提出交通接驳设施布设标准和规模计算方法;计算得出各类交通设施的规模后,再结合布局形式和交通流线,对规模进行优化调整以得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9.
张发才  陈行  安萌 《交通科技》2011,(4):110-112
以重庆北站北场交通规划为例,分析和判断了铁路客流对象、车站客流组织、旅客立体换乘、车站功能布局和车站管理模式5个方面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现代铁路客运站在综合交通枢纽、站前集散广场、机动车进出通道、交通设施布局、客流组织方面的规划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0.
传统铁路客运枢纽交通设施集成度较低,站前广场承担了较多的交通集散功能,由于目前综合交通枢纽相关规范和标准的欠缺,铁路客运枢纽设计缺乏统一的指导标准,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传统铁路客运枢纽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提出了枢纽布局规划设计要点,并结合汉孝城际铁路孝感东站的方案设计,对枢纽站前广场的设计实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高铁客站站前路网交通流组成较为复杂,智能交通监控系统成为交通管理和交通执法的重要手段。以高铁观音站为例,对站前骨架路网结构、交通流向、交通流特征及交通管理需求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初期路网建设情况和平面交叉类型总结了站前路网交通监控设施的设计思路,提出了主要前端设施的选型及点位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无障碍设计,确保包括残疾人群体、老年人、儿童、孕妇及临时受伤人士等能安全、方便参与社会生活和使用公共设施,文章通过分析无障碍设计的理念与原则、车站的无障碍设计范围以及具体设计要点,包括站前广场、地面出入口、站厅层公共区、站台层公共区的无障碍布局与设施配置等,旨在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无障碍性,进而促进社会整体的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针对深圳机场T3航站楼站前交通对航站区扩建工程的影响,对其交通组织进行分析,总结出现有交通组织方案在整体系统、离港通道、站前道路、CIP交通组织、GTC周边慢行及货运交通等6个方面的不足。参考已有类似设计,对6个方面进行优化设计,对各项目交通组织进行协调,推进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4.
高效的站前集疏运系统决定了高铁站的有序运行和站前片区的高强度开发,对高铁站及站前片区的运营起到重要作用.以赣深高铁河源东站为例,在对方案边界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大型高铁枢纽如何衔接快速路系统服务枢纽集散,如何构建快进快出的匝道系统,如何构建站前地下环路服务枢纽及地块交通集散等关键问题,并提供了解决立体集疏运系统...  相似文献   

15.
以兰州站为研究背景,通过对站前广场设施容量进行规划,同时建立基于换乘方式分配的多目标非线性规划模型,并利用Lingo软件编程进行求解,然后对广场换乘容量的瓶颈与换乘客流组织方式分析,提出了较优的换乘方案.在方案改进后利用Arena仿真软件对改进后站前广场换乘组织方式与乘客流线进行动态仿真,并生成旅客人数、走行时间、排队等待时间和队长的报表,证实改进措施的有效性.文中充分考虑旅客换乘时间与距离,并对换乘客流的比例进行优化.提出了在换乘枢纽运行的高效性、换乘枢纽布局的合理性和满意水平3大方面较优的换乘方案.   相似文献   

16.
姜涛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5,(1):178-183,17,18
通过对乌鲁木齐高铁综合交通枢纽站前广场及周边道路配套景观设计进行说明和探讨,以此为例.试图概括和总结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景观设计的风格、内容、手法、过程,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深圳机场交通组织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深圳机场的交通特点,在机场扩建工程航站楼前交通整体规划设计中,遵循土地利用与交通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分析机场枢纽交通功能,明确道路规划功能定位,对公共交通和关键节点的交通组织进行优化,因地制宜地进行站前交通设计,提出实施性的交通综合改善优化方案,使新航站楼前交通更加顺畅便捷,同时节约投资。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介绍了松原火车站前建华路地道项目的设计。合理分析了地道功能和站前地下广场功能,在地道内设置辅道,将市政地下空间和铁路建筑地下空间连为一体,完成了市政交通和铁路交通的相互转换。通过地道箱涵结构计算,净跨18 m的单箱双舱地道箱涵,在覆土厚度不大于1 m时,设计采用壁厚1 300 mm的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受力和变形能够满足要求,且结构配筋由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标准组合所产生的内力值控制。砂土层地区地道基坑围护选用排桩+内支撑结构,保证了地道施工、火车站运行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状城市交通与高铁枢纽接驳耗时过多问题,以长沙西站高铁枢纽为例,研究提出高效的进出站快速集散系统,以协调整个城市的对外交通。首先,对大型交通枢纽片区的外部和内部快速集散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一是对服务于高铁枢纽旅客进出站的快速集散道路交通系统进行研究,提出“双井”模式,适合于客流量大且客流来向分散的大型交通枢纽;二是对内部到达高铁枢纽的小汽车、出租车交通的进出站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其次,对站前广场周边各类交通设施布局进行研究,确保枢纽服务范围内的交通高效可达。最后,对服务于高铁周边商务区的地下环路交通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地下环路适用情况和单向逆时针交通组织方式,通过地库联络线连通周边地块,利用立体交通组织的方式,从空间上分离高铁枢纽进出站交通与周边商务区交通,减少交织,提高高铁枢纽片区交通效率。  相似文献   

20.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是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信息化设计直接影响到枢纽后期的整体效用.通过对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背景的介绍,对其进行定义、分类和管理权限的明确.基于设计界面划分和规范选用的基础上,从总体、主体建筑、站前广场、周边道路和附属工程5个角度,对信息化设计内容与要点进行梳理和研究.最后,对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应用情况进行思考和总结.研究结论将为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信息化设计的持续完善提供工程经验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