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船舶》2012,(3):F0002-F0002
继船舶下水气囊国际标准正式颁布之后,辽宁盘锦又传来石油钻井平台气囊下水喜获成功!这一我国自主研制的CP.300自升式平台形态高大,与以往下水的船舶有诸多不同的特征。昌林技术研究中心先后攻克了平台下水专用气囊设备研制、桩靴凹穴处的填补工装方案设计、原有下水船台的改造方案设计、下水工艺程序和下水计算等一系列工作,为今后类似钻井平台的安全下水提供了科学依据,凸显了昌林科技的领先优势。  相似文献   

2.
《船舶工程》2004,26(2):72-72
[本刊讯] 自从气囊下水在我国问世以来,已经历三个发展阶段。从1981年到1990年的十年间,由于气囊的承载能力限制,下水船舶的重量始终徘徊在5 0 0吨以下。1993年,“昌林气囊”率先攻克了整体缠绕制造的难题,并且在强度理论和科学实验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使气囊的承载能力大幅度提高,刷新了一个又一个船舶下水重量的记录。1994年,舟山船厂运用昌林气囊下水了一艘自重90 0吨的30车/ 12 2客位的车客渡船。1995年,湖北省浠水船厂用昌林气囊下水了一艘自重12 0 0吨的宽体甲板驳。2 0 0 0年,浙江省台州市蟥螂船厂用昌林气囊下水了一艘大型渔船,…  相似文献   

3.
《船艇》2002,(11)
济南昌林气囊容器厂0040我厂生产船舶上排下水用气囊已有悠久的历史,国内沿江沿海上百家船厂已购买使用我厂“昌林牌”气囊。船舶气囊这一柔性下水技术能广泛适用各类船舶,具有投资省、维护费用少、物料消耗少、节省劳动力、技术容易掌握,对滑道要求不高,安全可靠,操作灵便等许多优点。目前上排下水最大的重量已  相似文献   

4.
《中国修船》2014,(3):50-50
2014年4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向济南昌林气囊容器厂有限公司颁发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授予公司开发的《船舶气囊下水计算程序》(V3.0版)软件著作权,这项权益的获得标志着昌林公司又拥有了一项技术成果。船舶气囊上、下水技术是一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自上世纪80年代初推广以来,  相似文献   

5.
2012年11月3日6时58分,我国自主研制的HTV海上风电设备安装船"辽河一号"在渤海装备辽河重工有限公司由济南昌林气囊容器厂有限公司下水工程服务队成功下水。随着下水指令的发出,"辽河一号"这一庞然大物乘坐由济南昌林气囊容器厂有限公司生产的56只特制高承载力专用气囊缓缓入水(图1)。该型风电设备安装船利用气囊成功下水属国际首创,开创了海上风电设备安装平台应用气囊下水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船艇》1999,(12)
济南昌林气囊容器厂在船舶上排下水用气囊这一主导产品的基础上,不断衍生开发新产品,抢占市场制高点。继1996年开始研制橡胶充气靠球以来,产品迅速成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这种当前被  相似文献   

7.
20 0 2年 10月 7日 ,万吨级油船“舟海油 2 8”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吉祥船务公司建造完工 ,采用济南昌林气囊容器厂制造的高承载能力气囊 ,一举成功下水。该船总长 138米 ,宽 19米 ,排水量一万五千多吨 ,下水时重量达到四千多吨 ,开创了万吨船应用气囊下水的新阶段。我国的气囊下水技术 ,最早出现于 1981年。当时应用于自重几十吨的平底驳船上 ,由于那时候的气囊承载能力很低 ,致使船舶气囊下水工艺的推广应用在此后的十多年间停步不前。 1993年 ,由济南昌林气囊容器厂研制成功的整体缠绕式气囊问世 ,开创了船舶应用柔性下水技术的新纪元。 1…  相似文献   

8.
《船艇》2003,(1)
济南昌林气囊容器厂 0040. 我厂生产船舶上排下水用气囊已有悠久的历史,国内沿江沿海上百家船厂已购买使用我厂“昌林牌”气囊。船舶气囊这一柔性下水技术能广泛适用各类船舶,具有投资省、维护费用少、物料消耗少、节省劳动力、技术容易掌握,对滑道要求不高,安全可靠,操作灵便等许多优点。目前上排下水最大的重量已达到1300吨以上,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小船厂欢迎,由我厂与综合院共同起草编写的两个气囊行业标准早已颁布实施。我厂生产的充气橡胶靠球是当今国际上最先进的船舶护舷产品,它利用压缩空气的可塑性和橡胶气囊  相似文献   

9.
行业信息     
《船艇》2001,(12)
最近,山东电视台《时代科技》栏目以济南昌林气囊容器厂开发生产的船用气囊和充气式橡胶靠球为报道素材,详细介绍了气囊在中小船厂船舶上排下水中所带来  相似文献   

10.
《船艇》1997,(3)
济南昌林气囊容器厂凭借昌林493型气囊质量好、强度高、寿命长、适应性广的产品优势,使产品市场不断拓宽。几年来,该厂产品遍布全国各地,出现了供不应求,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日前,该厂首批气囊又通过外商代理运往越南,使该产品首次打入了国际市场,这是该厂继《船舶上排下水用气囊行业标准》由中船总正式发布后的又一件喜事。 该厂生产的昌林493型气囊是由我国气囊专利发明人乔昌林经过十余年的不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