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9 毫秒
1.
从地区国省干线公路布局规划流程及改进等方面探讨地区国省干线公路布局规划的相关内容,并提出地区国省干线公路布局的注意事项,以提高地区国省干线公路布局的性能水平,满足交通建设的要求,更重要的是维护国省干线公路布局规划的科学性及合理性,预防交通问题。  相似文献   

2.
根据市域干线公路网的特点,在节点重要度法的基础上引入交通区位法的合理之处,将两种布局方法融合一体提出适合市域干线公路网规划的操作方法。着重论述重要度联合区位法的基本原理和市域干线公路网规划两路交通区位分析,并提出了该方法的具体操作流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凌坚  汪春华 《公路》1997,(4):20-23
针对四阶段法和总量控制法的特点,提出了二者相结合的路网布局规划方法,并结合二年来对“肇庆市公路网规划”的课题研究成果,对该方法的基本思想,主要内容及肇庆市干线公路网布局作介绍。  相似文献   

4.
公路网布局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四阶段法和总量控制法的特点,提出了二者相结合的路网布局规划方法,并结合二年来对“肇庆市公路网规划”的课题研究成果,对该方法的基本思想、主要内容及肇庆市干线公路网布局作介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深圳市公路网规划为例,运用“国土系数法”、“结点模型法”的原理和方法,探讨如何确定区域公路网规划总规模及干线公路网总规模,并验证公路网规划总规模是否适当,布局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提升新时代路网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出了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规模结构预测方法。首先建立了公路网规模的GM(1,1)灰色预测模型,采用调查统计法确定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的里程规模,提出了考虑公路建设资金最节约、同行能力最大化、技术等级最协调的技术等级配置多目标优化函数。然后以广东省境内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为计算实例,预测出2030年普通国道、普通省道的发展规模与技术等级分布,公路网的总规模为29.88万km,经与过去11 a数据的比较分析,预测的公路网规模总量与实际误差值最大为2.46%,其中5 a的误差值小于1%,2 a的误差值在1%~2%之间,3 a的误差值在2%~2.5%之间;普通国道、普通省道占公路网总里程的最优比例分别为3.6%和8.1%,里程规模分别是1.08万km和2.42万km,分别高于实际规划的17.4%和21%,这反映出提出的预测方法考虑了公路网发展的动态性,现有规划基本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但在规划末期需及时开展新一轮的公路网规划;计算结论验证了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公路网规模结构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最后提出了珠三角平原地区应构建一级公路为主体、粤东西北山岭地区应构建二级公路为主体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强普通国省道在重要通道内与高速公路的互联互通及与城市道路的协调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交通量快速增加,现有干线公路网等级结构及布局不合理、功能不完善、服务水平低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原崛起,河南省组织进行干线公路网规划,规划的重点是一级公路。文中就驻马店市干线公路网规划思路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8.
为宏观把握河北省国省干线公路网的运行状况,提高其公路网运行效率,从路网角度分析并结合公路网的结构性能和运行质量两个方面建立公路网交通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将适应性划分为5个等级,基于熵值法对公路网交通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最后以2015年河北省各市国省干线数据进行交通适应性评价,得出当前河北省国省干线公路网交通适应性的基本结论:除秦皇岛市外,河北省各市国省干线公路网交通适应性主要集中在适应和基本适应两个等级之间,为今后公路网建设和发展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明确了公路网规划后评价在公路网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界定了后评价的内容,给出后评价流程,建立了后评价理论框架体系;并在此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指标选取和评价标准确定,根据一般项目后评价的前后对比原理,针对公路网规划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进行后评价方法模型的研究;最后将论文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在江苏省干线公路网后评价.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大量详实的数据及调查分析为依据,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出了大连市干线公路网布局规模、层次方案及分期建设的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