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动力蓄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其热管理系统对其工作性能至关重要。相变材料由于有很大潜热储存能力故在蓄电池热管理系统中有不错的应用前景。叙述了现今国内外学者对锂离子蓄电池包热管理系统中相变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正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组热管理系统是蓄电池管理系统(BMS)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通过PTC加热装置和风扇等冷却系统使动力蓄电池组温度处于正常的工作温度范围内。动力蓄电池组热管理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保持单体蓄电池间的温度均衡,避免因为单体蓄电池间的温度不均衡而使单体蓄电池的不一致性继续扩散,从而提高动力蓄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锂离子蓄电池项目申请要求提出了锂离子蓄电池技术指标、产业化要求、材料(正、负极和隔膜)要求,开发出动力蓄电池管理系统和新型锂离子蓄电池。  相似文献   

4.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其性能关系到续航里程和车辆的使用寿命。针对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较短、低温下电池模组存在热量不能完全散发、温度波动大等问题开展了详细分析。为减少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中的热损耗,需要合理配置动力电池内循环换热装置,并根据动力蓄电池状态,在必要时对电池热管理系统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5.
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锂离子蓄电池项目申请要求提出了锂离子蓄电池技术指标、产业化要求、材料(正、负极和隔膜)要求,开发出动力蓄电池管理系统和新型锂离子蓄电池.  相似文献   

6.
为降低温度变化对隧道水泥砂浆材料强度和变形的影响,在隧道工程中引入具有自调温能力的相变材料,制备成相变材料水泥砂浆。首先,将石蜡、高密度聚乙烯和膨胀石墨熔融共混,获得复合相变材料;然后,掺入水泥砂浆中,得到新型相变水泥砂浆。通过搭建热响应测试平台,分析其热应变随温度变化规律,评估其蓄热性能,并对比得出相变材料对不同水灰比砂浆试样的热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 复合相变水泥砂浆能发挥相变材料的蓄热性能,其相变潜热为34.82 J/g,热应变比普通水泥砂浆材料最大降低36.63%。相变材料的掺入有效降低了试样的表面温度和热应变,这对改善水泥砂浆材料的温度变形及控制裂缝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为能源地铁隧道及其裂缝修复等提供新型材料。  相似文献   

7.
<正>车型:配置272发动机。行驶里程:80000km。故障现象:客户反映在路边停放一会儿后,出现无法启动的现象,于是拖回店里维修。故障诊断:此车为混合动力汽车,其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与一般车型不同,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包括混合动力发动机,集成式启动机-发电机,电力电子控制模块,带蓄电池管理系统控制模块和DC/DC转换器控制模块的高电压系统。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主要功能有: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能量管理,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能量协调,自动启动停止功能,再生制动功能,高压电蓄电池冷却,电力电子冷却功能。蓄电池管理系统控制模块集成在高压蓄电池模块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开发的动力蓄电池管理系统进行功能测试,结果显示搭建的硬件在环系统能够准确地模拟整车、电池组和充电机的功能,可以全面地实现对蓄电池管理系统的测试。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热安全性及可靠性,使得动力电池系统维持在正常的工作温度范围之内,该文基于柔性复合相变材料的控温特性,采用熔融共混与有机溶剂挥发相结合的方法,制备由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石蜡/膨胀石墨(SBS/PA/EG)组成的柔性复合相变材料,并将其与板式热管耦合以显著提高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均温...  相似文献   

10.
电池组在高环境温度下以高倍率放电时,电池组温度过高、温差大,极易引发安全问题。笔者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耦合式电池热管理系统。以采用纯石蜡冷却模型作为初始模型,首先探讨不同膨胀石墨质量分数的复合相变材料对于电池组热性能的影响,得出:在30℃的环境温度下,电池组以4C倍率放电时,采用EG质量分数为12%的复合相变材料对电池组进行冷却最优。在最优复合相变材料的基础上引入液冷系统,构建克里格近似模型,采用NSGA-Ⅱ遗传算法对耦合系统寻优,得出的预测结果精度较高误差最大仅为0.21%。利用算法寻优得出的最优解与初始模型相比,电池组最高温度下降5.29℃降幅为11.46%,最大温差下降0.12℃降幅为54.09%。结果表明:相变材料与液体冷却耦合热管理系统对电池组控温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优化车辆发动机热管理的结构形式与控制模式是提高车辆节油性能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公交客车平台基础上,比较了基于电动风扇冷却的新型发动机热管理系统与由皮带直驱的风扇冷却系统,阐述基于电动风扇冷却的发动机热管理系统对整车节油性能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电动汽车热管理已成为保障车辆宽温域环境适应能力、电池热安全和乘员舱热舒适性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同时也对电动汽车的能耗,特别是高低温环境下的整车能耗有着显著影响。随着车辆电气化和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与传统汽车相比,电动汽车热管理技术和发展路线在动力系统、空调系统等子热力系统和整车层面都呈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和巨大的进步。综述了国内外电动汽车热管理技术领域重要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电池、电机、热泵空调等子系统和整车集成热管理系统的技术进步,总结了当前电动汽车热管理亟待突破的技术重点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基于MODBUS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热管理试验台测试系统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方案,通过系统测试证明该系统能够满足燃料电池发动机热管理试验台所需要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4.
橡胶沥青洒布车传热学分析及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热量平衡原理,阐述了橡胶沥青洒布车保温层厚度的设计计算过程,并按照洒布车施工时对介质加热升温的实际需要,探讨了两类沥青洒布车加热系统的特点,研究了外置导热油炉式加热系统的设计方法,指出通过沥青泵循环或增加机械搅拌装置来强化管外对流换热是提高换热速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热管理系统模型,该模型能考虑系统内各部件间及部件与电池堆间的相互影响;应用该模型计算分析了某65 kW车用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对燃料电池堆性能的影响、热管理系统运行参数的控制依据和散热器布置形式的影响等。结果表明,应主要通过调节冷却风扇转速来调整电池堆温度,通过调节冷却水泵来保持电池堆进出口水温温差;散热器并联要优于散热器串联。  相似文献   

16.
从电池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零部件类型、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流程、热管理系统的零部件选型以及热管理系统性能验证等几个方面全面介绍了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对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的设计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热管理系统控制是实现高效热管理性能和低系统能耗的关键。利用AMESim搭建了纯电动汽车集成热管理系统模型,基于逻辑门限控制原理搭建了该系统的控制策略,针对压缩机转速控制分别采用了PID和模糊推理的控制方法,以世界统一的重型商用车辆瞬态循环(World Transient Vehicle Cycle,WTVC)工况为基础,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模型进行仿真,对被控对象的温度响应和系统能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并行状态的控制策略能满足各子系统制冷、制热及热舒适性的需求,模糊控制相较于传统PID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和能耗水平。  相似文献   

18.
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热管理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介绍了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热管理的基本概念,指出热管理研究主要包括关键部件热特性、热管理系统设升和集成优化、车用环境分析与控制、热管理专项技术4个方面,并分别对它们的研究特点与难点、研究方法和进展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把沥青路面视为层状弹性体系,并将材料特性作为随温度变化的参数,推导了沥青路面温度应力问题的理论解.首先,利用热弹性理论来描述层状弹性体系的温度应力问题,同时考虑了材料特性的随温度变化.其次,通过对热弹性力学的平衡方程进行Laplace和Hankel积分变换得到了单一层问题的解,再利用传递矩阵法得到了多层弹性体系温度应力问题的理论解.最后,将该理论解用于沥青路面温度应力问题的计算,并与材料特性取常数的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随温度变化的材料特性对沥青路面的温度应力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