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供电分段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城市轨道交通架空柔性、架空刚性、接触轨3种接触网类型的供电分段设置方案、方式及相关要求进行探讨,重点分析了接触轨供电分段的各种方案在技术、经济方面优缺点,提出了应结合车辆选型、车辆段及停车场布置等在工程应用中应注意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方法。  相似文献   

2.
从设计入手,结合运营管理,针对城市轨道交通有渡线或存车线的车站架空接触网电分段设置方案的优缺点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中4种接近区段的定义和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轨道交通的ATS(列车自动监控)和联锁系统中需要对设置进路和设置保护区段的接近区段,以及取消进路和取消保护区段的接近区段进行准确定义和计算,而在城市轨道交通的相关标准中却没有对这些接近区段进行严格定义。对进路设置、进路取消、安全区段设置和安全区段取消情况下的4种接近区段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明确定义和具体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目前国内外主要的几种动车受流形式的性能和特点作了详细的比较和分析,并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分析了它们的优点和缺点。在现阶段,若无特殊要求,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受流方案应优先采用DC1500V的三轨供电系统。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辅助逆变电源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轻量化为主线,从供电模式、变流器拓扑结构、新器件应用三个方面,综述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辅助逆变电源的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进步,辅助逆变电源朝着轻量化的方向不断改进:采用并联供电方式替代扩展供电和交叉供电,降低整车电源总容量;采用中频化技术,取消工频隔离变压器,降低体积质量;采用碳化硅(Si C)器件替代Si基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减小电感、电容、冷却系统的体积质量。以并联供电、中频化技术、新器件应用为代表的轻量化技术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辅助逆变电源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自动地线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了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自动地线装置的研制对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的重要性,分析了人工挂设地线方式的各种安全隐患,介绍了自动地线装置的主要构成和技术特点,阐述了该装置对作业人身安全保障、供电安全保障等方面的作用,总结了其运营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列车自动监控系统人机界面的可靠性、安全性,提出一种基于安全显示的解决方案:在硬件、软件和信息等方面全面引入冗余机制。在分析安全显示需求的基础上,阐述了安全显示的关键实现技术:工作状态同步;屏幕视图截取与保存;循环冗余校验。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车辆供电制式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供电制式包括DC750 V接触轨供电、DC 1 500V接触网供电和DC 1 500 V接触轨供电等3种方式.就接触轨和接触网两种供电方式涉及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比较,认为DC 1 500 V接触网方式才是真正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通过列车运行视景仿真系统,可将视景仿真技术应用到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监控系统中。以郑州地铁1号线为例,介绍了列车运行视景仿真系统的建立过程。通过系统接口通信,ATS(列车自动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列车运行视景仿真系统的列车自动追踪功能、信号控制功能,以及信号设备状态监控功能。经过仿真测试验证,视景系统图像输出流畅,可真实描述地铁列车的运行场景;视景系统与ATS系统结合能模拟ATS系统对在线列车的主要监控功能,具有良好的实时控制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接触网残压问题比较普遍,接触网残压直接威胁人身安全,影响检修施工及接触网送电保护闭锁。通过实地测试、仿真分析、模拟验证等方法,证明了接触网残压是接触网系统间相对绝缘电阻降低而形成的分压。提出了降低接触网残压的有关技术措施,包括改进分段绝缘器两端绝缘电阻的设计和施工工艺,降低发生残压区段接触网的对地绝缘电阻和改进送电组织流程等。  相似文献   

11.
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为城市轨道交通各线路互联互通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随着互联互通标准的制定和工程实施的推进,对于互联互通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ATS(列车自动监控)之间的接口对于实现互联互通的最终目标,如延伸线信号设备采购的灵活性、不同线路之间的联通联运等都有重要意义。对不同系统架构的两种ATS接口的三种实现方案进行了分析,本着易于实现、减少影响范围的考虑,推荐采用限于ATS接口的方案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