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以北京三环到四环片区的70个轨道交通站点为样本,从宏观层面步行网络的整体度和微观层面步行路径的通畅度两大层面分析站点周边步行空间的连续性,借助卫星图观测、地图标记及实地勘察等方法探寻其主导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北京城区站点周边步行网络整体度受主干道、快速路、高架桥三者影响最大,河流和铁路次之,少部分站点受轨道交通高...  相似文献   

2.
地铁站域周边地下公共空间建设和利用呈现功能复合化、交通流线一体化、空间形态多样化、环境体验人性化的趋势。通过实地体验和问卷调查,对商业聚集型、交通枢纽型、办公聚集型这3类北京地铁站域地下公共空间的业态布局、联结方式、安全防护、认知导向等方面进行体验性分析,并归纳总结现有问题。提出地下空间一体化、地下停车系统共享化、步行系统整合化、环境导向精细化四方面优化策略,完善地铁站域地下公共空间体系,使其朝着更加人性化、整体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结合成都地铁 2019 年 5 月工作日的 AFC 数据,利用 EM 算法(expectation-maximum algorithm)与 Gauss 混合模型,分析成都市 156 个轨道站点客流曲线的特征差异,并结合平方和误差将其聚类为居住导向型、就业导 向型、职住错位型、错位偏居住型、错位偏就业型、交通枢纽型、综合型 7 种不同类型的地铁站,最后分析不同 类型地铁站的区域分布及土地性质。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站点分布具有区域性,站点类型随着到城市中心距离的 增加而减少,中心区站点类型更多样,可体现城市功能区域时空差异的表现形式,提供城市空间进行研究的新视 角,有助于了解城市功能的空间分布,为未来城市及交通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城市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交通站点与 空间形态发展耦合不足、步行环境欠佳、功能适配性存疑等问题,以广州珠江新城、公园前和长寿路 3 个地铁站 点为例,借助空间句法比较分析站域空间网络的组构特性及其与站点布置、步行人流分布、建设强度及功能布局 等的关联,考察 TOD 模式下站域空间形态发展的特征及规律,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厘定。结果显示:珠江新城 站域街区网格化程度不足,站点与空间组构耦合互动不足;公园前站域街道网络可达性强,集聚人群活动效应明 显,但当前功能布局与空间组构存在不匹配现象;长寿路站域背景网络结构连续均匀,对步行交通出行有利,但 商业功能布局对小尺度组构所牵引的人流利用不足。因此,我国未来轨道交通站域建设应关注空间组构对人车流 的基础决定力量,提高交通站点、功能布局与空间网络形态之间的协同。  相似文献   

5.
为了量化建成环境和可达性对轨道交通客流的非线性影响,基于合肥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构建梯度提 升决策树模型,在控制交通网络可达性和站域步行可达性的基础上,对站域建成环境与客流的非线性关系和阈值 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可达性的基础上,站域建成环境仍是影响轨道交通站点客流最重要的因素, 影响程度约为 63%~65%,各建成环境和可达性变量对轨道交通客流均表现出非线性影响和阈值效应;高步行可 达性、高密度及混合用地对站点客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地铁开通后对城市公共交通可达性以及居民出行的影响,文章以青岛市中心城区为例,从公共交通、居民出行、街道共享等角度分析地铁开通后带来的影响和变化。结果表明:地铁开通后对城市公共交通站点的服务范围影响较小,仅提高 3.2%,但是能够明显提高交通网络可达性,站点平均可达时间降幅达 16.22%,并且形成“圈层+廊道”的新模式;地铁开通后更加方便居民出行,居民点出行范围平均提高 12.57%,居民点可达时间平均降幅 12.83%;地铁开通能够减少不同街道在可达时间上的差异,各街道可达时间的公平性有所提高。相关研究可为群体出行分析及客流结构优化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利用昆明市2020年AFC刷卡数据和POI数据,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将昆明市83个轨道站点划分为商办综合型、商住综合型、商住成熟型、商住开发型、单一就业型及景区枢纽型6类,在此基础上对站点类型进行空间特征挖掘和站点周边土地利用关联性分析。研究发现:(1)轨道对于拉伸城市空间框架、促成重要城市交通走廊作用显著,然而居住用地和就业用地的扩散程度存在不同步现象。(2)建成环境尺度、POI类别与站点类型间存在较强关联,即站点居住功能越强,与用地类别的关联关系影响范围越大,而站点商业功能越强,与用地类别的关联关系影响范围越小。研究成果可以为轨道站点差异化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地铁站域的概念和形式.结合国内外地铁站域地下空间开发实例,根据独立站点地下空间的设计特点、相邻站点地下空间的连通设计特点、多站点地下空间的协同设计特点,归纳总结出了地铁站域地下空间的点、线、面三种布局模式的特征及其适用性;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地铁站域地下空间布局模式的适用策略.  相似文献   

9.
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与建成环境的协同发展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以西 安市为例,建立节点-场所模型,评估 2018、2019 年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与周边建成环境的协同发展程度,分析各 站点协同水平时空演变特征,并根据协同水平变化趋势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市轨 道交通站点与建成环境协同水平在空间上呈“由中心古城区向周围地区逐渐降低”的带状分布格局,在时间上呈 两极分化趋势;多数站点地区交通与建成环境呈协同发展状态,根据各站点协同水平变化趋势,可将站点归纳为 动态平衡站点、节点波动动态平衡站点、动态平衡-节点失衡站点 3 种类型;站点可达性水平提升会使其节点价值 与场所价值均有所增加,且节点价值增幅比场所价值增幅大。研究结果可为优化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站点规划、 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与周边建成环境协同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重庆市主城区2020年规划的478 km、262座轨道车站进行评估清理,分析轨道车站周边500 m范围内用地性质、容积率、建筑开发量、服务居住人口、岗位人口等,统计出2020年前轨道车站500 m范围内覆盖的居住人口数量及占主城区居住人口的比例。总结主城区轨道车站TOD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重庆轨道站点地区的土地利用特征,借鉴国内外经验,从车站分类、站点影响范围、站点周边用地布局、开发强度、一体化交通衔接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提出适合重庆市主城区的轨道车站TOD规划编制机制和导则。  相似文献   

11.
为了满足北京旧城中进行地铁站点建设的需要,完善其与城市环境和历史文脉的衔接,本文通过对北京地铁站点空间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和资料梳理,从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和微观层次三个方面研究处理地铁建设与历史城市保护之间的矛盾的方法、历史城市中地铁站点空间设计的新特点等关键问题。并通过城市设计与地铁布局两者关系及保护并延续旧城历史空间文脉两个角度探讨了北京旧城中的地铁站点空间设计模式,以期为其它类似的旧城地铁站点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相对于不易改动位置及规模的地铁站来说,可以通过灵活的规划和设计来充分发挥出入口的疏散和救援功能,从而提高地铁车站在事故状态下的应对能力.从疏散和救援的角度提出事故状态下地铁车站出入口布置原则和出入口数量估算方法.指出出入口设置位置的不同,对乘客在地下通道的步行时间有显著影响.通过一些简化的计算模型,对比分析了车站位于道路下方和位于道路一侧下方两种情况下,四种出入口布置方式的乘客平均步距.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事故状态下出入口与车站问的合理位置和出入口宽度的确定方法.以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徐家汇站某一出入口为例,提出了提高出入口疏散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北京地铁进出站设施通行瓶颈问题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高峰时期地铁车站人流密集、流量大而影响乘客顺畅有序进出车站的问题,在对地铁车站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影响乘客进出站通行能力的瓶颈因素;结合调研数据和录像资料,定量研究这些瓶颈设施的实际通过能力,并确定影响乘客通行的瓶颈因素为:安检处、上行楼梯口和自动扶梯;提出安检处的通过能力为2 600人/h,将<地铁设计规范>中自动扶梯通过能力修正为6 100 人/h;进一步提出北京站进出站设施的利用系数,为客流组织和新站设计提供参照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地铁站域空间内涵的界定,分析了"地铁车站空间"与"地铁站域城市空间"两个概念的含义及区别。结合地铁站与城市空间发展相互作用的关系,阐述了城市空间与地铁车站空间、城市地上地下空间之间的整体关系,并进一步明确了在地铁站域空间语境下空间设计系统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地铁线网的加密以及客流的快速增长,在工程建设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客流大、编组长、换乘线路多的大规模车站,共用站厅超规范的5 000 m2不可避免。经过分析认为,地铁规范关于"换乘车站共用站厅不超5 000 m2"只适用6B编组的两线换乘车站,通过对不同编组、不同数量换乘线路的换乘车站站厅规模的研究,以及对其他城市实际案例调研分析,从保证消防安全的角度探讨更适应实际工程设计的规模标准,提出大面积车站应加强消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针对既有线改造工程中的区间增设车站的纵向坡度可选取范围进行初步探讨,从列车停止平稳性、列车启动和制动、车站纵向排水、车站建筑及无障碍设计、车站站台门安装、车站设置配线等几个角度对纵向坡度的要求进行初步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1)必须对地铁列车的停放制动以及列车的启动和制动的技术性能进行必要及足够的校验、验证,这是决定在既有线区间增设车站的纵向坡度是否可适度放大的关键所在;2)综合考虑地铁列车的停放制动以及列车启动和制动等技术性能,车站纵向坡度应该允许适度放大,但考虑车站建筑的设计以及乘客使用便利,这个幅度也不宜过大;3)从道岔的养护和维修角度,建议允许设置道岔的纵向坡度不宜超过现有规范10‰的规定。  相似文献   

17.
高煌 《铁道建筑技术》2012,(1):38-39,49
通风空调系统安装是地铁车站机电设备安装中的主要部分,管线布置占据地铁空间较大,是安装的重要部分。结合安装现场出现的情况,从中择其典型问题给予介绍,提出施工配合过程中的一些解决问题原则和经验,可为今后地铁车站通风空调设计和其他车站机电设备安装配合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地铁车站内上下、换乘客流集中,车站布置较为复杂,很容易在站内通行瓶颈点发生拥堵情况。以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徐家汇站站厅一处自动扶梯为对象,从监控视频提取乘客的到达速率、步行速度和排队情况,分析乘客在自动扶梯前的行为特性,并运用生存分析方法,探究该自动扶梯处的乘客到达与排队人数之间的关系,得出自动扶梯的实际乘客运输瓶颈,并对车站在日常通勤高峰和在应对大客流时的客流组织方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耀 《铁道勘察》2022,(1):101-104,11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轨道交通一体化开发成为城市立体化、集约化、生态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充分疏散地铁客流、有机结合周边地块并服务于附近大规模居住人口,在北京地铁6号线常营站建设项目中采取一体化开发的建设模式,通过积极协调各相关单位,与周边物业公司开展合作,最终确定前期通盘规划、中期同步施工、后期一并交付的开发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