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晏方  邓勇  毕文焕  黄伟 《水运工程》2012,(10):143-147
水下隐蔽工程是长江航道整治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水下隐蔽工程检测技术在长江航道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介绍了长江航道整治水下隐蔽工程检测技术、分类及应用实例,对深入认识水下隐蔽工程检测技术在长江航道整治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后期航道维护工程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传统水下单平台作战运用模式面临的挑战出发,分析未来大中型无人潜航器协同作战对水下信息通联能力提出的需求以及相应的技术手段。结合浅海、深海水声传播特性,对浅近海域、深远海域无人潜航器隐蔽协同作战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为解决未来大中型无人潜航器水下协同作战的协同定位问题,根据不同作战海域特点,提出创新无人潜航器隐蔽协同作战通信机制以及建立分布式水下无线自组织网络的想法和思路,拓展无人潜航器隐蔽协同作战水下通信方式,保证作战行动及目的达成。  相似文献   

3.
美国海上战略的演变不断推动着水下无人系统装备及技术的发展,水下无人航行器成为其水下战装备发展中心。但由于水下作战空间受制于水介质特性,战场环境难以透明化、作战对象难以清晰判断、通信难以实时高速,为水下航行器技术发展及应用带来困难。本文通过对美海军无人航行器装备及技术发展现状、应用模式与作战影响及未来发展进行研究,为国内相关装备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复杂的水文和海洋环境决定了水下是难以掌控的作战空间,也是世界军事强国竞相争夺的重要战略领域.随着新型水下作战概念的深化和水下无人技术的发展,水下无人装备在军、民、科研等方面迅速发展.为继续保持水下优势,美海军积极推进水下无人航行器军用化、体系化发展,加速全球水下监听、监视系统构建、加强战略前沿水下预置装备部署.本文综述国外在UUV、水下预置装备、水下监听网络等水下无人装备方面的发展规划,分析国外研究进展并总结发展趋势,为我国开展水下无人装备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水下目标识别技术的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下目标识别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国外水下目标识别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装备的研制、改进情况,指出了在现代战争中发展水下目标识别技术的优势和重要性,重点探讨了几种水下目标识别技术的性能及其特点,最后论述了水下目标识别技术的发展动向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目前锂电池组在水下装备中的应用现状和技术进展,通过对现有深海锂电池技术的现状分析,结合目前国内在深海锂电池技术上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发展深海锂电池技术的必然性和急迫性。展望了未来水下无人化装备用深海锂电池技术的发展方向,聚焦在新体系锂电池、模块化成组技术、高效组合技术等发展方向,为我国水下装备向深远海进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对美、俄两国开展水下探测作业的载人装备进行了梳理。按载人潜水器、特种潜艇、深海工作站分类,介绍了它们的发展历程、完成的任务和取得的成绩,还分析了美、俄两国水下载人探测作业装备的技术特点和功能的互补性。在此基础上总结它们对我国水下载人探测作业装备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潜载巡航导弹及其水下发射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巡航导弹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出发,简述了潜载巡航导弹及其水下发射技术的发展及装备情况,分析了水下发展的技术关键,探讨了潜载巡航导弹及其水下发射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水面水下蛙人输送艇是各国海军根据自身任务需求而研制的一种可水面高速航行、水下低速潜航的两栖蛙人特种投送平台,它具有在水面快速接近目标区域,用半干式或湿式状态低速对敌目标进行隐蔽渗透的特点,可将特种作战蛙人小队短时间内较为舒适投送到目的地,为战斗蛙人能够进行渗透、侦察、突袭创造一定保障条件。本文通过对这类输送艇的作战运用、装备发展分析,梳理出该类投送平台的一些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0.
基于应变能的基本原理,建立框架码头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构在弹性工作状态下对应5种撞击力工况的应变能。结果表明:水平力沿码头横向的主要传力途径为直接受力构件→相邻横向构件→前排或后排桩基,沿码头纵向的主要传力途径为直接受力构件→离作用位置最近的纵向构件;撞击力作用在高水位时结构储存的应变能最大,因此建议在高水位工况下进行结构稳定性验算;码头结构外围的构件应变能较大,特别是前、后排桩基、靠江侧横向构件以及与后排桩基相连纵向构件,即力主要通过码头结构的外围构件进行传递,设计中应将上述构件作为控制构件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1.
李小新  陈华林 《船舶工程》2021,43(9):前插8-前插13
水下机器人是重要的水下装备移动载体,可搭载操作机械、样本采集装置和环境传感器等装备以实现多样化的海洋科考任务.本文从水下机器人的类型、导航控制、环境感知、数据采集和样本采样等方面进行概括,分析水下机器人在海洋科考领域的应用技术,展望水下机器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潜艇、无人潜航器、蛙人等水下装备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会直接影响战斗的胜负.水下侦察是海洋立体侦察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外军主要水下侦察技术的现状,分析了各种技术的原理与发展趋势,最后对我军水下侦察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航道水下数据采集和传输受到水下通信信道的多径干扰,导致数据监测的稳定性不好,提出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航道水下数据监测系统设计方法。采用水下换能器基阵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航道水下声纹数据、船舶辐射噪声数据以及海洋混响数据采集,采用局部总线技术进行监测数据的远程传输控制,采用TMS320C50 DSP芯片作为航道水下数据监测系统的核心处理芯片,进行航道水下数据的集成信息处理,监测系统的硬件设计分为无线传感器模块、数据滤波模块、中央控制模块以及总线模块,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数据监测系统的网络设计,实现水下航道数据流的多路复用、数据帧检测和上位机通信传输。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数据监测系统能实现航道水下数据的准确采集和传输控制,数据稳定输出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4.
美军水下网络中心战技术发展及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下网络中心战是美军维持21世纪水下空间优势的重要保障.美海军濒海战略需求、水声组网技术和商用成品技术等推动了水下网络中心战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目前的水下网络能力建设已使可用于实战的通信网络、一体化水下监视系统等装备在水下网络中心作战中初具规模.在制定未来发展设想的同时,美军也注意到在网络稳定、通信容量、信息处理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未来,美国海军将大力发展水下网络的互操作性、指挥控制、通信安全等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15.
张怀亮 《船电技术》2023,(12):15-19
无人水下装备在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军事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但能源供给面临挑战。研发水下能源供给平台可以解决水下装备的能源难题,扩大水下装备的作战范围和工作时间。本文对近海域水下能源供给平台电能供给技术国内外现状及主要差距进行了概述,对系统组成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最后对近海域水下能源供给平台电能供给技术进行总结,并对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潜艇水下隐蔽通信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潜艇是海战中重要的作战平台,在战争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潜艇的隐蔽性非常重要。通过介绍潜艇水下隐蔽通信的几种方式,分析了各种通信方式的特点,并对潜艇水下隐蔽通信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水下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哈尔滨工程大学,面向国家海军装备建设和海洋发展战略的重大战略需求,重点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为我国水下智能装备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技术保障,现已成为我国水下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核心研究基地和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团队是国内最早从事AUV研究的团队之一,已经成功研制了"ZS"系列、"WL"系列等谱系化水下无人航行器,具备大、中、小型,以及针对各种作业任务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潜对空导弹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出发 ,简述了潜对空导弹在有关国家的发展及装备情况 ,分析了水下发射的技术关键 ,探讨了潜对空导弹水下发射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随着UUV等水下无人装备及技术的不断发展,水下无人装备在作战领域逐渐深入,探索潜艇与UUV协同的作战概念对于牵引水下装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DoDAF(Department of Defen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框架和SysML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建立潜艇与UUV协同作战概念描述方法,对潜艇与UUV协同反舰的作战概念进行了顶层、规范化的描述,可为潜艇与UUV协同作战概念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美国海军认为潜艇是海上作战最主要的威胁之一,并历来重视反潜装备技术的发展。目前,美国已形成天基、空基、水面和水下反潜作战体系,拥有强大的反潜作战力量。本文对美国反潜装备技术发展进行研究,并研判其未来走向,对我国反潜装备技术发展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