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粗糙集交通信息提取计算的城市道路行程时间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道路的行程时间预测问题进行研究。由于城市道路交通问题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精确性,故采用基于粗糙集的交通信息提取计算理论建立城市道路行程时间预测模型。模型建立后,利用在荷兰代尔夫特市采集到的实际数据,对该预测模型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如果不进行原始数据的前期处理,那么得到的预测误差在35%左右;而在剔除了质量较差的数据后,预测精度明显提高;同时,条件属性和决策属性的分类,显著影响到预测的精度。通过计算得到分类范围值,该模型能够较好的对交通状态进行物理解释同时预测精度能够达到可以接受的范围。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现代城市快速发展的要求,研究人员对交通需求预测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交通需求模型在建模方法和模型功能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基于活动的方法受到广泛重视,基于活动的交通需求模型研究成为热点.其中计算过程模型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文中回顾了基于活动的方法的发展过程;介绍了基于活动的方法的理论基础;总结了基于活动的交通需求计算过程模型,并分析了其中4个模型的特点;探索了模型的改进途径,展望了模型的发展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内河交通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了内河交通物联网的概念.在分析内河交通物联网概念、体系结构的基础上,研究其信息安全问题.对内河交通物联网的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处理层、应用层和展现层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各层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面临的安全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技术策略,以促进内河交通安全、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交通OD表的实用计算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把交通出行(运输)距离作为随机变量,证明了此随机变量服从负指数分布,又证明了负指数分布参数等于该地区平均运距的倒数,进而在以上理论证明的基础上,提出了交通规划中OD表计算的简易实用方法,最后,又利用了中,美,日诸国的交通统计数据,使用本文方法,作了验证计算,证明了理论计算结果完全符合实际值,从而使作为交通规划核心的OD表达计算进展到理论化,简易化,实用化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城市客运场站交通影响分析及设计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阐述了城市客运场站交通影响分析的意义及作用,着重分析客运场站的交通发生特点,给出了对现状已有客运场站和待规划客运场站进行交通影响分析的步骤和研究重点,利用交通流车辆穿插理论进行了客运场站的出入口以及相邻路段动态交通影响分析计算方法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交通组织设计的方法。最后,结合江苏省昆山市城市客运场站交通影响及交通组织设计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6.
根据交通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制订有效的应急管理方案对减少交通突发事件对城市路网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对交通突发事件和其对城市路网的影响进行分析,以交通波理论为基础,对交通突发事件引起的交通波波速、排队长度等给出相应的计算方法和步骤,提出了交通突发事件影响范围的确定方法,并通过示例路网计算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综合交通信息平台数据处理、交互平台和辅助决策等主要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多种数据处理技术为核心的综合交通信息平台的分布式体系结构,探讨了综合交通信息平台建设的数据融合技术、数据压缩技术、数据标准、数据仓库技术以及数据挖掘技术等,该综合信息平台的具有实现交通运输系统的有效集成、交通运输服务内容的延伸等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运行时间可靠度在单向交通组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网络可靠性计算的串并联理论,提出了道路网络中节点OD(Origin-Destination)对之间的路径运行时间可靠度计算方法,建立了基于节点OD需求的路网运行时间可靠度计算模型。在节点OD需求已知的情况下,根据交通组织状况,采用动态交通分配和交通仿真方法获得模型参数,计算节点OD对之间分别在双向和单向交通组织条件下的运行时间可靠度,并建立交通组织方案的临界判别条件,作为单向交通组织方案评价和决策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综合交通运输需求理论正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分析了新时代交通需求预测理论相对于传统理论的3个转变,从客运与货运2个方面介绍了国外综合交通需求预测的模型与方法,并结合国外综合交通需求预测相关研究与实践提出了我国研究综合交通需求理论可以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交通数据采集过程中存在异常数据的情况,提出了基于小波分析和拉格朗日的交通异常数据处理方法。首先对交通数据序列进行小波分解,去噪;然后通过拉依达准则找出异常数据;最后采用拉格朗日插值法对异常数据进行修正。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简单、有效地判别和修正异常数据,相较于传统的交通异常数据处理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标准规范在交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系统地阐述了交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标准体系框架的结构、主要内容及4个主要技术标准的编制思路、主要内容、应用领域等。  相似文献   

12.
交通运输系统承担着人流、物流移动的功能,维持着社会机能的正常运转。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交通信息系统、建设现代交通,是国家推进发展全局战略的迫切要求。分析了我国交通运输信息化的重要性及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交通综合数据库是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的核心和基础。本文首先分析了交通综合数据库的功能以及其所存储的信息类型,分析了XML技术在异构数据源之间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换方面的优势以及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对XML在交通数据交换中的研究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XML技术的交通综合数据库的系统结构,重点研究了利用XML实现数据交换的理论与技术途径,通过在实际研发工作中的应用,结果表明XML技术在交通综合数据库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国内外工程实例、规范标准等调研,对国内外水泥稳定集料施工方法、集料组成、试验方法、技术指标、施工机械等方面技术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国内水泥稳定集料的技术水平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并给出了相应的发展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何杰  高斌  薛陶  白玉冰 《隧道建设》2018,38(Z1):51-57
论述我国公路隧道建设的规模、技术难度、设计理念及养护管理发展现状,指出我国公路隧道建设技术和理论水平发展迅速,已逐渐步入“绿色建设期”,但距离科学养护管理仍然差距较大,存在“建管养”分离、检测养护难度大、基础数据混乱、评定系统不完善和维修加固体系不完善等挑战。针对以上挑战,从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1) 引入全寿命周期建设理念,论述了全寿命周期成本、养护便利化和标准化施工等理念对于隧道“建管养”的重要意义; 2) 建立隧道建养信息化系统,通过大数据平台及BIM信息技术,为隧道建立信息档案; 3) 完善养护技术体系,对现有隧道检测、维修加固技术手段进行梳理,总结一套隧道检查、管养技术体系。以期为公路隧道科学养护管理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与产业结合的不断升级、物联网——车联网的快速兴起,3G、4G无线网络的普及,交通运输行业管理机构与企业占有数据量成级数增长,对智能交通的建设与发展带来诸多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无数机遇.认识当前交通运输行业应用大数据的困境现状,积极思考、发展大数据技术与业务应用模式,抓住下一次信息化变革、产业浪潮的机遇,是实现交通运输行业产业变革、结构优化、服务社会与人民能力进一步提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With the increasing use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large amounts of data are created. Innovative information services are introduced and new forms of data are available, which could be used to understand the behavior of travelers and the dynamics of people flows. This work analyzes the requests for real-time arrivals of bus routes at stops in London made by travelers using Transport for London's LiveBus Arrivals system. The available dataset consists of about one million requests for real-time arrivals for each of the 28 days under observation. These data are analyzed for different purposes. LiveBus Arrivals users are classified based on a set of features and using K-Means,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Logistic regression, One-level decision tree, Decision Tree, Random Forest,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by Sequential Minimal Optimization (SMO).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indicate that the LiveBus Arrivals request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six main behaviors. It was found that the classification-based approaches produce better results than the clustering-based ones. The most accurate results were obtained with the SVM-SMO methodology (Precision of 97%). Furthermore, the behavior within the six classes of users is analyzed to better understand how users take advantage of the LiveBus Arrivals service. It was found that the 37% of users can be classified as interchange users. This classification could form the basis of a more personalized LiveBus Arrivals application in future, which could support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by revealing how public transport and related services are actually used or update information on commuters.  相似文献   

18.
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计算机模式,针对我国铁路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介绍了云计算的概念和特征,提出了RITS云构想,RITS云能够在现有处理器、储存设备不变的情况下利用系统内网整合铁路智能交通系统现有的资源,提高整个系统的计算储存能力和数据安全性,减小系统扩建投资。为铁路智能交通系统提出了云构想的同时,也为未来智能交通系统的云发展做了铺垫。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采用文献研究法对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首先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文核心合集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TM、IEEE等英文数据库中与主题相关的文献(中文229篇,英文2 395篇),基于科学知识图谱对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并结合现有研究中的技术领域与工程应用场景,对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做出了定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的技术架构,包括:感知获取层、集成处理层、业务应用层、标准与规范体系以及安全与管控体系;此外重点介绍了数字道路信息感知技术、数据管理与分析技术、全生命周期工程应用等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进一步展望了未来技术发展的前景。最终通过梳理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其今后的发展做出展望。结果表明: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是由特定的检测与感知技术、数据传输与通讯网络、信息平台与安全系统构成,具有多元智能性。在路面信息的采集过程中,传感器在耐久性和实用性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难题仍需进一步解决;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建筑信息模型、信息物理系统、数字孪生、大数据驱动在内的多种技术手段在道路基础设施性能监测和管理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