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浪花"号来到圣赫勒拿岛的时候,已经是中午.船在詹姆斯顿港抛锚后,"全体船员"立刻上岸去拜访尊贵的岛屿总督R.A.斯滕代尔先生.总督先生说,现在很少有远洋航行的船舶途经这个岛屿.他真诚热情地欢迎我的到来,建议我向大家介绍环球航行的情况,并且亲自做了安排.先是在花园大厦向詹姆斯顿的市民演讲,然后到总督的庄园向总督本人、岛上驻军的军官,还有他们的朋友演讲.在城堡里,美国领事普尔先生把我介绍大家,他特地提醒大家,这个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美国人.  相似文献   

2.
乔舒亚·斯洛克姆(1844—1909),美国航海家、冒险家、全世界第一个单独进行环球航行的人。他16岁开始在商船上当船员,其后大部分时间都在海上度过。1895年单人驾驶1801年建造并经他重修的“浪花号”渔船开始环球航行。他从波士顿启程,经新斯科舍、亚速尔群岛、直布罗陀、南美洲、西印度群岛沿海,最后于1898年6月抵达罗得岛纽波特,完成其环球航行,历时3年2个月零2天,航程达4600英里。1899年,斯洛克姆根据他的这次航行写下了《孤身环球航行》成为世界著名的航海文献。本刊从这一期开始连续摘要登载这部作品精华部分,供大家欣赏。 斯洛克姆在第二次乘“浪花号”孤身航行途中失踪。  相似文献   

3.
1898年6月4日,我来到美国驻圣约翰领事馆,办理“浪花”号的通关手续。这也是我孤身一人驾驶“浪花”号绕地球航行,最后一次在美驻外领事馆办理通关手续。美驻圣约翰领事亨特先生在本子上对“浪花”号的航行作了简短的评论以后,把本子还给我。现在,这个本子已经完好地保存在华盛顿的档案馆里。 6月5日,“浪花”号开始重返故里的航程,径直向哈特勒斯角驶去。 6月8日,船在灿烂的阳光下航行,此时她正处在北纬22度58分的位置上,而此刻太阳偏离赤道的角度也是22度58分。火红的太阳当头照,许多人一定会认为肯定热得受不了。其实并非如此,在这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之上,加上微  相似文献   

4.
9月16日,在印度洋富饶的岛屿罗德里格斯岛上休息8天以后,"浪花"号又开始启航.19日到达毛里求斯.大约中午时分,船在检疫区抛锚.在医生的许可下,一艘拖轮把"浪花"号拖进港口.医生仔细地察看了所有的文件,确信船上只有我一个人,而且健康状况非常好以后,立即发给我入港许可证.除了医生以外,总督也登上了我的船.总督先生很友好,他给我一包邮件,还给我一些私人的信件,这些信件都是把我介绍给他的朋友的引荐信.  相似文献   

5.
英雄出少年     
隐川 《游艇业》2014,(4):66-69
世界上第一个完成环球航行的人大约是1522年麦哲伦探险队中幸存下来的那批人。但第—次又历史纪录的单人环球航行水手是美国人约叔华·斯洛克姆(JoshuaSlocum),他在1898年驾驶着名为“浪花”号(Spray)的帆船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单人环球航行。自那以后,依照一定线路,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环球航行变成了几乎所有水手的终极梦想。这其中自然也包括那些具备一定航行经验,充满冒险精神的青少年水手。  相似文献   

6.
10月26日,装备一新、粮草充足的“浪花”号起锚离开美丽的毛里求斯。微风中诸多岛屿渐渐离去,第二天,只有莫卡附近的普西山依稀可见。 不久,“浪花”号靠近留尼汪岛。一个领航员驾船出来查问,我递给他毛里求斯官员签署的文件,然后继续向前航行,此时风浪很大,在留尼汪岛靠岸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浪花”号的下一个目的地是马达加斯加的得圣马里角。  相似文献   

7.
苏木 《游艇业》2009,(6):112-116
200年前,一个叫约书亚·史洛坎的男人,和他36英尺长的”浪花”号从美国波士顿出发,经历了海盗、疾病、飓风、乱流、沙尘暴、战争带等诸多磨难,历时三年两个月又两天,行程四万六干英里,完成全球历史上第—次单人环球航行。这位传奇船长的结局是:和他的”浪花”号永远消失在茫茫大海上。  相似文献   

8.
一阵狂风刮过以后,又是风平浪静。“浪花”号离安戈斯托港只有26海里的航程了。那里虽然说是个死气沉沉的地方,但对我来说,也是个安全的港口。在里面可以修理船只,补充给养。我继续向着港口方向驶去,想在天黑之前到达。 鹅毛大雪纷纷扬扬,从天而降。“浪花”号披上一身银装,像是冬天里一只迎风展翅的白鸟。在狂风再次降临之前,我看到了港口插入海面的陆地,迫不及待地向它开过去。然而就在这个时  相似文献   

9.
隐川 《游艇业》2014,(6):28-30
1966年8月27日,奇切斯特驾驶着大名鼎鼎的“舞毒蛾4号”(Gipsy Moth IV)从英国普利茅斯港出发,并且在226天之后的1967年5月28日成功返航完成环球航行,中间只在悉尼停靠—站。他也因此成为第一个公认的真正完成自西向东并经过三大海角的单人环球航行水手。  相似文献   

10.
《航海科技动态》2010,(4):42-42
“2011中国环球航海行动”最近在北京正式启动,这是我国首次举办无动力帆船编队环球航海行动。今年底,环球航海行动将公开招募60名随行船员。环球航海计划于2011年8月起航,2012年7月返回中国,在海上航行185天。  相似文献   

11.
“我们已经到达了圣克鲁斯德特内里费港,全体船员和帆船一切正常,作短暂停留后我们继续航行。涅米洛夫船长。”这封无线电报是10月17日从“伊卡尔”号帆船上发来的。这艘帆船已经航行了1个月零8天。1987年9月9日,在尼古拉耶夫船舶学院帆船俱乐部的码头上,苏联第一艘环球旅行的帆船开始了它的航程。当然,不明缘由的人们觉得,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但是,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的年月里,竟没有一艘苏联帆船参加过环球航行。人们只在报纸、广播、电视中了解到保加利亚、波兰、匈牙利的帆船运动员  相似文献   

12.
朱秀坤 《航海》2003,(1):9-11
美籍华人翁以煊先生于1998年12月14日从美国旧金山出发,途经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非洲,穿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绕过合恩角、好望角、鲁汶角、塔斯马尼亚西南角、斯图尔特岛西南角(航海家心目中最富挑战性的五大角),2002年4月9日到达新西兰首府惠灵顿为终点,共到达26个国家,登上过百余个岛屿,航程5.4万公里(31200多海里),历时3年半。这位祖籍北京的年轻人征服海洋的重大消息,在中华大地引起强烈反响。2001年4月起国内就有过报道。9月初他回到出生地北京。9月24日,翁先生在北京远洋大厦作了一场《孤帆环球航海及其产业——“信天翁”之梦》的报告,笔者有幸亲临现场聆听,并了解到他环球航行的内幕。  相似文献   

13.
“浪花”号经过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以后,风暴又把她刮回合恩角。船体和船帆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坏。船一边向西北方向开去,我一边马不停蹄地抓紧时间修补船帆。虽然说样子并不漂亮,但起码可以使用,即使是大风大浪也顶得住。后来有一艘船上的船员看到“浪花”号的船帆,还以为这是一种新的设计呢! 风暴过去以后,一连几天好天气。“浪花”号在风平浪静的海峡中走了大约20海里。我担心那些火地族人比狂风暴雨还要厉害。事实上,他们驾驶的独木舟破烂不堪,根本称不上什么船。只要有一点风浪他们就不敢出来。天气一转好,他们就要出来活动。  相似文献   

14.
11月28日,“浪花号”离开里约热内卢。出港不久海上就狂风骤起,把海岸边的许多东西都刮得七零八落。不用说,许多船只都受到相当严重的损失。也许是“浪花号”这时已远离陆地,所以没有遭受多少灾难。一路上我注意到,有些船白天的时候开得比我快,能追上和超过“浪花号”,但一到夜里,她们就会慢下来,反而被我赶上。对“浪花号”来说,白天和晚上都是一个样,但对他们来说,那就不同了。 有一天,天气晴朗,一艘从我身边开过的“南威里斯号”轮船主动向我提供船的位置。船长告诉我,他算出来的最精确的位置是西经48  相似文献   

15.
《游艇业》2009,(7):23-23
2009-2010赛季“克利伯”环球帆船赛“青岛号”大帆船船员招募工作已经结束,经过一个半月的层层考察筛选,8名船员最终确定。  相似文献   

16.
戒子 《游艇业》2010,(9):114-115
这个世界上许多智勇爱海的男人,都有个环球旅行的梦想。他们大多会为这份梦想给出一个极漂亮的理由:“陆地太喧嚣和繁琐,而大海能给我刺激和平静。”LinPardey和LarryPardey这对航海家也是这个论调.这对分别来自英国和美国的夫妻,已经在一起航行了185000英里.早已完成环球航行的梦想。  相似文献   

17.
9月16日,在印度洋富饶的岛屿罗德里格斯岛上休息8天以后,“浪花”号又开始启航。19日到达毛里求斯。大约中午时分,船在检疫区抛锚。在医生的许可下,一艘拖轮把“浪花”号拖进港口。医生仔细地察看了所有的  相似文献   

18.
1966年3月26日下午,一艘象征着越南与波兰的友谊被命名为“越波”号的蒸汽机动力越南货轮,正在我国海南岛东北角外的中水道海面上乘风破浪航行。“越波”号这个航次装有原煤5000吨,从越南海防港开出,目的港是广州黄埔。在中水道上航行对于该船船员来说已经是很多次了,他们毫无意识到一场重大的海难事故就要发生了。  相似文献   

19.
苏红宇 《船艇》2004,(1):20-21
2002年4月7日,Alan Priddy,Clive Tully,Steve Lloyd和Alan Carter驾驶“加的夫精神”号(Spirit of Cardiff)快艇,从西班牙直布罗陀出发。这次航行的目的是希望打破动力艇环球航行的世界纪录,该纪录是1998年由115英尺(35米)三体船“无线冒险”号(Cable& Wireless Adventure)创造的75天的纪录。如果有可能,或许还能冲击美国核动力潜艇“海神”号在1960年创造的60天的纪录。  相似文献   

20.
“海浪号”下水以后,整整一个季节,我都在海边捕鱼。结果只是发现,我的捕鱼技术并不高明。我渴望驶向辽阔的大海,时刻终于到来,我决心要进行一次环球航行。 1895年4月24日早晨,风和日丽,中午时分,我起锚离开波士顿,“海浪号”在这里已经舒舒服服地度过了一个冬天。“海浪号”迎风破浪,开始全速前进的时候,汽笛声正好鸣响在12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