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锂离子电池的制造工艺流程是高度复杂的系统,涉及电极材料、制造工艺和电解液的相互匹配和关联性,而这种匹配和关联性直接影响锂离子电池最终产品的性能.因此,有必要发展锂离子电池智能制造系统,加快科研成果的产业化速率.为此,提出了数据采集技术在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的应用方法,采集生产层多通讯协议的数据,通过物联网标识技术,将最终...  相似文献   

2.
周礼 《专用汽车》2022,(5):15-17
我国汽车产业起步较晚,但在电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实现了"弯道超车".在电动汽车生产制造过程中,锂离子电池作为其核心构件,其温度性能对于电动汽车整体性能具有直接影响,所以必须明确锂离子电池的具体性能情况.对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温度性能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意见和措施,旨在进一步促进电动汽...  相似文献   

3.
顾磊 《时代汽车》2021,(8):105-106
在当今汽车产业发展技术的革新和能源紧张已经成为世界车企共同面对的问题,各个国家在替代传统燃料汽车的新能源汽车的开发都取得一定的成绩,在应用范围最广的就是锂离子电池。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发展支持,汽车新能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而随之而来的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上游材料也在这种政策利好形势下迎来了发展的最好机遇,世界知名的电池生产企业纷纷在中国设厂。持续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带动了电池产业发展,但是同时存在无论是纯电动的动力电池,还是以氢材料等燃料电池都存在续航里程和成本控制的挑战。在此形势下,锂离子电池的需求以每年15.7%的速度增长。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所材料研究中心团队在传统的双碳结构的双离子电池基础上研制出一体化电极锂离子电池,在此基础上得到了研发制造。锂离子电池具有高工作电压、低成本、环保且便于回收等优势很快得到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家的青睐并被应用到车辆中。  相似文献   

4.
在这能源革命的时代,二次电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简要介绍了二次电池的种类、发展,基本概念、基本结构、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原理及其工艺。  相似文献   

5.
对汽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材料、电池系统的组成及设计应用进行了介绍,对国内外锂离子电池系统主要供应商进行了综述,同时对目前车用锂离子电池系统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对锂离子电池系统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摩托车技术》2009,(1):66-66
近日,在美国阿岗实验室的支持下,14家美国电池与先进材料公司组建了国家交通用先进电池制造联盟,以促进美国车用锂离子电池的制造。该联盟计划在美国建立一个或多个供联盟成员共享的制造与原型开发中心。为形成大规模制造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能力,预计未来5年将需要投入10亿~20亿美元,大部分投资将来自于联邦政府,且电池联盟将统一支配。  相似文献   

7.
采用锂离子电池的等效电路模型,利用Matlab 的simulink 模块搭建电池离线仿真模型,选用含有遗忘因子的递 推最小二乘法进行在线参数辨识,基于赤池信息量准则(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建立锂离子电池模型结 构复杂度和预测精度综合性能函数,对电池不同RC 阶次模型进行研究。通过离线和在线参数的建模方法对不同RC 阶 次的等效电路模型进行AIC 分析,结果表明,一阶RC 等效电路模型最适合锂离子动力电池精确建模。  相似文献   

8.
锂离子电池单体热模型研究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中阐述了锂离子单体电池热模型的基本理论,介绍了国内外目前关于锂离子电池热模型的研究动态;将模型分为均一化参数模型和分布化参数模型,并对其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指出了现有锂离子电池热模型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后讨论了不同类型模型对锂离子电池单体设计和热管理等方面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锂离子电池的应用特性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电压、电流、温度三大参数对锂离子电池健康和寿命的影响,尤其是充电截止电压,化成电流和高温情况对电池容量的影响。以不同材料之间的比较试验为基础,重点分析了高充电截止电压,充电电流和高温对材料稳定结构的破坏,从而引发电池循环寿命降低的原理。最后基于电池使用中放电电流和环境温度应力为参数,进行了基于电压、电流、温度的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预计模型研究,得到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预计基础模型,为混合动力汽车锂电池3参数与寿命关联模型构建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0.
《汽车与配件》2011,(14):14-14
在美国,大规模制造锂离子电池的时机日渐成熟。A123Systems、Ener1、JCS以及陶氏柯卡姆(Dow Kokam)等正在陆续建立大规模制造基地,在这种背景下,日本供应商开始致力于美国市场的开拓。  相似文献   

11.
电动汽车的电池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环保问题的日趋严重和能源问题的日趋紧张,电动汽车正成为各国政府和各大汽车公司关注的热点。电池技术是发展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对镍金属电池,锂离子电池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技术和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俞会根  向晋  盛军  王恒  李宁  赵亮 《汽车电器》2014,(12):25-28
电动汽车轻量化是现阶段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电动汽车低压蓄电池的轻量化课题,探讨锂离子电池应用的可行性。以北汽新能源某一型号纯电动轿车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将12 V/30 Ah锂离子蓄电池和12 V/60 Ah铅酸蓄电池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锂离子蓄电池样品可以满足电动汽车的低压用电需求,并且其充放电性能,特别是低温充放电性能要优于铅酸电池。此外,锂离子蓄电池样品的质量较铅酸电池有大幅降低,这对于电动汽车的轻量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传统聚烯烃隔膜在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过程中,呈现出安全性等问题难以解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做了诸多尝试。从聚合物隔膜、无纺布隔膜、复合隔膜和凝胶聚合物电解质4种隔膜类型,介绍了每种隔膜的性能特点和前沿动态,并阐述了隔膜未来的发展方向。旨在通过对隔膜材料及性能特点的研究,为锂离子电池选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毕贵红  谢旭  蔡子龙  骆钊  陈臣鹏  赵鑫 《汽车工程》2022,(6):868-877+885
锂离子电池在老化过程中,其内部呈现非线性的复杂变化,因此直接使用动态条件下的锂离子电池运行时段的数据(电流、电压和温度)进行电池健康状态的实时估计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本文中选取锂离子电池随机充放电数据,对动态数据的部分片段进行时频特征提取,组成时频特征矩阵作为输入,构建级联式卷积神经网络和门控循环单元容量估计模型,对输入数据进行内在特征提取,并进一步挖掘各时间序列中的相关特征,实现锂离子电池动态条件下的容量估计。利用美国航空航天局锂离子电池随机使用数据集进行实验验证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仅已知电池的额定容量的情况下,准确完成锂离子电池容量估计。最后,本文还分析了模型超参数设置、原始数据时序长度、网络输入和模型结构对容量估计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复合材料板簧的综合性能明显优于钢板弹簧,是汽车轻量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复合材料板簧的制造工艺还不够成熟,导致复合材料板簧的试制成本居高不下、产品性能不够稳定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复合材料板簧的推广应用。本文中综述了复合材料板簧制造工艺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模压成型工艺、拉挤成型工艺、纤维缠绕成型工艺和RTM成型工艺的研究成果。最后,总结了复合材料板簧制造工艺的发展趋势和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6.
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若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电池失效或发生安全问题。锂离子电池冷板式散热作为电池冷却系统重要技术之一,对保障电池安全至关重要。首先系统地分析了冷板式液冷设计的相关方法,并对不同方法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当前,锂离子电池热管系统主流冷却方式仍是液体冷却,其具有更高的散热效率,随着电池能量密度的提高,未来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可能朝向混合冷却、系统化设计和智能化管理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功率型锂离子电池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电稳定性好、循环寿命长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随着功率输出的增加,发热的增加会显著影响电池性能,因此,电动汽车中锂离子电池的热管理非常重要。而基于热管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具有结构紧凑、灵活、成本低、导热系数高等优点,本文讨论热管耦合风冷在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来增强锂离子电池的热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为寻找合适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对电池进行温度控制,降低车用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风险,基于文献挖掘,在明确了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研究出发点的基础上,对目前锂离子电池热管理技术进行综述。阐述了车用电池空冷、液冷、热管冷却、相变冷却和复合冷却方式研究现状和进展,总结了不同冷却方式的优缺点,进而提出动力锂离子电池热管理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空气冷却和液体冷却技术虽使用较多,但控温效果较差;热管冷却和相变冷却技术虽控温效果较好,但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复合冷却技术将主动冷却与被动冷却结合,有效降低峰值温度的同时也提高了电池包温度的一致性,可满足不同工况的需求,应用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9.
对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和锂动力电池的市场现状及技术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铅酸电池因其安全、便利、合理的价格等特点得到了市场和广大消费者的认可。锂离子电池重量比能量高于阀控密封铅蓄电池,但由于价格高、使用寿命短、安全性没有真正解决,使其在电动自行车领域的性能价格比不具有优势。后者还需要在产品性能价格比上狠下工夫,才有...  相似文献   

20.
国外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能源的日益枯竭以及人们对环境要求的提高,动力蓄电池,尤其是锂离子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动力来源之一,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然而,电池都具有一定的寿命,对报废电池的回收研究是动力蓄电池生命全周期研究的重要体现,更重要的是,回收具有经济价值和环保意义。本文主要介绍国外对锂离子蓄电池回收研究的现状,重点阐述火法冶炼、湿法冶炼和预处理回收工艺,并构想锂离子电池回收的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动力电池的回收工艺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