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列车运行调整是我国铁路信息化建设中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在CTC条件下,及时制定列车运行调整计划对实现列车运行过程追踪自动化,保证安全高效完成行车组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建立列车运行调整序优化模型的基础上,对我国重载铁路实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针对各种运行扰动因素,提出调整列车运行秩序的策略,从经验中找出列车运行计划的调整序列,从而快速求得序优化模型的解。按照调整策略优化排列作业顺序有效提高调度指挥效率,为优化列车运行调整制定合理、有效的策略提供方法和依据。应用调整策略优化方法构建的调度系统能满足列车运行调整的实时性要求,为求解列车运行调整模型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列车运行噪声的速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行速度是影响铁路列车运行噪声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列车运行噪声的现场测量,采用统计分析的数据处理方法,确定了基本条件下客运、货运列车运行噪声频谱特性与运行速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通过建立列车运行过程模型,以及对工况转换点求解过程的分析,开发了一套可用于不同机车、不同线路、不同运行参数的列车运行模拟软件。列车运行模拟系统主要包含基础数据、列车运行仿真计算和输出等子系统。其中列车运行仿真计算子系统是整个系统实现的关键。列车运行仿真计算子系统包括线路编辑、机车车辆编组、牵引计算与运行仿真等模块。介绍了列车运行仿真计算子系统的计算流程,三个模块的主要功能和数据流程。列车运行模拟可为机车车辆的改进、线路建设或编制列车开行方案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运行干扰条件下的列车追踪运行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铁路长期处于运输能力供需矛盾紧张的局面,优化列车运行、充分利用我国铁路能力,是我国铁路运输组织优化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研究当列车运行受到干扰后,对后行追踪列车运行建立运行模型和算法,并对列车的运行进行仿真,为路网列车在非正常情况下的列车运行控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以京沪高速为背景,对中高速列车共线运行仿真问题进行探讨。分别建立单列车运行模型和多列车共线运行模型。单列车运行模型全面考虑了列车物理特性、线路条件、列车受力情况以及运行控制过程。多列车模型在上述基础上,附加了共线运行不同速度列车间的相互影响,对列车间距控制和避让进行了重点考虑,研究多列车共线运行时的列车间距控制策略和避让策略。用VisualC 6 0进行了中高速列车共线运行的软件实现。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软件能较好模拟多列车共线运行情况,可作为列车调度系统中负责列车运行模拟的子系统。  相似文献   

6.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高速铁路高速、安全运行相关的核心系统,以有效的技术手段对列车运行速度、运行间隔进行实时监控和超速防护。同时能够减轻司机劳动强度、改善工作条件、提高乘客舒适度。为了系统完整地呈现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技术体系,国铁集团工电部结合列控系统在研发、运用中积累的宝贵经验,编写了“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应用与技术创新丛书”,使我国从事高速铁路研发、设计、生产、施工、维护、运用等相关技术人员,深入了解CTCS的理念、功能、结构、规范。  相似文献   

7.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一个多输入、多目标的复杂系统,为了真实模拟列车的运行过程,研究提出以常规PID控制为基础,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和计算机自学习机制组成具有自适应功能的列车运行模拟系统的智能控制模型,高速列车运行控制模式和列车运行模拟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列车运行仿真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真实反映列车运行过程中列车以及相关信号设备状态,描述列车所处地理位置信息,利用仿真技术建立仿真模型,并基于GIS技术建立铁路线路及车站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列车运行仿真.本系统对于检测列车在运行图下运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测试方案的合理性以及新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阐述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延误的概念、分类及其特点,总结单线情况下、共线运营条件下以及网络化条件下列车运行延误传播的规律,分析客流对于网络化列车运行延误的重要影响。从运营角度和乘客角度两方面,对列车运行延误调整的优化模型和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最后,提出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地铁列车运行延误及其调整方法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0.
探讨区间列车运行分布式仿真系统的构建方法,描述区间列车的运行动态,提出区间列车运行仿真系统分布式结构和模型,能满足区间列车运行仿真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1.
以广州地铁信号系统所控制的列车为例,根据城轨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受力情况构建单列车的运动方程,依据单列车的运动方程构造哈密尔顿函数、共轭函数、互补松弛函数,研究了列车运行过程的数学模型和模型成立的条件。由此得出单列车运行过程中的最节能控制策略。针对最快速度列车运行控制策略和最节能列车运行控制策略,分别在列车运行仿真环境和广州7号线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最节能列车控制策略能够减少能量消耗14.8%,同时,显著提高列车运行平稳性。  相似文献   

12.
中速列车晚点对京沪高速客运专线列车运行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思继 《铁道学报》1997,19(2):28-34
研究“高,中速客运列车共线运行”模式下京沪高速客运专线的理论列车运行图结构及其运行列车组平均列车间隔时间,并以当前京沪线跨线旅客列车晚点状况为依据,研究列车运行晚点参数,列车运行质量指标,必要的列车运行图缓冲时间,可能提供的列车运行图缓冲时间,以及列车运行较适应中速列车晚点水平的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3.
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延误仿真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简述了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延误仿真系统的基本框架结构;对列车延误模拟分析和运行模拟两个主要模块的模型建立、结构设计、功能实现及算法结构进行了描述.对列车延误仿真的评价指标进行了说明.系统可根据基础设施特点、列车运行组织方案、列车运行图以及列车运行延误的影响等,进行运行组织方案的可靠性、适应性及预期效果的定量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4.
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装置是指导机车乘务员操纵的重要行车设备。针对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装置在运行中频繁出现黑屏这一严重影响列车运行安全的问题,进行了故障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5.
列车运行噪声等效频率是铁路噪声治理必需的重要参数,其数值与列车运行速度密切相关。目前,旅客列车运行速度已平均达到120 km/h以上,根据大量实测数据及理论计算,给出时速120 km以上快速列车运行噪声的等效频率。  相似文献   

16.
基于遗传算法的高速铁路行车调整模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高速铁路采用“高中速列车共线运行”的运输模式,其行车调度具有高实时性和整体性两大特点。以列车计划运行图为优化目标,给出运行图之间的距离定义,建立列车运行调整数学模型,给出列车的发车时刻、股道数量、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分、追踪运行间隔时间、维修天窗时间5个约束条件表达式。按照遗传算法的原理,采用罚函数的方法对数学模型中的约束条件进行处理并建立适应度函数,采用整数编码方法对个体进行编码,并定义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基于遗传算法的调整算法流程开发列车运行调度仿真子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使用该模型可大大减轻调度人员的工作量,彻底摒弃了在计算机上手工拖动运行线确定列车运行时刻的调整方式,提高了列车运行调整的科学性。该模型已应用在高速铁路综合调度仿真系统中。  相似文献   

17.
基于序优化方法的列车运行调整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计算机自动编制列车运行调整方案是铁路行车调度指挥系统中的一个核心和难点问题,其目的是保证列车能够安全、快速、正点运行。以列车旅行时间最少作为优化的目标函数,在建立复杂路网列车运行调整模型的基础上,对其先进行快速初步的评估计算、再引入序优化理论和方法进行求解是解决列车运行调整问题的一个途径。详细论述了序优化方法求解算法的实现步骤,并用大秦重载铁路的一个实际算例证明,序优化理论能够确保以足够高的概率求取到足够好的解。尤其对于计算量大的复杂优化问题,序优化能够明显提高计算效率,比一般的启发式算法至少可节约一个数量级的计算量,较好地满足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8.
分析研究了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ATC)的功能,体系结构,自动防护、自动监督、自动运行等子系统的功能、设计目标和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运营特征分析为基础,对网络列车运行计划一体化编制内涵进行界定;以运行计划编制原则和已知条件为基础,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列车运行计划一体化编制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将线网上只关注本线运能供需协调策略实现的线路独立性运行计划编制进行整合,给出一体化编制机制及流程,提出一体化编制理论框架。最后,以北京地铁为例,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列车运行计划一体化编制理论框架的应用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20.
首先分析了中低速磁浮交通单列车运行能耗和供电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列车运行能耗模型。为了充分利用再生制动能量,提出了可对运行间隔、停站时间和区间运行时分微调的列车运行时刻表制定方法。设计了多种群遗传算法,以多列车运行能耗最低和最大程度利用再生制动能量为目标,优化列车运行时刻表。通过采用精英保留策略和移民策略算法,提高了寻优过程的稳定性和速度。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将再生制动能量的利用率由传统14.8%提高到80.9%,将被利用的再生制动能量与运行能耗比值由传统0.74%提高到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