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诀一:细观察准判断.反应千万别缓慢 细观察,就是要注意力集中,观察全面、细致,随时注意两侧人行道上及路口、路边行人的动向,提前做到心中有数。准判断,即大脑要对所感知到的信息迅速做出准确的判断,如对前面路口正横穿公路的行人速度恰如其分地做出判断,及早采取避让措施,避免因与之抢行而相撞。看到前面行驶的客车停下,应判断该客车可能有乘客上下,应及时做好防范准备,反应千万别缓慢。当在掌握了横穿公路的人员动向后,应迅速做出诸如降低车速、刹车或朝旁边转方向的准备。事实上,判断与反应过程是在一瞬间完成的,能否把握住这转瞬即逝的机会,往往是驾驶员技术与经验的综映。  相似文献   

2.
《汽车与安全》2018,(4):20-22
行人通行的安全也由“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部分构成,通过治理形成机动车礼让行人的氛围是由监管手段为行人出行确保的“被动安全”,这之于行人的安全只是部分安全,还有一半的安全则来自于行人自身。如果行人能够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文明出行,就等于做到了“主动安全”。实际上,部分行人参与交通活动时表现出来的自我保护意识仍然淡薄,这也是行人出现闯红灯、违规翻越护栏等行为的原因所在。对于交管部门而言,治理行人违规过街不仅是保障行人群体安全出行的必然要求,同样是确保机动车有序通行的必要条件,更是构建和谐交通的内在需求。要形成人车互让的文明出行环境,则必须要让行人“管住腿”。  相似文献   

3.
路面不平灯光晃动可以通过对面驶来车辆灯光的上下晃动判断前方路面的情况,也可以利用前车尾部反射的灯光观察本车前照灯的工作情况。影子闪烁须防行人如果灯光中有影子闪烁,说明车前有行人或骑车人,且距离已很近了。这时一定要减速慢行,不要心存侥幸,以免造成事故。出入小巷先  相似文献   

4.
一说:胡同溜出小皮球,减速观察后通行。一个皮球从胡同里滚动出来,皮球后面很可能跟着一名快跑的儿童。作为一名驾驶员,要想得更细一些,提前减速,留意胡同口,以防撞伤玩耍的儿童。这个现象说明,驾驶员要对道路上的每一个交通信息提前进行分析判断,做到“三要”,即预测隐患要细、做出判断要全、采取措施要快。心中牢记车辆的安全死角,在转弯、变道、通过各种路口时,做好提前判断,把死角的安全空间留足,消除不安全隐患。二说:路宽车少速度快,按道控速最安全。新毕业的驾驶员想开车的欲望很强烈,而且易开快车、霸王车。这里说一个爱斯基摩人捕杀北极熊的故事。北极熊是外表温和、笨重,生性却很凶猛的食肉动物,而爱斯基摩人只用一桶血水混和物就把它制服,原因是在冻成冰块的血水混和物中放置一把锋利的尖刀。北极熊在用它肥厚的舌头舔食血水混合物享受美味的时候,完全意识不到危机的存在,舌头会在麻木中毫无知觉地被钢刀划破,而流出的新血散发的味道更刺激它更快速地舔食钢刀,所以最终凶猛的北极熊会死于自己的贪欲中。  相似文献   

5.
行车过程中,正确判断行人的动态,并妥善处置,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黄竞成 《驾驶园》2010,(2):60-61
目前,我国大多数公路属混合交通.人车混行,路况复杂。驾驶员在行车中,应准确判断行人动态,及时避让处理,以确保行车安全。那么,”行人”都有哪些类型呢?  相似文献   

7.
宏湖 《轿车情报》2003,(11):84-86
在近来欧洲NCAP碰撞测试中,除了对汽车的“乘员保护”进行安全评分(5星纽)外,还新增了“行人保护”(4星级)项目、因此.当今的安全汽车在必须遵循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理论设计中,还应注重保护行人安全装备的设计,返样才能真正体现人一车和谐相处,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  相似文献   

8.
1.秋季是运输生产的旺季,道路交通流量大,易出事故。驾驶员必须严密注意行人和车辆动态,正确判断情况,注意观察交通信号和标志,服从交警指挥。要根据道路情况,控制好车速、车距,坚持中速行驶,随时准备礼让和停车。……  相似文献   

9.
高平湖 《驾驶园》2011,(9):75-75
秋天是运输生产的旺季,道路交通流量大,易出事故。这就要求驾驶人必须严密注意行人和车辆动态,正确判断情况,注意观察交通信号和路况信息,服从交警指挥。要根据道路情况,适时调整、控制好车速、车距,坚持中速行驶,平稳操作,随时准备礼让和停车。同时注意劳逸结合,不开"疲劳车"。同时,进入秋季以来,雨雾天频繁,能见度低,需要格外小心注意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0.
《汽车杂志》2006,(7):188-188
你是否体会过在城市里过一条马路要费很大劲,一条路就像一条河?市政部门在对行人的呵护上非常欠缺?这世上有两种交通发展模式:“对小汽车友好”的发展模式和“对行人友好”的发展模式,可惜在向现代化大路上狂奔的内地城市,似乎都在选择前者。  相似文献   

11.
陈伟达 《摩托车》2009,(3):80-82
行驶途中干变万化的道路状况对车辆及驾驶员构成很大威胁,准确预测并根据不同路况选择合理的对策对保障驾驶员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这个道理。首先,我们在行驶中要观察判断路面的构成颜色,根据观察确认前方道路路面是干净整洁的、有油污的,还是松散的碎石子路。而湿滑的路面,铁路道口的钢轨上,有油污的路面,  相似文献   

12.
徐倩 《轿车情报》2009,(10):146-147
目前,行人保护在中国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汽车厂家对汽车安全知识的传播还大多仅局限于车身的碰撞安全性能,对行人保护关注甚少。开展行人保护研究、提高车辆的行人保护水平在中国有着更为迫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相信大部分人对“行人保护“这个词并不陌生,但是汽车产品为什么要进行行人保护?行人保护试验到底是怎样做的?恐怕很少人能够说得清楚。本文便带您共同对行人保护试验探探班。  相似文献   

14.
占强 《世界汽车》2008,(1):26-29
行人作为道路交通使用者中的易受伤群体,事故发生率极高。但是我国在行人安全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其主要原因是目前我国还没有这方面的标准。如今,一群“先知先觉者”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工作,为制定我国的行人保护标准作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交通安全专家陈强博士就是其中一员。  相似文献   

15.
人人皆知“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辨别和处理事物的关键器官之一。对于驾驶员来说,眼睛的好坏更是重中之重,它直接影响行车的整个过程,对安全行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驾驶员的行车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地观察、判断、处理的过程。驾驶员朋友为了达到“行车万里。安全无误”的目的,请先按以下方法养护好自己的眼睛。  相似文献   

16.
高原高寒地区行车,山高、路窄、坡陡、弯急,沿途高寒缺氧、气候恶劣、道路复杂,随时可能遇到洪水、泥石流、暴风雪和塌方的威胁。要确保行车安全,就要将“怕、细、精、勤、慢”这5个字烙印在脑海里、熔铸在血液中。“怕”,这是安全行车的思想基础俗话讲,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与安全》2008,(9):62-64
一、安全行车一般性常识 夏季要经常对车辆技术状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车辆安全部位,严禁驾驶病车上路行驶。驾驶人在夏季行车前,必须保障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保持精力充沛,严禁疲劳驾驶车辆。炎热天气行车要控制车速.避免过长时间高速行车.以免造成发动机或轮胎温度过高。行车中应密切注视非机动车和行人动态.要提防非机动车和行人为避凉而突然横穿道路,奔向道路荫凉一侧。  相似文献   

18.
春季,风沙天气较多,虽然不像雨天或雾天那样对机动车行驶安全产生较大的影响,但驾驶员也要引起高度警惕。 注意行人的动向风沙天驾车时,驾驶员的注意力一定要高度集中。刮大风时,有些行人习惯性地用纱巾蒙上面部或戴上墨镜,其移动视野受到一定的限制;还有的人为了躲避风沙而加快脚步,狂奔乱跑,只顾行路而不顾及机动车辆。  相似文献   

19.
目前车辆安全预警系统中存在行人检测粗检不准,细检过慢的问题,孤立的采用激光、雷达、红外或是摄像机均很难满足行人检测实时而准确的需求.考虑用多源信息融合的方法进行行人检测即将雷达与摄像机结合运用,使它们的信息有机融合,在提高速度的同时又不以降低精度为代价.研究了适应车载安全系统的摄像机标定与确定行人重点检测区域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无信号控制人行横道处行人过街特性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人是交通环境中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在无信号控制人行横道处,研究行人交通特性是提出改善行人安全措施的前提。本文初步对无信号控制人行横道处人车干扰运行和行人过街运动特性进行定性分析,并选取长春市南湖大路上具有代表性的无信号控制人行横道进行实地观察和试验,定量分析行人到达人行横道规律和行人过街速度特性,其中重点分析年龄、性别和人群中行人数量对行人过街速度的影响。按照年龄将行人分为中、青年人,老人,儿童;按照性别将行人分为男性行人和女性行人;人群中行人数量主要选取1,2,3及4人以上进行研究。这些数据和分析结论对下一步针对实地情况提出改善行人交通安全的方案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