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讯     
我国船舶工业第一家企业集团在大连成立 1987年12月18日,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王荣生同志在大连市人民文化俱乐部宣布,我国船舶行业第一家企业集团——大连船舶工业公司(集团)正式成立.国务委员张劲夫同志给大连船舶工业公司(集团)成立大会发来贺信表示热烈祝贺.他在贺信中说:“大  相似文献   

2.
《船舶工程》编委会于1982年10月10日至13日在西安召开了《船舶工程》编委会扩大会议。除编委会委员参加外,并邀请了中国科协期刊工作部、总会、各省市造船学会、各专业学术委员会以及学会各兄弟期刊编辑部派代表参加,实际出席人员共46名。会议首先由编委会主任委员王星朗同志致词,随后请到会代表就党的十二大召开后的新形势下如何办好《船舶工程》,进一步提高刊物质量提出宝贵意见,《船舶工程》编辑部向代表们汇报了《船舶工程》杂志创刊四年以来的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3.
2018新年致辞     
正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破砺前行的脚步中,我们跨过2017,踏进2018,感谢您在过去一年里对《船舶工程》的关注与支持。.2017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更是我国船舶工业稳健发展的关键一年。过去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船舶行业科学把握国际经济形势和发展大势,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同心同德,砥砺奋进,开拓创新,扎实苦干,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谱写了波澜壮阔的船舶工业生  相似文献   

4.
2006年3月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船舶工业首次被明确列入国家五年发展规划纲要。同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将船舶工业列入振兴装备制造业重点。2006年9月《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发布,成为我国造船业的指导纲领。2007年9月《船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发布,2007年11月《船舶配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发布,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提高本土化船舶配套产品装船率有了具体细则。此次船舶列入在九个重点行业振兴规划中,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船舶工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中国船检》2007,(9):24-27
2007年8月30~31日,在全国船舶工业工作会议上,国防科工委副主任金壮龙明确提出:加快推进船舶工业战略转型,把发展的目标从主要追求做大向全面推进做强转变。此前,为全面贯彻落实《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船舶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国防科工委先后印发的《船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船舶配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行动纲要(2006~2010年)》绘制出中国船舶强国蓝图。在未来的5到10年间,中国船舶工业将围绕下述目标,向造船强国冲刺。  相似文献   

6.
动态消息     
《造船技术》编辑部于去年十一月十日邀请船舶设计、研究、制造和教学单位的代表座谈,探讨“成组技术”在造船中应用的问题。这是本刊举行的第一次专题讨论会。应邀派代表出席的单位有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船舶设计研究院、上海船舶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综合技术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船舶工艺研究所、江南造船厂、广州造船厂、镇江船舶学院等,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技术部、上海船舶工业公司派同志到会听取意见,此外,还特邀了上海机电设计院同志参加座谈。会议由本刊编委会副主任刘应虎同志主持。与会同志对“成组技术”的含义及其应用情况广泛交换了意见,提出了几种观  相似文献   

7.
如何贯彻落实全国船舶工业工作会议精神和《船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将船型开发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使之成为我国船舶工业提升竞争力的有力支撑?国防科工委船舶行业管理办公室于12月11~12日在哈尔滨组织召开船型开发与技术发展研讨会,对此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8.
《造船技术》编辑部于去年十一月十日邀请船舶设计、研究、制造和教学单位的代表座谈,探讨“成组技术”在造船中应用的问题。这是本刊举行的第一次专题讨论会。应邀派代表出席的单位有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船舶设计研究院、上海船舶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综合技术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船舶工艺研究所、江南造船厂、广州造船厂、镇江船舶学院等,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技术部、上海船舶工业公司派同志到会听取意见,此外,还特邀了上海机电设计院同志参加座谈。会议由本刊编委会副主任刘应虎同志主持。与会同志对“成组技术”的含义及其应用情况广泛交换了意见,提出了几种观  相似文献   

9.
《造船技术》、《国外造船技术》杂志为了及时、全面和充分地掌握并反映国内外修造船枝术发展状况,更好地贯彻面向整个修造船行业,成为修造船工作者的科枝园地,为发展我国修造船工业服务的精神,编委会今年六月会议上曾决定建立两刊新通讯员网。目前,编辑部正在有计划地执行这一决定,着手分区分期建立。在编委会副主任、上海船舶工业公司斯杭生同志指导下,并承各单位  相似文献   

10.
正如何读懂《船谱二卷》中一些主流"故事船舶"、先进船舶和代表性船舶之于我国船舶工业和航运产业发展的意义?翻开《中国船谱》第二卷,一条明亮的线索跃然纸上:伴随时间的推移,我国船舶工业和航运产业追赶、跨越的脚步不断加快。一艘艘形态各异的船舶,用一段段生动有趣的故事,让一个钢铁的世界充满了灵动和曼妙。  相似文献   

11.
一舟 《中国水运》2006,(10):18-20
2006年8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9月15日,国防科工委船舶行业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张相木就如何贯彻落实《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和船舶行业管理等相关问题与广大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为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编者作了整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江苏船舶》2010,(6):41-41
<正>2010年10月28日,由中国焊接博览会组委会、江苏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主办的船舶焊接技术发展论坛在南京国展中心隆重召开。江苏船协名誉会长吴立人教授主持了会议。论坛邀请了中国船舶工业高效焊接技术指导办公室主任陈家本、中船澄西船舶修造公司焊接实验室主任高云中、江苏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邹家生、天泰焊材(昆材)公司应用总监曹宪贵、昆山华恒股份公司项目总经理汪忠分别作了《海洋工程结构焊接技术》、《海上风塔焊接工艺研究》、《船舶行业机器人焊接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展望》、《焊丝性能与焊接成本》和《管道预制在中国船舶行业中的应用》等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3.
《中国造船》2002,43(3)
我国优秀的船舶科学家 ,船舶力学科研事业的开创者之一方文均教授 ,于 2 0 0 2年 6月 2 4日 1 8时 2 4分 ,在上海华东医院不幸辞世。 2 0 0 2年 7月 1 1日下午 ,上海龙华殡仪馆大厅 ,挽幛高悬、花圈环立。大厅正中 ,方文均同志的大幅遗像上方书写着“缅怀船舶科研创始人方文均同志”。原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刘华清和夫人向方文均同志送了花圈 ,送花圈和花篮的还有李长印、王荣生、黄平涛等领导同志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船重工集团公司、中国舰船研究院、七○二所等单位。我国造船界 2 0 0余人前往送别方文均同志。…  相似文献   

14.
《船艇》1998,(8)
国家机关和船舶工业总公司机构改革及职能转变后,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如何完善功能、准确定位,以便在新环境下更好地发挥桥梁及纽带作用,进行“双向服务”?这是7月24日~26日在大连召开的协会第一届第三次常务理事会与会代表关注的焦点。 在7月24日召开的全体大会上,王荣生理事长作了《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三年运作情况及1998年工作要点》的报告。报告指出,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自1995  相似文献   

15.
《江苏船舶》2007,24(2):20-20
《江苏船舶》第6届编委会第4次会议于2007年4月25~28日在江苏镇江召开,学会领导、第6届编委出席了会议。会上,戴雪良主编汇报了《江苏船舶》杂志的工作,编委会主任童小田对《江苏船舶》杂志提出了要求,并希望编委积极支持编辑部工作。  相似文献   

16.
《船艇》1992,(8):3-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船舶工业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遵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中国船舶要进入国际市场”的指示,贯彻“立足国内、面向世界、船舶为本、多种经营”的方针,坚持科技进步,使船舶工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十二年来,我国船舶工业生产得到很  相似文献   

17.
江苏造船界历来对信息工作十分重视。随着船舶工业的发展,船舶企业对信息工作更加看重了。江苏造船业中,办得较好的信息刊物有:南通中远船务工程公司的《南通船务》、新世纪造船公司的《新世纪造船》、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公司的《船厂工人》、泰州口岸船舶公司的《简报》、中船澄西船舶修造公司的《澄西船舶》、扬州大洋造船公司的《大洋报》、中海工业(江苏)公司的《中海工业造船》,还有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公司等企业所建立的网络系统。这些信息刊物和网络系统对江苏船舶工业的发展起到了极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通信业标准化工作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要求我国船舶工业重点围绕绿色船舶和智能船舶技术,深化国际合作,拓展发展空间,助力船海装备"走出去"。专家表示,我国船舶工业应立足自身"一带一路"建设及标准化工作实际,强化标准联通顶层设计,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标准化交流合作力度,提升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基础保障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船舶工程》2004,26(1):70
《船舶工程》编委会第二次工作会议于2003年11月17~20在杭州召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经济运行部主任、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张希平主持会议,原七O四所所长,本刊主编冯永祥代表编委会致词。《船舶工程》杂志作为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会刊,在学会领导的指导下,在  相似文献   

20.
《中国修船》2007,20(6):I0001-I0001
庆祝《中国修船》创刊20周年暨编委会年会于8月21日至24日在延吉市召开。40个单位56名编委、通讯员及有关代表出席会议。大会由《中国修船》崔金环副主编主持,修船技术学委会朱儒席副主任到会祝贺,并传达了学委会工作会议精神,宣读了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王荣生、理事长黄平涛、《中国修船》编委会主任徐子秋、中海工业有限公司吴承业总经理、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王兴如总经理为庆祝《中国修船》创刊20周年题词,祝愿《中国修船》为我国修船业技术进步和快速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船机修理学组关德林组长代表修船技术学委会下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