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3 毫秒
1.
汽车在雨中行驶,由于道路湿滑所引发的侧滑是很危险的,尤其是出现在紧急情况下的侧滑。雨天车轮(轮胎)与路面的附着力,会因湿滑并随车速增大而急剧变小,当达到一定的临界点时,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力几乎为零,有如在冰面上行驶。在湿滑路面上行驶发生侧滑还与轮胎的磨损情况有关,过度磨损的轮胎胎面排水能力很差,增大了雨中行驶发生“水滑”的危险。  相似文献   

2.
汽车一般前轮承受的负荷低于后轮,加之公路呈一定的拱度,靠右边行驶,内外挡轮胎磨耗不一。根据现有的试验资料,汽车前轮轮胎的磨耗比后轮低(低20%~30%)。此外,由于车辆前、后、左、右、内、外各车轮的条件不同,造成全车各胎的变形不同,磨耗也不一样。例如,如果是一辆前驱型汽车,前胎就会在负载、加速、驾驶、转向和制动中承受绝大部分作用力,都会导致轮胎磨损。前驱型汽车前轮与后轮的磨损比可达2∶1。为了使全车轮胎合理负荷  相似文献   

3.
造成汽车轮胎爆胎的原因很多,但引起爆胎的实质原因主要在于轮胎产生的"驻波"现象.轮胎的驻波现象又与轮胎气压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 1 汽车轮胎的驻波现象众所周知,汽车的全部重量都由轮胎所支承,在重力作用下轮胎胎面与地面的接触部位会有轻微变形,车辆行驶时变形的部分在离开路面后将恢复原状.若选取轮胎胎面与地面接触的一个小段来分析,轮胎每旋转一圈,这一小段就会发生一次变形和恢复的过程,即轮胎发生一次弹性变形.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汽车轮胎在使用中不正常磨损的几种情况:一是轮胎胎冠两肩超常磨损;二是轮胎胎冠中部超常磨损;三是轮胎胎侧呈锯齿状磨损;四是胎冠呈波浪状或碟片状磨损;五是转向轮胎冠内(外)侧超常磨损等。分析了轮胎不正常磨损的原因。介绍了轮胎的正确使用、定期检查与维护。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26.5R25全钢工程子午线翻新轮胎的结构设计及施工设计。结构设计:充气外直径为1750 mm,外直径为1738 mm,充气后轮胎外直径膨胀率为1.007,充气断面宽为686 mm,断面宽为673 mm,行驶面宽度为565mm,断面宽膨胀率为1.019,断面高为551.5mm,行驶面高为27mm,胎圈着合直径为635mm,胎圈着合宽度为564mm,断面水平轴位置为1.20,预硫化胎面基部胶厚度为40mm,花纹沟深度为40mm,花纹饱和度为65%,缓冲胶厚度为2mm。施工设计:带束层1~4层均采用3+8×0.38HT钢丝帘线,5层采用1×5×0.38HI钢丝帘线,胎体层采用单层0.20+18×0.18HT的全钢丝帘布结构,钢丝圈采用六角形排列的?2.0mm钢丝。翻新方法采用预硫化翻新工艺,硫化罐内硫化,成品翻新轮胎充气尺寸达到设计要求,物理机械性能实测值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
新概念轮胎     
智能轮胎轮 胎内安置了计算机芯片,或将计算机芯片与轮胎相连接.能自动监控并调节轮胎的行驶温度和气压,在不同情况下都能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既提高了安全性,又节省了开支.  相似文献   

7.
在考虑翻新轮胎主体结构及多元复合材料结合性能基础上,应用复合材料层合结构和有限元大变形理论,构建了11R22.5载重车辆翻新轮胎的力学模型、几何模型及有限元模型,通过轮胎承载性能试验,对翻新轮胎的承载变形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并与同品牌、同型号新轮胎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翻新轮胎承载变形特性变化规律,修正了翻新子午线轮胎变形理论计算公式。分析结果表明:当充气压力一定时,随着载荷的增大,载重车辆翻新轮胎径向变形、侧向变形、接地长度及接地面积均增大,变形规律近似线性,而径向刚度变化不大;当载荷一定时,随着充气压力的增大,其径向变形、侧向变形、接地长度及接地面积均减小,而径向刚度逐渐增大。研究得出翻新轮胎胎体弹性模量较新轮胎胎体大,且两者之差越大,说明翻新轮胎的胎体老化程度越高,其剩余使用寿命越低,据此可有利于对翻新轮胎胎体老化程度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8.
汽车运输生产成本中有两大消耗,一是燃料,二是轮胎,这两大消耗,约占运输总成本费用的70%。无疑,节油,节胎是汽车运输降低成本的主要目标,就节胎而言,我们江西省公路运输降低成本的主要目标,就节胎而言,我们江西省公路运输系统,在正确使用轮胎,延长使用寿命方面,曾创造单胎(含第一次翻新)行驶里程13万公里的最好纪录,在八十年代中期,轮胎平均行驶里程亦达9.8万公里的成绩绩。近几年来,由于多种原因,汽车轮胎行驶里程有所下降,运输成本有所回升,为共同研究提高轮胎使用寿命的办法,使汽车运输企业加强轮胎管理,实行科学考核,做到物尽其用,并使交通物资供应部门,在提供胎源工作中,做好管供,管用、管节约,现就影响汽车轮胎使用寿命诸因素浅析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了解工程翻新轮胎在使用中出现的胎面磨损加剧、崩花掉块、胎面脱层、被压爆、刺爆等失效形式,确定26.5R25工程车辆翻新轮胎各层应力约束条件及剪切应力约束条件、计算机几何模型、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工程车辆翻新轮胎自由充气、自由旋转工况的各层综合应力及剪切应力分布状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获得工程车辆翻新轮胎在自由充气及自由旋转工况下各层的应力、剪切应力、弹性应变及应变能量密度分布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工程翻新轮胎胎体层(0.81 MPa)及胎面层的胎肩部位所受应力最大(2.23 MPa),带束层次之(0.42 MPa),胎体层及带束层为主要承力部件,缓冲层与带束层之间存在较大的剪切应力(0.001 MPa)。翻新前要加强胎体层及带束层的质量检测,翻新时要加强带束层与缓冲层的粘合强度。研究成果可为工程翻新轮胎的结构设计、使用性能及动力性能、失效机理分析等提供重要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轮胎被称为汽车的“腿”。汽车有几吨至几百吨的重量,然而和地面接触的.不过是几个轮胎的面积而已。轮胎承受着巨大的重压.在高速行驶中,一分钟内要经过上千次的屈挠变形,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致力于轮胎的研发.制成了各种性能卓越的汽车轮胎,使汽车在行驶中更安全可靠易操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