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轨道交通系统安全性的要求为依据,基于层次分析法(AHP),从列车自身安全性、列车与其他系统的接口和安全保障系统3个方面构建由14个评价指标组成的轨道交通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用两两判断法建立某准则的相对重要性判断矩阵,用和积法求解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从而确定该准则下各个指标的权重.由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计算一致性指标,查表得到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二者的商即为一致性比例F<,R>,若F<,R>小于0.1则认为判断矩阵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为针对地铁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展开有效评估,构建具有 4 个一级指标和 19 个二级指标的可拓评价模型,并利用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以济南地铁某线为例展开实例计算可得:待评线路应急能力处于较强的级别,与实际情况相符;地铁运营公司仍需进一步提高事前监测预备能力,以期达到更高的应急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成本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楠 《中国铁路》2009,(8):65-67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体系中各因素的分析,构建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应用层次分析法(AHP)的基本原理,确定轨道交通运营体系中各相关因素的重要性程度排序。评价结果表明,行车管理是轨道交通运营体系中创造价值的关键点,也是成本控制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4.
城市轨道交通票务收益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票务收入是轨道交通运营的经济命脉,票务 管理又是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主要部分,收益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是衡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探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票务收益风险问题,以及如何建立收益安全管理体系.分析收益安全体系的组成,详细说明其所需硬件保障设备,阐述收益风险的评估、管理和意识3个概念.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救援能力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在运营期间对应急救援能力评价的必要性.从系统工程理论的角度,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应急救援过程的多个功能要素做定性和定量分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轨道交通系统实例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安全管理的不足,为管理人员改进和加强系统安全提供依据,促进轨道交通管理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轨道交通规划方案进行定量评比,建立了轨道交通规划方案的安全(S)、效能(E)和成本(C)指标体系,评价过程中,对SEC指标体系中定性和定量的指标分别采用专家评判和隶属度函数两种方式进行处理,尽量保证指标的真实性,并建立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轨道交通规划方案评估模型,运用方根法对指标进行排序,实现轨道交通方案的评选与决策。最后以某市轨道交通不同规划方案为例,验证了该指标体系和方法的合理性,为轨道交通规划方案的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简析日本大阪轨道交通在线网结构、服务特征和运营组织方面的经验。日本大阪轨道交通系统由新干线、JR铁路、私营铁路、地铁和新交通5个层次组成,不同层次的轨道交通具有不同的服务和技术特征。新干线服务都市圈对外城际交通需求;JR铁路和私营铁路服务都市圈内市郊通勤需求,一般采用多交路组织和跨线运营模式,运营班次根据需求有特急、快速、普通等多种类型;地铁服务大阪市内部的交通出行,平均站距在0.6~1.2 km之间,而且还具有强大的运力提升空间;JR铁路、私营铁路和地铁间可实现直通运营;大阪中运量新交通主要起到衔接补充地铁、JR铁路和私营铁路的作用。最后借鉴大阪轨道交通的经验,提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新一轮发展过程中急需进行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环节的创新,以期切实落实公交优先,破解大城市交通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轨道交通的分类。总结了区域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和运营特点,提出了区域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建议,分析了区域轨道交通的基本技术标准,强调了区域轨道交通是体现一体化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整体效益的关键层次,供我国区域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及运营管理作参考。  相似文献   

9.
《都市快轨交通》2012,(3):6+24+47+74+77+81+99+111+114+122-123
一、青岛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情况2008年青岛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获国务院批准.其线路总长约519.4 km,包括中心城区线网和市域线网两个层次。中心城区线网由8条线路组成,线网总  相似文献   

10.
以GB/T 50438-2007《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中的地铁运营安全评价体系为基础,增加人员安全职业适应性评价指标,作为最高层次的独立安全评价单元,建立人员安全职业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重新确定人员安全职业适应性、安全管理、运营组织、设备设施、外界环境5个最高层次安全指标的权重,并经过一致性检验 运用改进后的安全评价指标,可得到较为客观的地铁运营系统基础安全评价总分,为地铁安全运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