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首届节能学术会议于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卅日至十二月五日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会议由船舶设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许学彦同志主持,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常务理事、船舶轮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李铭慰同志代表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在会上讲了话。参加会议的135名代表来自全国70个单位。会议共交流论文61篇。其中船舶设计22篇,船舶力学16篇,船舶轮机  相似文献   

2.
经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和船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批准,船舶力学测试技术学组与船标技委船模试验及军船理论专业组仪表分组于1982年6月2日至5日在华中工学院联合召开了第二次学术讨论及仪表审议会。来自全国38个单位共85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武汉市造船学会付理事长晏成栋教授和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方文均教授参加了会议,并对我国船舶力学测试仪表的研制和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设计学术委员会和全国船舶舾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合举行的船舶舱室内装设计暨救生设备专题学术交流会议于1991年12月4日至7日在浙江富阳召开。出席会议的有船舶设计学术委员会部份委员、船舶舾装设计学组成员、论文作者以及船舶科研设计、  相似文献   

4.
会学动态     
海洋运输船舶设计学组第三次年会召开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设计学术委员会海洋运输船舶设计学组第三次年会,于一九八五年一月三十日至二月二日在沪召开。出席本次年会的有船舶科研设计、船检、高等院校及船厂等的代表42人。会议共收到二十五  相似文献   

5.
中国海洋工程学会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设计专业委员会于1980年10月6日至12日在天津市联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海洋开发工程船舶学术交流会。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学、科研、建造,使用等部门的40个单位83位科技工作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计算机应用学术委员会于一九八二年四月一日至五日在福建厦门召开工作会议以及计算机在船舶自动化中应用学组和计算机硬件及数控设备学组建组会议和学术交流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01人。会议由学委会付主任委员周华兴同志主持并作了总结,学委会主任委员林鼎貽同志在会议上传达了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学术工作座谈会的有关精神,并就学委会1982、1983年工作安排以及如何开好学术会议讲了话。福建省造船工程学会付理事长、厦门市造船工程学会付理事长许明同  相似文献   

7.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于1992年8月7~8日在上海召开浅吃水船舶研讨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委员会、船舶设计委员会,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民船船型开发指导组,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武汉造船工程学会,福建造船工程学会的有关船舶理论、设计和制造方面的专家参加了会议,对“周锦宇理论及其船型”进行了研讨。30多位造船专家并为此发出了如下呼吁:  相似文献   

8.
2005年10月31日-11月1日,在北京举行了造船者、船东和船级社三方对话第5次会议,从船舶设计和建造、运作和最终再循环(包括修理和维护),制定和确证船舶质量标准成为会议的主要议程。会议还包含涉及造船者、船东和船级社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9.
第五届国际船舶设计会议(IMDC’94)暨德国造船学会夏季年会将于1994年5月24~27日在荷兰Delft大学举行。 IMDC的目的旨在促进与推动船舶设计这门专门学科的发展。前几次会议:1982年在英国伦敦,1985年在丹麦灵比,1988年在美国匹兹堡与美国造船与轮机工程师学会年会同时举行。最近一次是1991年在日本神户举行,得到了日本造船学会的赞助。  相似文献   

10.
《船舶工程》2009,31(3)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2009年船舶设计大师评选、船用设备品牌产品评选、学会科学技术奖评选和学会优秀论文评选系列活动已于近期启动,评选结果将在年底公布。 其中,船舶设计大师评选是继2008年在船舶总体方面开展“船舶设计大师”评选的基础上,今年在船舶主要配套系统和设备方面开展“船舶设计大师”评选工作,目的是为了鼓励和表彰在船舶与海洋工程的主要配套系统和设备专业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设计专家,提高行业知名度,提高我国船舶设计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船舶》2015,(1):44-44
<正>近日,中国造船学会船舶力学委员会的CFD学组第一次学术交流会在上海举行。会议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主办,王金宝研究员主持,黄蔚总工程师出席会议并致辞。作为CFD学组组长,王金宝研究员首先进行了题为"CFD技术在船舶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的报告,介绍  相似文献   

12.
《船艇》1986,(11)
内河船舶设计学组,上海经济区学术交流分组于1986年9月3日至6日在江西省湖口县江新造船厂召开了学术交流会。来自四省一市的造船界专家、教授及代表共53人出席了大会。会议由分组副组长,浙江省船舶工  相似文献   

13.
安飞 《中国船检》2010,(1):100-100
2009年11月30日,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设计大师、船用设备品牌产品、学会科学技术奖和学会优秀论文颁奖活动在上海举行。青岛海德威自主研发的船用黑匣子获得了2009年度船用设备品牌产品.充分表明海德威公司的黑匣子得到了船舶行业的普遍认可,在船舶配套市场具有了极大的占有率。  相似文献   

14.
动态消息     
《造船技术》编辑部于去年十一月十日邀请船舶设计、研究、制造和教学单位的代表座谈,探讨“成组技术”在造船中应用的问题。这是本刊举行的第一次专题讨论会。应邀派代表出席的单位有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船舶设计研究院、上海船舶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综合技术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船舶工艺研究所、江南造船厂、广州造船厂、镇江船舶学院等,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技术部、上海船舶工业公司派同志到会听取意见,此外,还特邀了上海机电设计院同志参加座谈。会议由本刊编委会副主任刘应虎同志主持。与会同志对“成组技术”的含义及其应用情况广泛交换了意见,提出了几种观  相似文献   

15.
综合信息     
《船艇》1992,(2)
为了适应大连地区造船发展的需要,提高船舶设计水平和缩短造船周期,大连船舶工业公司(集团)“设计工作会议”于1991年10月26日至28日在大连召开。会议的主要目的是统一思想、理顺关系。公司(集团)主要领导及各部室主任,大连造船厂、大连造船新厂厂长、总工程师及设计、生产、计划、物资等部门有关领导,大连船舶设计研究所室主任以上干部共九十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造船技术》编辑部于去年十一月十日邀请船舶设计、研究、制造和教学单位的代表座谈,探讨“成组技术”在造船中应用的问题。这是本刊举行的第一次专题讨论会。应邀派代表出席的单位有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船舶设计研究院、上海船舶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综合技术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船舶工艺研究所、江南造船厂、广州造船厂、镇江船舶学院等,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技术部、上海船舶工业公司派同志到会听取意见,此外,还特邀了上海机电设计院同志参加座谈。会议由本刊编委会副主任刘应虎同志主持。与会同志对“成组技术”的含义及其应用情况广泛交换了意见,提出了几种观  相似文献   

17.
学会动态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设计学术委员会军船设计学组成立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设计学术委员会军船设计学组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于一九八四年六月六日至九日在武汉市召开了成立大会和第一次学术交流会。18个单位的40名学者、专家参加了大会。会议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理事、船舶设计学术委员会军船设计学组筹备组组长李建球同志主持。湖北省国防工办陈安炳处长、武汉船舶工业公司和武汉造船工程学会代表王静仁同志及学组  相似文献   

18.
学会动态     
1986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1986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于1986年7月8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共二十二人,其中有十三名编委会委员,以及《中国造船》、《船舶工程》、《舰船知识》编辑部负责人。程望主任委员和方文均、郁凤昌付主任委员出席并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由造船工程师学会(新加坡分会)、新加坡造船技师和造船工程师学会联合举办的国际海事技术(安全与环保)会议于1993年11月18日至20日在新加坡乌节大酒店举行,来自新加坡、中国、美国、英国、挪威和日本等十九个国家一百八十多位论文作者和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共宣读论文65篇,其中5篇作大会宣讲,其余60篇分船舶工程、船舶安全、海洋环境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船舶设计学术委员会、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船舶流体力学专业学组、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技术委员会稳性及载重线分委员会和海军规范研究室5家联合发起并集资举办《海洋波浪研究进展及其在舰船设计和海洋工程方面的应用》专题讲座于1988年12月19日至24日在上海举行,参加人员50余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