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对加铬砷酸铜木材防腐工人,以其尿中砷、铬、铜含量评价职业与接触关系。调查89名木材防腐工人和232名不接触砷的对照组。采尿分析的结果:尿铬为41μg/l,铜为191μg/l,而对照组铬为63μg/l,铜为221μg/l,经过校正后统计分析,接触组尿砷78~122μg/l,高于对照组(72μg/l),有显著差异。虽然木材防腐工人尿砷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用发铬含量作为制革厂工人暴露于铬的指数。因为较早报道血清铬和尿铬在制革工人较未暴露的对照组明显增加,认为三价铬化物用于鞣革工业,该工人是吸收铬的。本实验的头发样品由安大略南方四个制革厂71名男性制革工人和53名男性未暴露铬的工厂工人为对照。受试者的年龄、种族和社会经济条件相似。头发样品要清洗,在低温灰化炉灰化,用无焰原子吸收法分析。制革厂工人发铬含量中位数(551ng/g)明显高于对照(123ng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镀铬作业者为对象,测定低浓度或中等浓度铬暴露时尿中铬的排泄量,研究两者的相关性。男性作业者8名(17~59岁,平均33岁,连续工龄平均4.5年),佩戴个人采样器5天,连续7天采集全日尿。同时以13厂90名(女性15名)作业者为对象,在同一周的星期一、四两天于作业前后采尿。环境中六价铬的测定和个人采样同时进行。测定结果:8名作业者24小时的尿铬排泄量与  相似文献   

4.
加铬砷酸铜(CCA)、五氯酚铜铬(PCCA)制剂是近两年来新研制的木材防腐剂。CCA原液的浓度为30%,其配方为As_2O_5·2H_2O11%、CuSO_4·5H_2O33%、Na_2Cr_2O7·2H_2O56%。PCCA制剂含CuSO_450%、Na-PCP25%、Na_2Cr_2O_725%。急性毒性实验结果:CCA大、小鼠经口LD_(50)分别为227.282mg/kg,大鼠经皮LD_(50)为156mg/kg;PCCA大、小鼠经口LD_(50)分别为542、1656mg/kg。许多研究证实,无机砷化合物、重铬酸盐为致突变物,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无机砷可引起肺  相似文献   

5.
作者在芬兰的一家釩制造厂,选择了63名职业接触五氧化二釩(釩0.2~0.5mg/m~3)达10.8年之久的男工为试验组,及非接触釩的22名工人为对照组。测定了试验组血清釩浓度为0.22±0.14mM/l、尿釩为0.26±0.17mM/l,对照组尿釩仅为<0.04mM/l。在高接触期采血作化学检验,包括血清中葡萄糖、白蛋白、氯化物、钾、钠、肌酸酐、尿  相似文献   

6.
钙EDTA所致的尿中排铅量,根据给药方法(特别是给药速度)将有何种变化,对12名铅作业工人(22~66)岁男子,血中铅10~60微克/100克进行了探讨研究。 (1)6名铅作业工人饮用水500毫升后,立即快速静脉注射钙EDTA20毫克/公斤体重,从静注开始,分别于1、2、4、8、12及到24小时后,测定尿铅排出量。尿铅排出量从1~2小时后达到顶峰后逐渐减少。由静注开始4小时后可见到24小时铅排出量的50%。 (2)对9名铅作业工人将钙EDTA20毫克/公斤体重溶于5%葡萄糖250毫升,以不到1小时速度静脉滴注完毕。同样从静脲点滴开始到24小时后测定尿中铅排出量(平均0.55毫克/24小时)。平均每单位时间尿铅量从静脉点滴开始1~2小时后出现最高值,自点滴后5小时可看到50%值。 (3)对8名铅作业工人,将钙EDTA40~60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于非产铅区采集了近300例新生儿脐带血,测定其铅(Pb)、红细胞原卟啉(EP)、铁蛋白(FRT)和血红蛋白(Hb)的含量。测定结果:248份脐带血Pb平均为8±3.8μg/100ml。292份脐带血EP平均为61±26μg/100ml。114份脐带血FRT平均为165±107ng/ml。126份脐带血Hb含量:小于13.4g%占20%,13.5~16.9g%占69%,等于或大于17.0g%占11%。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发锰含量在电焊工体检中的价值,我们对54名电焊工和113名不从事锰作业的正常人,不论男女均收集长短参杂的混合发5克,采用甲醛肟法测定其发锰含量。结果:54名电焊工发锰几何均值为:2.59微克/克。113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其几何均值为:1.13微克/克。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别。113名正常人的发锰值正常范围为:6.15~2.1微克/克。54  相似文献   

9.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无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各期矽肺患者63例血清锰(Mn)。其含量在矽肺Ⅰ期,Ⅱ期,Ⅲ期分别为38.4×10^-3M±21.2×10^-2,31.4×10^-3±15.9×10^-2,12.4×10^-3M±4.6×10^3μmol/L,无较正常对照组锰含量129.3×10^-3±54.6×10^-3为低,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讨论了矽肺患者血清Mn降低的原因可能与患者体内硅含量大量增加有关。提出了治疗措施宜着重使用清Mn水平升高,可能对矽肺患者有益。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患者李玉山,男,48岁。从事电焊作业32年。于1989年5月30日电焊作业工人健康体检时,自述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手指麻木、指颤。检查:后退困难(±),血压14/9.5kPa,尿锰化验为0.003mg/L(晨尿、仪器法)。1990年4月要求进一步检查,除上述症状外,有失眠、恶梦、全身无力、下肢沉重,登高上坡困难,肌肉酸痛、肌跳、易激动。检查:震颤抽搐(±)、腹壁反射(±)、对指试验(±)、指鼻试验(±)闭目直立试验(±)。该患者又于1991年3月3日来郑州复查。经检查,除前二次临床表现外,有多汗(+)、步态缓慢、表情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电镀工发铬含量与工人健康的关系,我们对无锡市某电镀厂进行了头发中铬的含量测定。测定方法头发采集用一般理发工具,不分部位剪取约1g左右。头发处理采用文献[1]提供的方法,用~(238)Pu同位素源激发XRF方法测定。测量仪器是美国进口的带Si(Li)探头的S80多道分析仪,数据处理由PDP11/03-L计算机完成。  相似文献   

12.
作者研究目的是确定暴露低浓度柴油机废气颗粒对清醒肺功能的影响。实验选用11只38.8±5.8公斤重的绵羊,其中两只作了颈动脉桥以供采血进行分析用。柴油机废气颗粒浓度控制在400~500微克/米~3之间,平均直径为2.8微米。用其气溶胶进行吸入实验。把绵羊放在有机玻璃罩内呼入柴油机废  相似文献   

13.
作者探讨了投给三价铬和六价铬在脏器內的分布。实验方法将60支ICR雄性小鼠(10周龄)分为3组,第1组投给硝酸铬(三价铬),第2组投给重铬酸钾(六价铬),投给方法是以每周6天,每天皮下注射5毫克铬/公斤,共33天。第3组为对照组,注射等量蒸馏水。  相似文献   

14.
作者为探讨诱发职业性肺癌的铬化合物在肺内的动态,将铅酸[铬(Ⅵ)]及氯化铬[铬(Ⅲ)]用吸入法或静脉注入法投与大白鼠,然后测定铬在血液及脏器中的浓度,经比较和探讨后得如下结果。铬酸雾吸入后,铬(Ⅵ)经肺很快分布到血液中,其扩散性高于铬(Ⅲ)。分布到血液中的铬(Ⅵ)几乎全部以原形存在,并从血液分布到肝、肾、脾组织中,而铬(Ⅲ)只存在于血液中。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发锰值对慢性早期锰中毒的诊断价值,我们选择69名正常健康人与217名电焊作业工人发锰值进行比较。取受检者发根部头发,洗净烘干,采用甲醛肟法测定。测定结果,用机率单位法进行统计处理,正常人发锰均值为1.59微克/克,与国内资料比较(贵州职防院3.0微克/克,南宁、灵川、来宾等地291名正常人均值2.14微克/克)偏低,其原因可能与取发部位不同,发尖部锰含量要高于发根部。其上限为8.88微克/克。电焊作业工人发锰均值为1.89微克/克其上限为13.71微克/克与正常人发锰值比较,经t测验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Hela细胞研究了铁化合物对6价铬化合物抑制细胞增殖效果及细胞摄取铬方面的影响。实验中细胞增殖率是将细胞与所试金属化合物经共同培养后,根据锥虫兰排除试验(Trypan blue exlusion test),用血球计数器算出活细胞数,求得对对照纽增殖的百分率。细胞内铬含量系用浓硝酸,将经培养的细胞最后加热分解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铬含量,以10~6个细胞所含铬量来表示。  相似文献   

17.
作者研究了用双(2,4-二氨基苯基)磷酸(APP)分光光度法定量铬的基本条件并提出了测定方法。方法操作简便,勿需提取,灵敏度与2-甲基喔星法相当。原理:APP在微量铬的作用下氧化显色,根据呈色深浅比色定量。试剂:APP系以磷酸联苯为原料自行合成;铬(VI)标准溶液(1.0mg/ml)用特级重铬酸钾配制;其它试剂均为特级品,金属离子以EDTA  相似文献   

18.
三羰基甲基环戊二烯锰(MMT)作为无铅汽油的抗爆剂,当作燃料添加剂使用时,排出氧化锰废气。估计广泛使用时,市区空气中锰浓度可为0.05微克/米~3,快车道通常低于1微克/米~3。(美国1960年中期测得大气中锰的平均浓度为0.1微克/米~3),本实验从公卫观点评价氧化锰(Mn_3O_4)气溶胶为大气浓度100倍到10,000倍时的慢性吸入毒性。实验用3个染毒组,一个对照组。每组大鼠30只、猴8只;按10、100及1000微克/米~3的锰浓度染毒。每天染毒24小时(除喂食与清洁时间外),每周7天,共9个月。分三批处死,各组1/3大鼠染毒3个月后处死,另1/3大鼠和1/2猴9个月后处死,余者停毒观察6个月后处死。  相似文献   

19.
作者为了研究倒班是否影响工人睡眠,采用填写调查表的形式,调查了24家生产化学物品、纸、玻璃、陶瓷厂4623人平时和填表前一晚的睡眠时间及对环境噪声、工作强度的感受和疲倦程度,分析倒班工人睡眠情况。结果:三班制6、14、22点倒班组睡眠时间(±SD)6.5±1.58小时;两班制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观察半限制型Activ-C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早期临床疗效。 方法 从2009年7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接受Activ C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并获得随访的单节段颈椎病患者共28例,男18 例,女10例,年龄:32~62 岁,平均45.2岁。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活动障碍指数(ND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术后症状改善程度,比较手术前后的颈椎曲度、手术节段活动度变化,观察统计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 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7.8个月,JOA脊髓功能评分从(8.5±2.5)分增加到(14.8±1.5)分,NDI评分从(24.8±6.9)分下降至(7.3±4.8)分,颈部VAS评分从(6.8±1.3)分下降至(1.2±0.4)分,上肢VAS评分从(7.4±1.2)分下降至(1.1±0.4)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置换节段活动度从术前平均(9.6±4.3)°增加到末次随访时平均(10.8±3.5)°,无统计学差异(P>0.05);颈椎整体曲度术前为(12.9±10.5)°,末次随访时为(15.4±9.1)°,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节段半限制型Activ-C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可有效改善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和活动度,早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