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我国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出发,提出了智能交通控制系统。介绍了国外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为适应我国城市交通与道路建设的发展需要,提出了我国道路交通控制系统的发展模式。重点介绍了逻辑模糊控制系统在我国未来采用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同时也指出了我国发展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是在现代物流飞速发展,市场对物流快速、高效、安全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的前提下,结合现在铁路发展的智能化,提出了一种更加快捷、方便的运输货物的智能公—铁路运输模式。将先进的智能技术、自控技术、定位技术应用在铁路技术上形成对物流进行城际间运输的公共快速轨道,并且有把公路与铁路在物流港湾进行了有效结合。对其术语进行定义,对其运行模式进行阐述,是在快速、高效、安全的物流运输方式上提出的运输模式,其满足市场要求的快捷、方便,是一种新型的运输模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和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快递行业迅速崛起,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技术兴起,快递行业已经从传统快递向智能飞速快递转变,快递人才校企协同教育模式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发挥优势,改进不足。本文在分析快递人才校企协同教育模式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4.
智能教学系统中存在多种教学模式对提高系统的适应性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建构这样的系统却比较困难.本文通过对构件技术的分析,提出了多模式智能教学系统的构件模型.在基于构件技术的多模式智能教学系统中,各种教学模式、教学决策和学生模型都独立出来形成构件,通过运用教学模式构件的安装和卸载来构成具有不同教学模式的智能教学系统,以实现网络教学的个性化和智能化,方便系统的升级与维护.  相似文献   

5.
智能教学系统中存在多种教学模式对提高系统的适应性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建构这样的系统却比较困难.本文通过对构件技术的分析,提出了多模式智能教学系统的构件模型.在基于构件技术的多模式智能教学系统中,各种教学模式、教学决策和学生模型都独立出来形成构件,通过运用教学模式构件的安装和卸载来构成具有不同教学模式的智能教学系统,以实现网络教学的个性化和智能化,方便系统的升级与维护.  相似文献   

6.
发展中国智能铁路系统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总结了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发展状况和智能铁路系统的国内外研究情况,提出了中国智能铁路系统CIRS的基本组成和总体结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智能铁路系统CIRS的基本特征和所具有的优势,指出了中国智能铁路GIRS的若干关键技术,并对GPS在智能铁路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了发展中国铁路智能系统CIRS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的物流需求和无人机产品技术的发展,对“配送车+无人机”物流配送的现状、配送车和无人机的应用场景及其特点、联合物流配送模式和效益、涉及的软硬件及算法等核心技术进行系统总结,并提出从无人机、载具载荷、智能路径规划、门户网站、安全等方面着手进行系统设计的建议。同时,结合城乡运输场景差异、运输物品类型差异等提出针对性的差异化运营管理模式。对于当前行业面临的法律法规不配套、行业发展不成熟以及运行安全、数据隐私等风险问题进行分析,从法律规范、技术平台、绿色低碳、多场景协同和评估等角度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北京智能公交系统规划与建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首先阐述了对ITS的认识,指出了北京智能公交系统规划将面向三个目标、四个重点,以三层架构模式建立。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北京智能公交系统规划与建设情况,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效,最后在分析北京智能公交系统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下一步推进思路与重点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9.
在智能制造背景下,武汉城市圈相关产业发生了较大变革,智能制造企业对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高职院校作为人才的供给方,必须为地方经济服务,适应区域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时代要求,进行基于综合能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提高智能制造人才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综合应用能力,深化产教融合,推行校企合作人才培育新模式,探索智能制造背景下的高职人才培养改革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现状、挑战与发展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在对铁路发展过程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指出通过在信息化基础上的智能化,使铁路 运输系统向铁路智能运输系统转化是保持和提高铁路运输业在21世纪竞争力的核心战略.之 后给出了铁路智能运输系统(RITS)的定义、特点及一般构成,并在对RITS相关研究发展简要 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RITS的发展框架,系统结构体系以及构成我国RITS的核心技术. 以及中国ITS系统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从车辆装载(VFP)和车辆线路(VRP)联合优化多目标问题出发,对供应链中物流配送优化模型和多目标混合遗传算法进行了重点分析。综合应用基于RFID的货物远距离识别、自动存储和提取、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以及智能控制等技术,开发了仓储物流中心管理系统。应用该系统可实现对货物的进出库及库存的管理与控制,从而提高物流的作业效率,节约物流配送成本。  相似文献   

12.
群体智能近年来受到了国际智能计算研究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微粒群优化是群体智能中最重要的一种算法。介绍了群体智能和微粒群算法的原理和算法流程,提出将微粒群优化算法应用于创新概念设计中,并展示了一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反竞争情报对我国企业生存的重要意义及其在我国发展的现状,针对其容易发生泄漏的途径及防范措施进行了说明,并对如何在企业内部开展系统化的反竞争情报工作,这方面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做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4.
在竞争情报系统中,情报采集是影响信息质量的重要环节,情报源整合策略、采集规则和采集策略是情报采集中的重要工作。从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应具备的特性和应用价值角度分析情报采集系统应具有的功能和总体架构,探索基于搜索引擎技术的情报采集系统开发方法,进而对关键部分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集装箱港口普遍存在的港城交通矛盾,对国内外集装箱港口集疏运成功经验进行分析。提出由枢纽点、专用通道及港区组成的集装箱港口集疏运模式,即"点-线"疏解模式。以天津港为例,提出2020年港口"点-线"疏解模式的布局方案,并从交通、经济及社会效益三方面对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点-线"疏解模式能有效解决港城之间的交通矛盾,且能取得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王金妹  张勤  朱东红 《交通标准化》2011,(3):107-110,240
以连锁企业城市配送中心辐射范围内的三级物流配送为研究问题,通过分析旅行商问题与哈密尔顿回路的对应性,在证明哈密尔顿回路存在性的基础上,应用图论优化方法获得满足最小费用流的哈密尔顿回路,从而求解城市配送系统范畴内的区域配送线路问题。通过实例分析,该方法在求解此类问题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以连锁企业城市配送中心辐射范围内的三级物流配送为研究问题,通过分析旅行商问题与哈密尔顿回路的对应性,在证明哈密尔顿回路存在性的基础上,应用图论优化方法获得满足最小费用流的哈密尔顿回路,从而求解城市配送系统范畴内的区域配送线路问题。通过实例分析,该方法在求解此类问题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文章简述了我国低压电器的发展状况和我国低压电器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要使我国从低压电器的生产大国转化为低压电器的生产强国,必须在低压电器的智能化、集成化、可通信化和网络化方面追赶和超越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改善开县天白水电工程溢洪道弯曲段流态,使断面内流量分布均匀,提高运行稳定性,根据其实际运行情况,结合以往类似工程的经验,提出了弯段底板高程正超高的优化设计方案。物理模型试验表明,采用这种工程方案可以很好地消减急流冲击波,改善弯曲段水流流态,提高下游消能能力。  相似文献   

20.
A novel built-in-self-test (BIST) method called seeded autonomous cyclic shift register (SACSR) is presented to reduce test power of the sequential circuit. The key idea is to use a pseudorandom pattern generator and several XOR gates to generate seeds that share fewer test vectors. The generated seed is taken XOR operation with a cyclic shift register, and the single input change (SIC) sequence is generated. The proposed scheme is easily implemented and can reduce the switching activities of the circuit under test (CUT) greatly.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ISCAS89 benchmarks show that on average more than 63% power reduction can be achieved. It also demonstrates that the generated test vectors attain high fault coverage for stuck-at fault and transition fault coverage with short test leng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