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耿希明 《水运工程》2015,(5):161-164
三峡船闸钢闸门防腐是制约船闸检修工期的主要因素。钢闸门腐蚀的主要原因是电化学腐蚀。分析阴极保护技术和涂层防腐技术的机理和优缺点,认为三峡船闸钢闸门防腐既治标又治本的最佳方法是阴极保护技术和涂层保护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2.
船闸人字型钢闸门CAD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敏芳  盛兴凡 《水运工程》1997,(11):48-50,57
船闸人字型钢闸门CAD系统是可供国内实用的船闸工程施工图设计人字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系统主要包括闸门门叶梁格布置2及计算分析、闸门门叶结构衅绘制、闸门零部件图绘制和设计文档四大功能模块。文章主要介绍系统属模块功能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3.
微山二线船闸钢闸门采用分段加工整体吊放工艺,对闸门的具体吊放施工控制措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三角闸门因其具有能承受双向水头,并且能在动水时启闭,启闭力小,使用灵活等优点,使其在感潮河段的低水头中小型船闸上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结合引江济汉通航工程龙洲垸船闸三角闸门的结构、结构计算以及闸门启闭机运行特点进行了介绍,为大型三角闸门在中高水头船闸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珊 《水运工程》2006,(10):164-165
结合万年闸船闸人字闸门维修,分析问题原因,探讨船闸人字闸门运转件中易磨损件材料的选择,阐述对国内自润滑材料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针对山区河流大型船闸检修问题,从投资性价比、共用性、便捷性等方面对检修闸门形式和起吊设备进行比较,从而确定犍为船闸“浮式叠梁检修门+起重船”的检修方案。详细描述犍为船闸检修的特殊性,并开展起重船在犍为船闸检修中的吊装工艺流程研究。通过经验总结、边界条件模拟等方法得出起重船在吊装超大型浮式叠梁检修门中的关键控制要素。详细介绍了起重船在山区河流大型船闸中起吊检修闸门的应用,为类似大型船闸检修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刘晓光  吕敏  魏玲  黄勇 《水运工程》2021,(10):291-294
船闸检修闸门为工作闸门和闸室检修时使用,考虑总平面布置、启闭设备能力以及降低土建工程费用,检修闸门门重成为船闸金属结构设计的关键因素。桁架式检修闸门利用型钢代替实腹式检修闸门腹板,门重较同尺度实腹式检修闸门大为降低,在信江、赣江以及京杭运河多座船闸已有应用。对于山区河流高水头船闸,桁架式与实腹式检修闸门应用存在一定重叠。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不同水头作用下桁架式检修闸门的应力和变形情况,验证特定尺度下桁架式检修闸门所能承受的极限载荷,给出桁架式检修闸门的推荐水头范围。  相似文献   

8.
船闸闸门受撞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泗阳一线船闸大修改造后的下游闸门使用状况,介绍船舶撞击力的计算方法,并利用有限元法对闸门正常使用工况和受船舶意外撞击工况进行分析计算,对各种工况下闸门关键部件和关键部位的应力变化情况进行研究,从而搞清了船舶撞击力对船闸安全运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许明  王建民 《水运工程》2014,(8):134-137
通过对船闸三角闸门2种结构形式在船闸中的使用情况分析,对选取的几座三角闸门船闸在大修、抢修中发现的问题,从闸门的制造性能、维修性能、抗船舶撞击性能及使用寿命等进行对比,得出"传统的节点板、角钢、工字钢、槽钢组合的三角门要优于球节点、无缝钢管组合的三角闸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船闸三角闸门多采用空间网架结构,对于34 m口门船闸而言,采用三角闸门形式尚属首次。为提高闸门结构设计合理性和安全可靠性,结合合裕线裕溪一线船闸扩容改造工程三角闸门的设计实例,从门体结构、支承运转装置、防撞系统、止水系统4个方面对大口门船闸三角闸门设计中须解决的关键技术难点进行分析,选取两组设计水位组合对闸门空间结构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并对顶、底枢结构进行针对性设计,同时在运转件表面强化工艺、防撞系统结构形式、不同部位的止水设计等方面提出解决方案。结果表明:闸门各结构部件受力在允许范围之内,运转装置安全可靠,止水结构适应性良好,均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深水固体浮力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环氧树脂E-44为基体材料,以改性593为固化剂,填充大量空心玻璃微珠制备固体浮力材料.研究空心玻璃微珠的填充量及空心玻璃微珠的表面改性处理等对固体浮力材料的密度、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玻璃微珠填充量,可使固体浮力材料的密度和压缩强度降低,空泡率增大.玻璃微珠表面改性处理,可使固体浮力材料的压缩强度变大,添加缓释剂可有效减少制备过程中散热不均产生气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崔维成  郭健  潘彬彬 《船舶力学》2018,22(6):736-757
目前我国有两台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和几台全海深无人潜水器和着陆器正在研制。在所有的这些深海装备中,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代表着深海技术的制高点。要设计一台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如何来选择浮力材料就是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针对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浮力材料选择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问题开展初步研究。通过研究,获得的主要结论是,满足规范要求的1.5倍安全系数的浮力材料目前还没有。如果要降低安全系数,根据有限的试验数据的经验外插,可以把安全系数降至1.4,但需要对满足1.4倍安全系数的浮力材料开展深入的吸水率特性研究。同时,针对现有浮力材料密度过大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在大型浮力块中添加陶瓷球的思路,可以把密度从0.7 g/cm~3下降至0.64 g/cm~3。该文的研究可为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浮力材料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大深度载人潜水器浮力块的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依据大深度载人潜水器浮力块的使用条件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提出了浮力块的质量和质心坐标的计算方法、布置和分块原则、强度校核标准,并通过对浮力块密度测试和水压试验,测得了浮力块的主要物理性能参数。上述研究结果为浮力块的结构设计、编制我国大深度载人潜水器入级和建造规范中浮力块的结构设计、以及研制同类大深度水下载人/无人潜水器(HOV,ROV,AUV)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结合中船龙穴基地修船船坞卧倒式坞门的特点,介绍了30万t级修船船坞1 #坞门及20万t级修船船坞2#坞门建造过程中的工艺、坞门浮态计算及安装调试,总结了坞门建造过程中各环节的工艺要求及施工步骤,确保坞门建造的质量,对同类型坞门的建造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满足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要求的浮力块的使用条件和技术要求;根据各类浮力块的组成和工艺性能,提出了浮力块的粘接、机加工和表面处理、以及安装工艺。由于潜水器的载体框架是由钛合金焊接而成,而浮力块是由浮力材料毛坯粘接并经过数控机床加工而成,这样在载体框架和浮力块中由于加工方法的不同,造成了加工精度的不相称,从而导致浮力块安装时二者之间不匹配的矛盾。通过对载体框架和浮力块装配尺寸链的分析和计算,采用极值互换法,成功地解决了浮力块在载体框架上的安装难题,满足了潜水器的安装技术要求。所获得的经验和工艺参数将为深海水下机器人浮力块加工和安装提供依据,为编制我国大深度载人潜水器入级和建造规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研究深水塔式立管顶部浮力筒初步设计分析的基本流程与方法,涉及的技术难点包括顶部浮力筒设计中阻力最小化与浮力最大化的优化、浮力筒舱室的数量与尺寸的确定、单/多个浮力筒舱室破坏时浮力的裕量等。总结顶部浮力筒设计参数对设计性能影响的基本规律,并给出顶部浮力筒分析校核的主要工况载荷。以西非海域深水油气田为例,对深水塔式立管顶部浮力筒进行设计分析。范例表明提出的设计分析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7.
藕节形切弧连接耐压壳体是大深度潜水器耐压壳体的一种新型结构形式.该文考虑初始缺陷和材料、几何非线性的影响,参考潜艇规范,采用外点罚函数(OPF)法的结构优化程序,研究了三藕节切弧连接耐压壳体的优化设计.在研究中,设计变量为耐压壳体的厚度半径比、球壳间距半径比、连接角,考虑强度、稳定性以及几何约束,使浮力因子最小.同时研究了设计变量在结构优化设计中的敏感性,以及设计变量对耐压壳体的浮力因子、强度和稳定性的影响.文中的研究结果可以为藕节形大深度潜水器耐压壳体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Controlled lateral buckling is triggered by distributed buoyancy section at predesigned sites to release the axial force induced by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in subsea pipelines. Due to the larger diameter and smaller submerged weight of distributed buoyancy section, compared to the normal pipe section, imperfections are more easily introduced at the location of distributed buoyancy section. In this study, an analytical model is proposed to simulate lateral buckling triggered by a distributed buoyancy section for an imperfect subsea pipeline, which is validated by test data. Semi-analytical solutions are derived. First, snap-through buckling behaviour is discussed. Then the influence of initial imperfections on buckled configurations, post-buckling behaviour, displacement amplitude and maximum stress is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no snap-through phenomenon for large amplitude of initial imperfections, which appears only when the amplitude of imperfection is small enough. The displacement amplitude increases with the amplitude of initial imperfections, and it first increases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wavelength of initial imperfection. Compared to a perfect pipeline, the maximum stress amplifies for relative small wavelength of initial imperfections. Therefore, a large enough wavelength of initial imperfection should be introduced.  相似文献   

19.
谢源  谭力  瞿逢重 《船舶工程》2015,37(8):107-110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矢量推进方式的新型水下运载器的概念设计,提出了使用光纤微电缆(FOMC)连接蓝牙浮标实现半无线通信并应用于水下运载器的理念,对运载器的本体设计和控制方式进行了阐述,另外还基于MATLAB对控制上位机进行了仿真。作为一种新型水下机器人,它可以通过半无线控制,轻便灵活,实现五个自由度的运动,能在半人工控制和半自主运动的模式下,实现水下悬停、定深运动并能灵活回转和爬升下潜等,成为一种兼具ROV和AUV优点的混合型水下半自主航行器。  相似文献   

20.
介绍极寒地区大型倒T型坞门的项目背景,对其门体结构进行优化,从设备要求和工况方面进行系统设计。该型坞门配备的坞门管路系统、坞门外部防冰冻系统、坞门内部水舱防结冰系统、坞门内部干舱供暖系统和坞门电控系统满足极寒地区的作业要求,可为类似设备的设计研制提供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