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工程在通州沙河段部分滩涂进行了固滩、护滩。为保护、修复滩涂生态环境,研发了生态型软体排结构,并进行了种植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是对生态护滩技术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周生利  张俊锋 《水运工程》2014,(11):105-109
在总结长江航道传统护滩结构的基础上,对混凝土单元排护滩结构的构件设计、结构稳定性等进行分析。结合长江杨林岩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实际,对混凝土单元排护滩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应用效果等进行阐述,为该结构在类似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3.
方爱东  王效远  赵凯 《水运工程》2016,(10):136-140
在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一期工程白茆沙整治工程中,为实现“遏制不利趋势、改善航道条件”的整治目标,通过河床演变分析、数学模型计算、物理模型试验等途径确定了整治方案。通过多方案比选,项目采用软体排作为护底结构、抛石斜坡堤和构件堤作为导流结构的工程措施,研发一种新型护滩结构——主动式钩连体,并在工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4.
主动式钩连体为新型消能护滩结构,在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工程中首次应用。分析主动式钩连体的现场组装,比较采用船机和人工2种方式抛设主动式钩连体的施工效率,总结主动式钩连体的防冲促淤、固砂护滩和生态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5.
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工程已实施了大量的护滩工程,采用的护滩结构有鱼骨坝(梳齿坝)、软体排、网垫(网格)和四面六边透水框架等。在总结护滩结构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上述结构的变形机理。通过对护滩结构在安庆水道航道整治工程中运用效果的分析,总结了护滩结构的适应性,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对目前在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护滩工程中广泛采用的系结混凝土块软体排护滩带的运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合杨林岩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对顺直分汊河段江心洲的守护,对护滩软体排结构进行改进,提出了分区加固的设计原则,采用X型排、单元排、钢丝石笼护垫的不同组合结构,有效解决了滩面抗冲性要求不一致的结构选型问题。工程实践表明,该结构适应水流冲刷特点,结合透水框架的使用,整治建筑物稳定性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半圆形构件不同方向、不同开孔率的系列试验研究,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化探索了波浪对半圆形构件混合堤的影响及波浪力的变化规律,为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一期工程和后续建设项目期间辅助性试验验证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李凌 《水运工程》2017,(8):97-100
对传统护滩结构和新型生态护滩结构进行对比,并对新型生态护滩结构——"生态型护底+异形网箱堤身"的特性及其适用性进行分析。结合工程实例,对新型生态护滩结构施工工艺进行研究,提出适合该结构施工的工艺标准和质量控制方法,为新型生态护滩结构在内河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长江中下游心滩河段水沙运动规律较为复杂,碍航问题也较为突出。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可采用护心滩建筑物对心滩进行守护,以达到恢复和改善航道条件的目的。以长江中游典型碍航心滩河段——沙市三八滩河段为原型,进行了心滩采用软体排护滩带守护的概化模型试验,结合理论分析,详细论述了软体排护滩前后心滩和河床的冲刷变化规律以及软体排护滩带对汊道分流分沙比的影响。给出了水流挟沙力和动床阻力在心滩河段汊道及滩上的沿程变化规律。对心滩守护前后的水流挟沙力和动床阻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软体排护滩的整体效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一期工程狼山沙潜堤采用了1 869 m长的半圆体混合堤结构。半圆体大型预制构件具有异型、薄壁、开孔的结构特点,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是预制工程的难点与重点。本文从多方面分析影响半圆体预制构件保护层厚度的因素,并探讨如何提高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  相似文献   

11.
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的"绿色经济"等为背景,结合建设"生态城"的理念,探讨如何为现阶段的港口环境保护规划逐步补充港口生态规划;讨论式地提出"生态港"的界定,并结合国内外港口实例和港口生态分析,提出"生态港"的规划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2.
“生态港”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的"绿色经济"等为背景,结合建设"生态城"的理念,探讨如何为现阶段的港口环境保护规划逐步补充港口生态规划;讨论式地提出"生态港"的界定,并结合国内外港口实例和港口生态分析,提出"生态港"的规划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生态足迹理论为基础,将港口生产所消耗的资源和能源转换成耕地、林地、草地和水域等四种生态生产性用地,利用生物资源生态足迹、能源生态足迹、建筑生态足迹构建港口生态总足迹模型;同时,基于港口生态赤字和生态盈余构建港口生态承载力模型。最后,以北方某港区为例计算其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算例计算结果表明:2012年该港区生态承载力指数为5.8,出现生态赤字,港区处于生态不可持续状态。该港区化石能源生态足迹占港区总生态足迹的95.3%,是该港区生态足迹的主要来源。该港区生态承载力全部来源于港区水域,港区拥有的水域面积有效提高了自身承载力,使港区生态承载力指数低于港区所在城市的生态承载力指数。  相似文献   

14.
长江航运具有运量大和能耗小的低碳环保优势。在长江生态航道建设过程中,强化生态航道的设计、科研与实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既显著提升航道通过能力,又充分释放水运的绿色属性,实现航道治理和生态修复的融合。下一步将在高质量发展、系统研究、成套技术凝练推广和生态环保技术提升等方面努力实践。  相似文献   

15.
丁坝是常用的航道整治建筑物,在发挥整治功能的同时,也会影响所在河段的生态质量。丁坝对河段生态的影响机理比较复杂,通过改变流场、流速、水深和河床冲淤情况,影响河段生境质量,其中坝田间的回流区是控制生态影响有利或有害的关键水域。文章以西江底栖动物和鱼类对栖息地流速、水深和底质的要求为依据,分析西江广东段的虎跳门口门浅滩和界首滩浅段,以及北江洪奇门水道玉米地段航道整治工程中丁坝对河段生态的影响。最后从合理选择丁坝坝址和构建生态保护型丁坝两个方面提出生态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方伟  杨冠川  叶佳雯 《水运工程》2017,(11):186-189
海堤从外海堤脚至内侧护堤之间的滩涂围垦空间,既是陆地边缘,也是水的边缘。外侧可构建滨海景观,内侧结合随塘河形成亲水景观,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内侧平台的防护林及景观有机结合,可构建人们休闲旅游的"黄金绿带"。结合台州某海堤生态提升工程,提出海堤生态提升总体技术方案,重点对海堤内坡种植景观防护林对海堤安全的影响进行分析,明确种植平台高程、尺度布置等主要技术参数,为类似海堤生态改造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长江南京以下深水航道生态建设与保护技术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长江生态航道的建设,依托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建设工程,针对工程河段生态环境特点及保护需求,研发多种生态型整治建筑物结构。在工程受影响区域,探索人工鱼巢、生态浮床等生态修复尝试。计算与分析潮汐河段施工引起的水体悬浮物浓度对取水口及水源地影响,提出防护方案。在研究噪声对江豚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声学驱赶与声学诱导技术。提出全过程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与管理办法。成果均已应用于长江南京以下深水航道工程,结果表明生态效果良好,无生态环境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8.
程铁军  张俊  李善奇  肖衎 《水运工程》2012,(10):128-131
在对比分析各种航道整治工程护坡结构优缺点及适应性的基础上,对新材料、新结构——生态型护坡结构钢丝网格的特性及其运用的适应性进行探讨,并结合其在整治工程的运用效果,对其优越性进行总结。通过分析航道整治工程中钢丝网石笼垫护坡施工工艺,结合植草护坡施工工艺研究,探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9.
夏正东 《水运工程》2007,(10):50-51,58
分析航道护砌技术与生态效应之关系,对航道护砌技术实现生态效应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根据近些年来实际监测工作情况,阐述海岸港口工程海洋生态监测内容与指标优化等情况,为我国其他海岸港口工程监测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