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年伊始,广大“爱车族”面对2005年车市充满着太多的“猜想”:市场变量实在太大,明明“可能”会变成“不可能”,而横看竖看“不可能”又会变成“可能”。又有谁能说得清楚——2005年之中国车市,有多少“猜想”最终会演变成为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2.
《西南汽车信息》2004,(1):31-32
近几年,对汽车市场的预测总是不灵,明明“可能”会变成“不可能”,而横看竖看“不可能”又会变成“可能”。市场变量实在太大,只能寄托于“猜想”了。今年的中国车市,充满着太多的“猜想”,城头变幻大王旗,只在弹指一挥间。2004年之中国车市,有多少“猜想”最终会演变成为不争  相似文献   

3.
2004年的中国车市,充满着太多的“猜想”,城头变幻大王旗,只在弹指一挥间。2004年之中国车市,有多少“猜想”最终会演变成为不争的事实。这里,猜想2004年中国车市的十出戏是:  相似文献   

4.
2006年即将成为记忆,2007年又给人留下了猜想的空间,纷繁热闹的中国车市亦是如此。 2006年延续了自2003年以来的高增长,2007年中国车市还会喷薄释放吗?2006年的车市降价风席卷了整个车市,明年降价风潮还会继续发飙吗?今年是自主品牌从“配角”变为“主角”的蜕变之年,明年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势头又如何呢?系列问号成了2007年车市猜想的源头。  相似文献   

5.
2004年,车市经历了"苦夏"、"凉秋"与"寒冬"的洗礼,汽摩行业共同演绎了一出"六月天、小孩脸"般多变的车价K线图,"降"声一片;然而,在2005年春节前后,"一唱雄鸡天下白",一些紧俏车型的市场售价悄然"变脸",出现了"龙抬头"式的反弹.新春车市,乍暖还寒,真正要实现艳阳高照,恐怕还得取决于企业的努力以及市场景气度的提升.我们不妨用一种理性的视角,猜想车价会不会降,会不会涨……  相似文献   

6.
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人们对2006年车市有着太多的祈盼。但又有谁能说得清楚——今日之中国车市,最终有多少祈盼会演变成为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7.
<正>经历了2018年中国车市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衰退,各大整车企业都对2019年抱有十分谨慎的悲观态度,可能这一次,大家真正感觉到,快速的销量增长岁月已经过去了。那么,很自然地,又有一个问题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出现在思考者的脑海中:这次衰退是短暂的,一时的?国家会  相似文献   

8.
2004年中国汽车市场大起大落、出现前所未有的“低迷”,令众多厂家大跌眼镜、手忙脚乱。由于先前对市场判断的不准确,所以令几乎所有厂家由于产能过剩而出现严重库存。而2005年刚刚跨入新年,还没有从猴年车市的失意中缓过神来,鸡年车市一股降价寒流扑面而来,来势之快、来势之猛,叫人始料不及。这就给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2005年车市究竟会如何?大家所关心的2005年中国的汽车市场能否走出低谷、保持上升势头?  相似文献   

9.
森林 《汽车情报》2005,(34):1-1
又到年末了,年底车市会如何发展已成为许多人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2005年年末车市的一些动向表现得有点怪,然而经过细细分析,却发现见怪不怪。  相似文献   

10.
从权威的中汽协会统计数据看,笔者看不出车市有什么“暖风吹”;车市苦涩,车市疲软。列今年1季度的车市,实在高兴不起来。  相似文献   

11.
从权威的中汽协会统计数据看,笔者看不出车市有什么“暖风吹”;车市苦涩,车市疲软。2005年一季度的车市,实在是高兴不起来。  相似文献   

12.
正"受疫情影响,2月车市下滑或在30%以上,而1到2月累计下滑的幅度则可能超过25%。"日前,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采访时作上述表示。不过,崔东树称,如果不考虑特殊因素带来的风险,2020年的3月~12月份市场仍具有实现正增长的可能性,全年增幅预计会有1%左右。崔东树将此次疫情对车市的影响归为三方  相似文献   

13.
2008年车市即将收官,在这一年里,中国乃至全球的汽车市场均遭遇巨大挑战,那么在即将到来的2009年,车市又会向哪个方向发展呢?在这里,本刊推出"2009年,全球汽车七大悬念"专题,提前为大家解读2009年中国和全球车市。  相似文献   

14.
在经历2009年出乎意料的、奇迹般的"井喷车市"后,大多数人对2010年车市有很高的预期.各汽车企业纷纷扩大产能,调高产量.第1季度较高的产销量又进一步推波助澜,认为2010年车市又是一个"井喷年"(有人预测年产1700万~1750万辆);然而进入第2季度,车市3个月环比下降,引起动荡不安,又悲观起来(有人把年产量重估为1500万辆或更低).笔者认为,对于车市2010年既非"井喷年"也非"疲软年".  相似文献   

15.
礼文 《汽车情报》2005,(12):1-1
对于2005年一季度、尤其是3月份车市应该如何看,业内人士各抒己见。一种认为,开局不利、疲中有升、有喜有忧、大势向好,尤其是从3月下半月起有了回暖迹象,吹起了暖风;另一种则认为,看不出车市有什么暖风吹,车市苦涩,车市疲软。对2005年一季度的车市表现,实在是高兴不起来。不过笔者还是坚持原来观点,对“车市暖风吹”论投上赞成的一票。  相似文献   

16.
现在的车市真是没法说,就拿新车上市来说吧,以前是炒作车型概念,找个噱头就炒作一番,现在又一窝蜂玩儿起了价格悬念。这不,最近要上市的新车都把价格作为了悬念:不是迟迟不公布价格,就是透露点价格区间让人们猜想,甚至假惺惺的向百姓询价。加上媒体跟风炒作,整个一个价格悬念就能被不亦乐乎地折腾个儿把月甚至两三个月。对于厂家可能是煞费苦心,而在于对于价格很是敏感的消费者,可就是饱受煎熬喽。  相似文献   

17.
正去年中国车市在很多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交出了一份出色答卷,不料进入2017年后风云突变,中国车市再次徘徊在十字路口。在一季度增长乏力的情况下,4月首次出现负增长,与去年车市的火爆呈现出强烈的对比,下滑是暂时还是会延续?成为关注焦点。1两种不同看法4月国内车市似乎来了个"急刹车",首次同比、环比均出现双降。1-4月虽保持小幅增长,但增速明显减缓,对此业内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正>下半年车市难走,中汽协将年销7%的增速预测,已调低至3%,原因在于困难重重。正确认识汽车市场发展的规律性,正确认清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常态",微增长时代还是可以"有所为"。下半年汽车市场怎么走?7、8两月高温,传统的车市淡季,今年"淡"得可能更"惨";去年"金九银十"有所失色,今年难显金光银彩;11、12两月,年底冲刺,历来如此,今年"冲劲"难足,已有预  相似文献   

19.
《车时代》2013,(2):20-23
2013年,中国车市会走向何她大家讨论的多,回答的少。从2012年的经验看,尽管车市中提再次遭遇了“微增长”,但企业不同、产品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尽相同,比如同样是B级车,有帕萨特月销量3万辆的记录,也有个别产品销量不足3000辆的无奈。因此,在预测2013年车市走势时,不放从各个细分车型市场开始,看看哪些车型、那些企业会逆势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如果街边高楼大厦中镶嵌的电视屏幕播出的广告都能让开车的你"走神"一两秒,那么当"高楼大厦"变成了距离你更近的"巴士",你又怎么可能不多看它几眼呢?你很少能看见巴士概念车,这可能是因为巴士需要满足大量人群的出行需要,各位乘客除了想要快些到达目的地以外也不会对这个不属于自家的玩意提出更多额外的条件。所以对于这种公共交通工具,便捷、信息化等需求取代了舒适、高科技,于是就有了Willie巴士概念车这面"移动信息墙"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