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上世纪80年代,人们常把轿车比作为汽车工业皇冠上的宝石。载货汽车则因为解放牌30年一贯制,技术上停留在前苏联40年代的水平。而被人小看。后来,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缺重少轻”局面的改观,重型汽车工业体系逐步建立并强大起来。客车工业也因为市场经济,人员流动日益频繁而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2.
罗磊 《汽车与配件》2009,(11):30-33
日本汽车市场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二手车市场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迅速成长,并于90年代中期达到相对饱和状态,汽车保有量不再大幅度增长,基本维持在7500多万辆。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汽车制造材料的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高密度材料的比例下降,低密度材料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从90年代开始,汽车材料向轻量化、环保型方向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其中铝、镁合金是应用日渐广泛的材料之一。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德国就出现了镁合金压铸件。长期以来,德国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北美和日本汽车行业镁合金的开发与应用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末引进了汽车变速器壳体壳盖大型镁合金压铸技术,开始了中国大型汽车镁合金压铸件制造之路。铝合金是一种较轻的金属材料,在20世纪初才开始工业…  相似文献   

4.
民族汽车工业新形势,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轿车工业以来,作为中国汽车工业主力军的一汽集团、东风集团、上汽集团主要走合资经营之路,参与国际合作,从当初建设资金不足到今天能生产与世界同步的轿车,真可谓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三大轿车基地至今没有形成自己的轿车开发能力,也没有形成自己强有力的民族品牌.  相似文献   

5.
每周新闻     
《汽车与配件》2008,(1):8-15
中国汽车行业资产重组"路线图"人们可能不会忘记,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六·五"时期,国内曾经以"坚持改革,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探索振兴中国汽车工业新路子"的思路,用行政手段组建了"中国汽车工业公司"、"京津冀汽车工业联营公司"、"解放汽车工业联营公司"、"上海汽车拖拉  相似文献   

6.
杨絮 《世界汽车》2009,(1):92-96
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汽车工业走过了不寻常的30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20世纪70—80年代艰难的自主摸索、80—90年代的大范围合资和90年代-21世纪初的自主群飙3个阶段。面对纷繁的中国汽车企业,广大消费者可能一时无法弄清汽车企业之间的归属关系。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汽车工业正面临着向轿车工业进行战略转移的历史时刻.为了适应这个伟大的转变,1993年6月在传统杂志<汽车与配件>的基础上,<汽车与配件>应时而生.  相似文献   

8.
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发展过程。早在一汽筹建之初,党中央就考虑到要建设第二汽车厂。由于多种原因,二汽迟至上世纪60年代才开始正式建设。  相似文献   

9.
20年代初,美国的汽车年产量已经突破200万辆.日本年产汽车突破200万辆则是1966年的事.日本与美国相比,汽车工业技术水平的滞后期达40余年之久.自1955年公布“国民车发展纲要”以后,日本政府开始注重汽车工业的发展.为了缩短技术差距,迎头赶上美国,日本有一条世界公认的经验,即极为重视技术引进.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未来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近年来,汽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未来的几年内世界汽车工业的技术进步将由量变达到质变。由美国、日本、欧洲为代表的汽车工业发达国家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先后从节能、安全、环保等方面制定了汽车技术的发展规划,并组织科技攻关。预计在未来几年里国际市场汽车结构将  相似文献   

11.
《驾驶园》2014,(7):6-8
<正>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汽车工业几乎是空白,直到195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在东北工业重镇吉林长春奠基,标志着新中国汽车工业的起步;5年后的1958年,北汽、上汽、南汽相继成立;1969年,二汽在湖北十堰开始筹建,1975年正式建成投产。二汽完全依靠中国自己的力量建成,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上了一个新台阶。20世纪80年代,中国汽车工业迎来了第一次合资潮,北京吉普、天津夏利、广州标致、上海大众等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通用、  相似文献   

12.
日本和中国几乎是同时在20世纪50年代开发家用汽车的,韩国则比我们晚了20年。 中国、日本、韩国这三个亚洲国家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在低收入时代开始建设家用汽车工业的。那时的买车人仅是部分城市中先富起来的人。日本和韩国人口比我们少许多,所以他们两国都要靠发展出口,加大生产批量,以降低汽车售价。 中国在“十一大”后经济发展增  相似文献   

13.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发展概况大多数跨国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投入巨资开发电控共轨系统,90年代后期,电控共轨系统开始在德国、美国、日本等少数发达国家批量投放市场。由于其节能、环保的优点显露出来,发展速度惊人,目前欧洲发达国家柴油轿车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50%,与此同时,电控共轨系统也开始逐渐应用于卡车、客车和各种轻型商用车。随着排放法规要求的不断提高,选择电控高压共轨已成为柴油机行业的必然趋势。电控共轨系统的开发成功是汽车工业的一次革命性突破。业内人  相似文献   

14.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汽车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改革开放之初,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轿车的需求量迅猛增加,而国内轿车工业刚刚起步,市场供应满足不了需求,轿车进口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80年代末期之前,汽车涂装曾经是汽车制造过程中产生三废排放最多的环节之一,从90年代开始,欧美等国家汽车工业纷纷推广环保、节能的涂装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以适应苛刻的环保法规,不断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如今,汽车涂装不仅在减少涂装公害方面实现了跨越,在降低涂装成本、提高涂装质量等方面发展也很快。  相似文献   

16.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汽车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改革开放之初,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轿车需求迅猛增加,而国内轿车工业刚刚起步,市场供应满足不了需求,轿车进口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7.
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发展过程。早在一汽筹建之初,党中央就考虑到要建设第二汽车厂。由于多种原因,二汽迟至上世纪60年代才开始正式建设。1975年,经李先念同志批准,黄正夏来到二汽担任主要负责人。60年代到80年代,中国经历了政治经济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18.
森林 《汽车情报》2004,(10):36-39
一个国家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步伐通常与这个国家的整车工业发展相关,韩国的零部件工业也不例外。韩国的汽车工业起步是以从日本进口KD台套零件总装为起点的。稍后,韩国的主要汽车制造公司开始进口日本的主要零部件来装配汽车。这样,韩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首先在戈达汽车  相似文献   

19.
《汽车情报》2007,(23):33-35
目前,我国汽车开始进入黎巴嫩市场,奇瑞、吉利在黎巴嫩有固定经销商。据了解,90年代曾经有北京吉普进入过黎巴嫩市场,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退出(主要是当时那个年代,我国汽车发展水平确实很低),2003年也曾有黎巴嫩商人进口了部分长安小巴和皮卡。而真正意义上的小汽车进入,  相似文献   

20.
每月要闻     
老兵新传——日本:三菱汽车重振旗鼓进军中国市场三菱汽车是自70年代以来,最早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日本汽车。从重型载货汽车到面包车、轿车、微型车,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在。FV413、T850、L300、L100、Galant(华丽)轿车等车型在我国均负有盛名。但自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之后,受国家宏观控制和进口汽车激烈竞争的影响,三菱汽车的影响逐渐减弱。目前乘国家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的东风,三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