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美国和欧洲货车车轮抗热损伤性能的对比试验,认为前者的性能优于后者;车轮的抗热损伤性能主要取决于车轮材质、辐板形状和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2.
陈虎  许加宁 《铁道车辆》2000,38(12):18-20
对多年来车轮轮箍质量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认为车轮轮箍质量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车轮轮箍内部存在严重堆积的脆性氧化物夹杂,而车轮轮箍踏面浅层缺陷与车轮轮箍产品质量及机车车辆使用条件有关,减少车轮轮箍质量问题的关键不仅要优化车轮轮箍设计,而且更要提高钢质纯净度。  相似文献   

3.
分析冶金缺陷和疲劳缺陷使机车整体车轮产生掉块或崩裂的原理,分别介绍新制整体车轮超声波探伤和在役整体车轮超声波探伤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新制车轮和在役车轮探伤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4.
1 前言铸钢车轮与碾钢车轮相比 ,具有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廉等优势 ,但由于其性能不稳定、易出现故障、耐磨性差等原因 ,铸钢车轮在我国是被淘汰的品种。而在美国由于采用了先进的生产工艺 ,改善其性能 ,一直在大量使用。近年以来 ,我国从美国进口了一批铸钢车轮 ,投放在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美国运输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所提出的一种转向架设计理念,该转向架可以避免车轮冲击大、重车蛇行等问题,并给出了相关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速动车组车轮多边形问题的研究表明,硬度偏低的车轮更易出现车轮多边形,因此考虑从提高车轮硬度方向来缓解抑制车轮多边形的产生和发展。经过研究,制定了在不落轮旋床上进行滚压车轮踏面以提升车轮踏面外表面硬度的措施,并跟踪滚压后车轮的运用状态,经过2个旋修周期的跟踪,结果显示,滚压会使车轮表面显微组织得到细化,使踏面初始产生压应力,抑制车轮多边形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针对无锡地铁在镟轮时车轮出现的多边形问题,介绍车轮多边形问题普遍形成的可能原因、发展过程和车轮多边形对车辆运行性能的影响,并分析此次多边形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最后给出预防车轮多边形的措施,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简要分析了机车整体辗钢车轮裂纹产生原因及位置,介绍了整体车轮踏面和辐板探伤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新制车轮和在役车轮探伤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关于我国重载车轮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郑伟生 《铁道车辆》1993,(10):11-15
本文在分析国外重载车轮运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之后,结合我国货车S形车轮研究和Φ915Es型车轮的试制,阐述重载,低应力S形车轮的效果,并对我国研制Φ840Es型车轮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车轮在运行中产生的冲击荷载与车轮踏面损伤类型,损伤程度间的关系,重点介绍了自美国了引进的MARKⅡ型车轮冲击荷载探测系统,提出了应用该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长春市轨道交通3号线和4号线的车轮磨耗问题,通过跟踪测试车轮的廓形和硬度,统计分析了70%低地板轻轨车辆的车轮磨耗特征和季节性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4号线相比,3号线轻轨列车车轮磨耗和硬度测试状况更差;动车整体轮对车轮踏面和拖车独立轮对车轮轮缘为磨耗严重区域;气温较低的秋冬季节的车轮踏面和轮缘磨耗状况均差于气温较高的春夏季节,说明低温更易导致车轮钢材的磨损。  相似文献   

12.
计轴器是一种重要的铁路信号设备。通过分析深圳地铁2号线列车丢轴故障的原因,阐述了计轴工作原理及车轮传感器安装规范,并提出丢轴故障和车轮传感器安装问题的解决办法:其一,将发生丢轴故障的车轮传感器的垂直感应高度由41.5mm调高为44mm,增强对车轮轮缘的探测性能;其二,拆除一片车轮传感器的安装隔垫(厚约2.8mm),减少车轮传感器与钢轨间的安装间隙,消除车轮轮缘厚度减小的影响;其三,协调解决曲线线路内轨车轮传感器的安装问题,将安装在曲线外轨上的车轮传感器移装到曲线内轨上。  相似文献   

13.
对多年来车轮轮箍质量问题进行了归纳,并进行综合分析,认为车轮轮箍质量问题产生的主导因素是车轮轮箍内部存在严重堆积的脆性氧化物夹杂,但车轮轮箍踏面浅层缺陷与机车车辆使用条件有关.减少车轮轮箍质量问题的关键不是优化车轮轮箍设计,而是提高钢质纯净度.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速列车车轮轻量化问题,采用APDL语言建立动车组拖车车轮的参数化优化设计模型,对车轮结构几何形状进行优化,进行车轮的参数化优化设计及结构强度优化归一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车轮的辐板厚度减薄,车轮质量减少22.89 kg,其结构强度满足UIC510—5标准的要求;与原始车轮相比,优化车轮径向应力最大和最小值的绝...  相似文献   

15.
车轮踏面优化设计是轨道交通系统的基本问题。根据车轮踏面优化模型的建立及其求解方法,车轮踏面优化设计的数值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类,即单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和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在综述轮轨踏面同步设计法、扩展方法、基于轮轨接触曲线的滚动半径差法和基于接触角曲线法等单目标优化方法的基础上,论证了车轮踏面优化是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并给出了建立车轮踏面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思路。车轮踏面多目标优化需要求解带约束的非凸不可微规划问题,求解精度和效率直接决定优化结果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现有的求解方法包括遗传算法和拟高斯方法。针对现有计算方法存在计算量大、易早熟、收敛慢的缺点,提出求解车轮踏面多目标优化问题的响应面方法。该方法利用多项式响应面逼近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避免了优化过程中由于数值求导带来的迭代振荡问题;同时该方法具有计算量小、收敛快的优点。以降低轮轨磨耗为目的对车轮踏面进行优化的实例表明,响应面方法能有效的优化车轮踏面。最后对车轮踏面这一课题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车轮冲击负荷检测设备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美国艾宾福斯特-赛利安特公司发明创造的,10多年的时间实现北美铁路由定期修到状态修的过渡。介绍车轮冲击负荷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应用、系统优势,以及它的完善和维护。  相似文献   

17.
车轮传感器通过车轮切割磁力线,将产生的电压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提供给主机进行测速、计轴、计量、确定采集轴温时间使用。本文介绍检测车"模拟车轮"工作原理和磁钢性能,分析检测车"模拟车轮"不识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欧洲对铁道车辆车轮和制动性能所进行的改进,探讨了美国货车ECP制动技术在欧洲运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共用路权的有轨电车大多使用槽型钢轨,其车轮轮缘的最小厚度受轨槽宽度等因素的影响。参考德国BOStrab和EN相关标准,以Ri60R2槽型轨为例,从车轮导向尺寸匹配、车轮强度和踏面镟修经济性等方面讨论了有轨电车车轮轮缘的最大磨耗限度问题,并给出了车轮轮缘磨耗的最大推荐值。  相似文献   

20.
看从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角度车轮标准的制定水平、内容的适时性、轮轨关系和车轮认证标准等方面对车轮标准制定的几个宏观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