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在计算斜齿轮时变接触线基础上,采用数值编程快速计算主动轮齿面摩擦力和齿面摩擦扭矩。通过分析齿面摩擦力和齿面摩擦扭矩的均方根以及波动率后可知,时变接触线的波动是影响齿面摩擦力以及齿面摩擦扭矩的主要因素。在文中选定的参数范围内,齿面摩擦力的波动和齿面摩擦扭矩的波动与时变接触线的波动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呈现出一种10°-20°和20°-30°的变化规律,为工程减振降噪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齿轮的单自由度振动模型出发,运用差分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斜齿轮的振动加速度响应,将齿面接触型故障等效为在局部点突加一个冲击载荷,对齿轮齿面接触型故障进行了仿真,利用小波降噪和共振解调技术分别对仿真的染噪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行处理,成功地提取了轮齿接触故障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桨毂轴承摩擦副之间因磨损超过一定间隙后会导致调距桨装置出现调距、稳距功能降低或失效的故障。本文基于Archard模型提出了一种桨毂轴承摩擦副磨损寿命评估方法,其思路是先根据经验数据或试验数据,利用Archard模型确定桨毂的磨损因子,考虑该型桨毂轴承摩擦副的许用间隙、载荷条件等因素,结合其初始装配间隙的分布函数,通过仿真方法模拟调距桨装置调距次数的分布函数,进而对桨毂轴承摩擦副进行磨损寿命评估。  相似文献   

4.
船舶在波浪中航行时,船体总弯曲变形会使沿船体纵向布置的齿轮机构的轴承支座中心距产生缩减.在一定条件下,这种中心距缩减会导致互相啮合的两齿轮间产生附加径向压力.本文导出了计入这种附加径向压力、齿间摩擦及轴承间隙综合影响的船用齿轮齿面接触疲劳强度优化计算公式.利用此公式计算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可使船用齿轮的设计更合理,更安全.  相似文献   

5.
运用计算机技术对“减速齿轮传动中主动轮齿根弯曲疲劳的计算”一文的主动轮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方程组进行计算并绘图,编制出一套摩擦影响因子图谱(简称图谱)。利用该图谱,不必开展繁琐的公式计算即可直接查出齿间摩擦对主动轮齿根弯曲疲劳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一种地基中真空度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某高速公路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软基试验段的有关真空度测试资料为基础,综合其它类似工程的相关数据资料,提出了一种转换砂井或土内真空表读数得到实际真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2000年第四期《起重运输机械》中题为“减速齿轮传动中主动轮齿根弯曲疲劳的计算”一文所导出的主动轮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方程组,进行一系列的展开计算后,通过计算机编程绘制出摩擦因子图谱。利用该图谱,不必进行繁琐的公式计算便可直接查出齿间摩擦对主动轮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船舶操纵性能优化中隶属函数及权重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多目标优化问题中隶属函数及权重系数的确定方法,针对船舶操纵性能的各项指数提出了一种简单的计算方法,可用于初步设计阶段的船舶操纵性能优化.  相似文献   

9.
针对部队训练效果评估中各指标相对重要性的确定问题,根据最小距离和最小离差原则,建立主客观综合赋权的优化模型来求解指标权重,并给出了某项训练指标的各个子指标的赋权实例.  相似文献   

10.
在开敞浅水域中航行富裕水深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浅水流体动力学、船舶在波浪中运动理论、船模试验数据和船舶操纵理论,为船舶在开敞浅水域中航行提供合理确定富余水深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室内固结试验相关参数的设定,模拟地基土承载变形试验,根据固结试验的压力-变形关系,计算地基土的基床系数,并通过相应的换算求取土的基准基床系数。从而实现基准基床系数的批量测定,解决现场试验条件和经费的限制的问题,提供更多的试验数据,为工程设计使用。  相似文献   

12.
详细介绍用火焰法和预拉力法矫正斗轮机固定梁下挠并保持其拱度的原理、操作方法及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3.
徐辅仁 《机电设备》2003,20(5):38-43
不计齿间及轴颈与轴承间摩擦的经典渐开线齿轮理论认为,若输入扭矩保持恒定,则齿轮机构运行平稳,不会振动。本文的研究充分表明:尽管齿轮机构的输入扭矩保持不变,然而,由于滑动摩擦及轴承间隙的存在,齿轮必产生振动。本文指出,对于具备足够刚性的齿轮机构而言,降低齿间及轴颈与轴承间滑动摩擦系数并减小轴承间隙是抑制齿轮振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首先介绍了疏浚工程边坡坡度、超宽、超深的设计,进而介绍了港口航道疏浚工程中一种能提高精度的断面法土方量的计算模式,并提出了开发航道挖槽土方量计算软件的方法,提高了疏浚工程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