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鉴于粉尘吸入和分布的相对均匀,以及肺脏生理功能、解剖结构等,矽肺进展具有典型的渐进性和双侧对称性的特点。据此,典型矽肺融合灶,好发于两肺上部外带,呈双翼状,其长轴与胸壁之长轴一致,块影渐渐收缩,同时向肺门移位靠拢,诊断并不困难。但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临床X线胸片动态观察,有些Ⅲ期矽肺融合块影之出现,完全违反上述规律,称矽肺非典型融合。至今国内报导不多,笔者收集4例,报导并进行讨论于后,供同道工作中参考。例1.男性,57岁,X线片号023,铁矿井下打眼工18年。胸片所示:双肺门增大,密度增高且不均匀,双肺纹理紊乱,呈网状改变,两肺中下肺野有暗淡不典型小结节影,左上肺显示大片致密昏暗影,由肺门指向外上方,边缘部分可见,纵膈稍左  相似文献   

2.
53例尘肺(含45例晚发性尘肺)进行了X线分析,初步看出,大多数患者病情轻、稳定,晋级缓慢,感染结核后并未恶化,逐渐愈合而钙化;少数患者病变进展较快、融合、恶化,最后死亡,这与进入肺内矽尘量有直接关系。病例X线大都为矽尘所致结节征象,但多数患者病情发展较慢,大结节不多,粗网多于细网,肺门淋巴结环形钙化与粉尘中游离二氧硅含量高有关。  相似文献   

3.
单纯性矽肺或矽肺合并结核,在患者病变不典型,合并有其它疾病,或“较快”出现一块影时,临床或X线上诊断很困难。现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二例进行总结分析,吸取教训,以待今后提高诊断水平。【例1】男,43岁,隧道风钻工7年,于1975年9月29日X线胸片所示:两肺门增大致密,肺门密度不均,双肺中下肺纹理增多增粗,扭曲呈网状改变,纹理、网织间散在的分布有边缘模糊的点状和小片状阴影。左肺下部膈肌上有透亮区,双肺下肋隔角变钝。心脏肺动脉段突出明显,两下弧扩大,心脏比例大于0.5。经集体诊断为矽肺观察对象合并肺心病、心衰、感染。患者于1975年12月5日死亡,尸解所见:肺组织广泛的纤维性变和肺气肿、双肺分布有散在的粉尘灶,并在双肺的三个区域找到矽结节,右上肺和  相似文献   

4.
矽肺肺门淋巴结蛋壳样钙化,亦称环形钙化,(以下简称肺门壳样钙化)。国内外屡有报导,给矽肺诊断工作提供了一定的资料。但是就壳样钙化的发病情况,发病规律、X线特征及其合并症各地认识尚不够统一,现就我院先后收治的396例铁路隧道工矽肺病人中65例肺门壳样钙化的X线表现分析如下: 一、一般资料 1.本组65例肺门壳样钙化均系住院病人,占同期住院矽肺患者16.4%。 2.工种:铁路隧道开挖工(风钻工)56例;石工6例(其中3例兼作开挖);开挖兼作洞内电工2例;锑矿开挖兼作翻砂铸造工1例。 3.工龄:接触矽尘时间长者29年(石工)短者2年(隧道开挖工),平均接尘时间为4.01年。 4.年龄:本组病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38岁,50岁以下者52例,占本组病例的80%。详细分布见表1。  相似文献   

5.
煤工尘肺胸片不规则小阴影形态基础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工尘肺X线胸片上不规则小阴影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并认为它是煤工尘肺的一种主要X线表现。然而关于不规则小阴影的病理学基础所见报道不多。本文仅就我组搜集的煤工尸检病例中生前胸片显示有小阴影的24例肺标本予以观察,并将X线表现与病理所见作对照,试图对不规则小阴影的形态基础进行探讨。材料和方法 24例胸片有小阴影的肺标本取自四川省各煤矿的男性矿工,年龄43~74岁,其中采煤工3例,掘进工5例,混合工16例,接尘工龄最短9年,最长  相似文献   

6.
<正>北京地下直径线崇文门三角地段位于北京站西端咽喉区,上跨地铁5号线崇文门车站,隧道在地铁2号线东南出入口与崇文门饭店之间的狭小空间通过,隧道与崇文门饭店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为2.68m  相似文献   

7.
霞石尘肺     
霞石合硅酸钠钾铝(KNa_3Al_4Si_4O_(16))。作者报告2例长期从事霞石矿开采而引起霞石尘肺病例,x线胸片显示:例1主要表现右下叶模糊浓片状阴影,例2为中叶肺不张与两肺弥漫性细结节阴影。均做了肺叶切除术,发现肺门淋巴结呈灰黄色粒状肿大,例1见右下叶有3×2.5cm纤维块,与肺段相应并有一脓腔与枝气管相通。例2发现两肺门及右中叶枝气管旁淋巴结明显肿大并使枝气管腔受挤压。镜下见巨噬细胞内大量异物,组织细胞内发现特殊物质,表现为网状内皮增生与碳末样色素沉着。显微镜下2例标本切片均见与霞石相一  相似文献   

8.
<正>北京地下直径线与既有地铁2号线南段平行运行,并近距离穿越地铁4号线宣武门站和5号线崇文门站。北京地下直径线隧道外壁与地铁2号线结构最近处仅1.45m,与地铁4号线宣武门站结构最近处仅4m,与地铁5号线崇文门站结构最近处仅2m。地铁2号线结构已使用近30年,  相似文献   

9.
灵活编组运营可以有效提高客流需求和地铁运力配置的匹配度,也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的发展趋势。通过客流量预测,郑州地铁6号线一期拟采用6车编组运营,但站台门系统同时保留4车编组模式,以应对未来4/6车编组混跑的需求。从列车门间距、列车停靠位置、站台门设计安装、站台门电气设备配置、站台门与相关外部专业接口定义等方面对4车编组、6车编组或4/6车编组混跑等方式进行分析、研判,提出不同编组模式下站台门系统的设计安装建设方案和门控系统关键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铁10号线轨道工程特殊减振地段整体道床采用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达到很好的减振降噪效果,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在人防门处设置钢弹簧浮置板还是比较少见的。在北京地铁10号线一期轨道工程施工过程中,01合同段的巴沟站—苏州街站区间有一处这种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跨越人防门的设置方式。经过设计、施工等多方的共同探讨,通过调整浮置板断面和隔振器位置方案,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减振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1.
采用高密度电法、跨孔弹性波CT法和跨孔电磁波CT法等综合物探手段对南宁市轨道交通4号线某标段进行岩溶地质勘探,查明了该段灰岩地区岩溶发育程度、位置、形态特征及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地铁区间设置停车折返线、渡线等段处大跨、复杂洞群、变断面的浅埋暗挖隧道施工设计难度大、施工风险高,如何通过优化设计确保结构安全、方便组织施工、降低施工风险成为类似工程设计的难点及重点。本文结合北京地铁3号线区间渡线大断面隧道浅埋暗挖工程设计中采取的关键技术和具体的工程措施,解决上述设计中的重点问题,以期为区间渡线段等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研究结论:(1)通过研究比选横通道的位置、大断面的数量、总体施工筹划、施工工期及难度等,提出了最佳的区间渡线大断面隧道浅埋暗挖总体方案;(2)通过优化施工横通道设计,提出了带中隔壁的正洞段横通道,减小了正洞通道两侧大面积开马头门的相互影响,实现了开马头门施工期间受力体系的简单安全转换;(3)通过洞门超前加固,设置加强梁、钢支撑及加强格栅等加强措施,确保了开马头门的安全;(4)施工带中隔壁的正洞段横通道进区间正线,结构受力转换安全、施工工序简单,通过制定合理的马头门施工方案及合理规划施工步序等,可确保结构安全可靠,可供同类工程参考或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相对年轻的妇女中,为什么当接触重金属碳化物烟尘后,会发展成急性进行性呼吸衰竭,引起了作者对重金属尘肺的回顾。在许多与职业有关的肺部疾病中,在x线学上尚未发现特征性的改变。作者希望通过对本病的研究,从x线形态与临床表现方面得到一些认识,以便及早作出诊断。作者报告三例从事钨碳化物研磨女工患重金属尘肺,表现为肺内广泛的弥漫性纤维化。她们的平均年龄为35岁,最年轻者只有22岁,年长者52岁。重金属碳化物烟尘接触史平均5年8个月,最短者5年,最长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保运输能力,高速铁路建设一般采用双线设计,Ⅱ线的位置依赖于I线位置确定。介绍在已知I线设计参数的情况下,由I、Ⅱ线相互关系推算Ⅱ线平纵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局部解剖学是按照人体的部位由浅入深逐层描述其形态、结构及其相互位置关系的一门科学。因此学习和研究器官相互之间以及器官内部结构之间的毗邻关系就成为这门课程的最主要内容。利用人体标本,通过一定的步骤和技术,采用锯切方法制作成不同断面的标本,对广大医学专业的学生尤其是医疗美容专业的学生,进行局部解剖学和外科手术学的教学以及相关知识的学习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速铁路Ⅱ线线路参数的推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保运输能力,高速铁路建设一般采用双线设计,Ⅱ线的位置依赖于Ⅰ线位置确定。介绍在已知Ⅰ线设计参数的情况下,由Ⅰ、Ⅱ线相互关系推算Ⅱ线平纵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 线岔是为了保证电力机车受电弓能由一支悬挂顺利地过渡到另一支悬挂,从而使电力机车由一股道转向另一股道而采取的一种架空转辙装置,它的标准位置和道岔型号、相邻跨距道岔柱的位置和拉出值的大小等均有关系。线岔与道岔相对应,电力机车通过道岔转线时,其受电弓就通过线岔转线,在站场咽喉区保证线岔与道岔的良好配合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有轨电车客室门与地铁车辆的不同,文章介绍广州海珠线储能式现代有轨电车客室门结构特点,并对其操作原理和技术改造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地铁站台门与列车门之间夹人、夹物事件偶有发生,对间隙探测装置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有效降低全自动运行线路中站台门与列车门之间间隙引发的安全问题,分析全自动运行线路间隙探测装置与行车相关系统之间的联动方式,结合天津地铁6号线二期线路工程实践,提出了间隙探测装置与行车相关系统联动方式优化方案。采用该方案对原有接口电路进行优化,增加“车门状态”硬线信号,改进控制流程并优化间隙探测启动时间,为全自动运行线路安全运营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建设北京地铁5号线崇文门站需下穿既有地铁2号线崇文门北京站区间隧道,为保证既有地下铁道正常运营和地下结构的安全,需严格控制车站施工所引起的地层位移。根据崇文门站的暗挖施工的监测资料和既有区间结构的实际情况,计算和分析下穿情况下2号线区间结构的受力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