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提高铁路通信网的整体网络安全防控能力,确保网络安全,对铁路通信网所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进行了分析;结合铁路通信业务运用及维护管理特点,从管理、运维、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铁路通信网网络安全体系架构,为未来全面开展铁路通信网络安全防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屈毅  张卫军  杨锐 《中国铁路》2023,(10):91-96
作为铁路的重要基础设施,铁路通信网的网络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密码技术应用是保障通信数据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当前主要密码技术和发展情况进行概述,分析主流密码技术的技术特点,并总结其不同的适用场景。结合铁路通信网现状和安全需求,对移动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网、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等主要铁路通信系统密码技术选择的原则开展研究,提出密码技术选择方案。同时,根据铁路通信运维体制的特点,对支撑铁路通信网密钥技术使用的密码管理体系提出基本构想,提出统一密钥生成和系统分发的密钥管理架构,为进一步完善铁路通信网的安全防护体系提供了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3.
铁路通信承载网是铁路通信及铁路各业务系统共用的基础承载平台,包括传输网和数据通信网,是铁路运输生产和经营管理的重要保障。基于铁路通信承载网的技术现状,根据网络容量增长、技术演进的发展需求,研究如何提升承载能力、拓展功能性能、完善运用维护,提出应对策略,为铁路通信承载网技术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全球数据呈现爆发增长、海量集聚的特点,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国家管理、人民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铁路作为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不仅在安全管理、运输组织、经营管理等各方面,需要借助大数据平台来提高效率,铁路系统各专业设备维护也迫切需要借助大数据平台来提高维护效率与质量。主要从通信维护的视角,探索性地提出了对铁路通信系统大数据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齐佳 《铁道知识》1997,(3):12-13
铁路通信网的组成和特点 铁路通信网由转输网、交换网、数据网、电视会议网、寻呼网等组成。作为上述通信网的硬件支持,铁路通信的基干网的传输部分经历了一个从传统的架空明线、电缆到现代化的光缆、微波、卫星通信的发展过程;交换部分也从人工转接发展到程控交换;各种所需硬件也逐步走向了现代化。 铁路通信网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特别是经过“七五”和“八五”,有了较快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它与邮电系统的公用网一起构成国家通信网。铁路通信网以铁道部为中心,覆盖全路各铁路局、铁路分局、站、段。铁路通信网是多种通信手段相结合的,能开展多种业务的综合性通信网。其中,有线通信网是这个综合网的骨干。  相似文献   

6.
从工程实际出发,对比地铁通信系统、境外铁路通信系统与我国铁路通信系统的建设模式以及技术标准,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根据智能铁路建设需求,从通信业务网、通信承载网、通信支撑网等方面探讨铁路通信未来发展思路。铁路通信应打破固有的专业边界及既有技术框架,融合通信、信息专业内外的新业务,推进相关技术政策发展,补充完善标准规范建设,实现资源监测自动化、网络管理综合化以及维护管理现代化,发挥其作为铁路中枢神经系统的决定性作用,共同打造智能铁路。  相似文献   

7.
传输网是铁路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载各专业网信息的基础网,随着通信专业的回归,我局各专业对带宽需求的扩大,以及视频监控系统、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等的发展,充分暴露出我局既有的传输设备老化,功能单一,  相似文献   

8.
铁路通信业务划转路局管理后,如何优化通信网资源管理与电路配置,如何实现铁路通信网集中管理、统一指挥,如何克服划转后铁路通信维护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卷首语     
<正>随着我国铁路特别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通信系统作为铁路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在保障运输安全、强化经营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作用。同时在运营维护管理工作中,各级通信部门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铁路信息化业务快速发展,对通信网承载能力的需求大幅增长;保障铁路运输安全,要求通信网和各类业务更加稳  相似文献   

10.
结合现有铁路通信系统构架,阐述下一代铁路通信网的发展趋势。提出铁路通信网的智能愿景,铁路通信网将向泛在互联、云网协同、DOICT技术深度融合等方向演进。分析以云计算、软件定义网络(SDN)、人工智能(AI)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及技术体制,提出适用于铁路通信网的ICT技术体系架构建议,对新一代铁路通信系统演进方向和系统总体架构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周勇 《中国铁路》2012,(3):49-52
现阶段我国铁路数据通信网存在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网、客专数据通信网、铁通划转数据通信网三张子网络,各子网运营及维护彼此独立.为适应铁路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及有效整合,必须建设统一的数据通信网络平台,对现有网络进行科学规划、合理整合,这是铁路数据通信网发展的当务之急.针对铁路数据通信网发展现状,提出铁路通信数据通信网整合的建议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李敏 《中国铁路》2004,(9):53-55
阐述电信网、数据网和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的发展趋势;分析铁路信息化建设对通信的需求及铁路通信的发展特点;介绍支撑铁路通信网一体化发展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13.
针对武黄城际铁路通信工程,从通信网的构成,通信线路等级、类型,通信系统的构成及设备类型选定,路外通信线路、广播及其他设施的电磁干扰防护等方面对城际铁路通信系统设计展开综合论述,本设计方案在技术先进、功能优良、经济合理的前提下也满足工程开通需求,可为其他城际铁路通信工程设计以及运营维护管理提供参考和支持。  相似文献   

14.
刘云  王宏 《铁道学报》1998,20(5):75-79
介绍了一个中国铁路数据通信网管理信息系统(CRPAC-MIS),该系统在综合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客户机/服务器方式、数据库与地理信息系统等多项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模拟了铁道部数据网的建设、管理和维护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为铁道部、路局、分局与站段的管理维护中心提供了一个地图式管理维护工具。文章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结构和主要技术特点,并对系统实现中的若干技术问题加以讨论。实际应用证明,CRPAC-MIS具有可靠  相似文献   

15.
正编者按为全面梳理、总结高铁运营十年来通信信号专业在技术标准、系统研发、新技术应用、工程技术、维护管理等各方面的发展历程,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电部的统一部署下,中国铁道学会通信信号分会、中国铁道学会自动化委员会共同承办"高铁运营十周年通信信号技术发展研讨会"。为举办会议,面向铁路电务全行业及相关院校进行了征稿,大会共收到论文207  相似文献   

16.
PTN支持多种基于分组交换业务的双向点对点连接通道,具有适合各种粗细颗粒业务、端到端的组网能力;具备丰富的保护方式,,实现传输级别的业务保护和恢复;继承了SDH技术的操作、管理和维护机制(OAM),具有点对点连接的完美OAM体系,保证网络具备保护切换、错误检测和通道监控能力;完成了与IP/MPLS多种方式的互连互通,无缝承载核心IP业务;网管系统可以控制连接信道的建立和设置,实现了业务QoS的区分和保证,灵活提供SLA等优点。结合目前主要的铁路通信传送网技术PCM、SDH、MSTP和WDM,探讨PTN技术在铁路传送网的应用发展。铁路通信业务IP化程度越来越高,目前广泛采用的SDH光端机传输的体制越来越不适应新的业务需求,通过对PTN分组传送网的介绍和铁路通信业务特点分析,对PTN技术在铁路通信网的应用和组网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铁路通信网的规划与建设,包括传输系统、电话交换网、数据交换网、无线通信、网络管理、可视电话会议系统、运输调度指挥通信系统、维护管理体制等8个方面。对铁路通信的规划建设中应考虑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我国铁路GSM-R通信网的建设和逐步投入使用,铁路专用通信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承载了越来越多的业务。其中,铁路通用分组无线服务业务(GPRS)网络承载的多种专用通信业务是我国铁路的创新点,将移动通信、IP通信、移动IP等通信领域内的发展方向与铁路专用通信紧密结合,并针对铁路业务进行优化,为铁路运营提供了更好的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9.
随着《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发布,大规模高速铁路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铁路技术装备正向着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电源及环境监控系统(简称:动环系统)作为铁路通信维护人员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实时反映机房环境和电源信息。主要介绍铁路通信专业动环监控中心集中化管理方案和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20.
<正>铁路通信系统是铁路运输指挥、运营管理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保证铁路运输安全、提高运输工作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铁路通信网是铁路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铁路各种语音、数据和图像等通信信息的基础承载平台,是铁路重要的基础设施,是保障铁路运输生产及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平台,是满足铁路运输组织、客货营销和经营管理等业务需求的专用通信网络,是铁路现代化、信息化的重要标志。确保铁路通信传输网络不间断运行,是保障铁路通信系统安全稳定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