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分体式受流器的系统结构和滑靴的不同控制方式进行了比较说明,分析了系统的功能特性及系统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护性,与集成式受流器进行了比较。集成式受流器采用整体防护、整体接口,外观比较整洁,受流靴和熔断器之间的连接电缆比较短;分体式受流器具有安装灵活,可靠性较高,使用寿命长等优势,可以为用户带来显著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地铁车辆受流器与接触轨间的摩擦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北京地铁为解决受流器滑块磨损严重的问题,利用自主开发的摩擦试验机模拟不同材质的受流器滑块与接触轨之间摩擦的情况,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了较好的地铁车辆受流器滑块方案。  相似文献   

3.
为研制160km/h及以上的受电靴与接触轨系统,亟需研究受电靴与接触轨耦合动力振动理论及建立相关仿真模型。本文根据受电靴、接触轨结构特点,利用有限元法和罚函数法推导了受电靴、接触轨和接触耦合的动力学方程,并建立了相应的耦合动力仿真模型;研究了不同列车运行速度、接触轨设计参数对靴轨耦合动态性能的影响,为研究160 km/h及以上靴轨系统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第三轨与受流器之间的接触状态是影响城轨车辆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以国内某地铁A、B线为例,基于由光纤应变传感器、光纤加速度传感器和红外摄像机等设备搭建的受流器性能在线检测系统,对受流器的动态特征开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车辆处于较高速度下,受流器通过端部弯头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和燃弧现象,其接触力和加速度会发生剧烈变化;加速状态下,在非端部弯头处发生的燃弧现象通常与受流器硬点及第三轨接触面异常磨耗有关。  相似文献   

5.
为获得受流器与第三接触轨之间的接触规律及受流器的振动规律,对现场实际使用的受流器、第三接触轨进行动态系统参数识别,得到受流器、第三接触轨的动力学模型,然后再建立受流器与第三接触轨直接耦合的动力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6.
为准确获得第三轨受流器的动态接触力,以武汉地铁某线列车使用的第三轨受流器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法确定了应变片的布置位置,建立了靴轨动态接触力与应变值/加速度值的理论关系式,通过静、动态标定试验获得关系式中的等效参数,并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和等效参数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7.
北京地铁受流器疲劳可靠性评估及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地铁1号线车辆采用新型受流器,其受流靴在实际运用中出现了过早失效断裂的现象.分析了受流靴断裂的原因,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关键部件疲劳可靠性评估及改进方法并应用于实际结构.基于损伤一致性原则,将实际线路测试的受流靴动应力数据变为Ansys能识别的载荷加载到原结构,计算受流靴原结构疲劳寿命,计算结果与实际运用寿命一致.在此基础上,采用优化算法,提出了结构改进方案.新结构方案可解决受流靴因疲劳而提前失效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低速磁悬浮轨道交通系统车辆技术规格书对受流器的设计要求,完成磁悬浮列车受流器的研制。介绍了受流器主要技术参数、结构及设计特点,对弹簧及接触压力进行设计计算。该受流器采用平行四边形四杆结构,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样机试制、试验及装车运行,表明设计研制的受流器满足磁悬浮列车要求,性能良好,产品可靠。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在近几年的发展中迎来了良好契机,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供电方式的好坏决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效率的高低.本文从接触轨的组成、电压等级、接触轨材料和接触轨的布置等方面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接触轨的供电方式,对比分析了接触轨供电的上部、下部、侧面三种受流方式的特点,基于应用对比研究表明:在受流性能和安全性方面,下部受流方...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第三轨受流器的发展现状和受流器结构,重点进行了受流器受力和弱连接的分析计算,介绍了绝缘架、电缆和上下止挡的设计过程,根据该理论完成受流器的研制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和理论分析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第三轨受流器的结构原理。分析比较了弹簧式和气压式受流器与第三轨接触压力调节方式的特点。基于电接触基本理论详细的阐述了受流滑板与第三轨接触区的导电机理。接触区域的导电电路由无数微小的电阻及电容并联而成,接触压力通过影响微小电阻、电容的数量比例,进而影响接触面上的导电能力和磨损性能。标称静态接触压力的设计值接近或等于法向压应力临界值时,导电能力和磨损特性取得均衡。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城轨车辆受流器熔断器选型时应考虑的各种因素,介绍了快速熔断器的应用特性,最后结合天津地铁3号线给出了熔断器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城市轨道交通的弓-网以及靴-轨关系的故障类型复杂,不易辨别,并且由于处置过程中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容易引发二次事故.根据此类故障的特征,结合广州地铁的处理经验,对弓-网、靴-轨关系故障进行分析,阐述此类故障的主要成因及辨别方法,为迅速辨明故障类型、准确应急处置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4.
基于铁路大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弓网动力学模型;并将机车顶部受电弓基座处的振动响应作为弓网系统的激扰应用于弓网动力学模型;探讨了车轨耦合振动对弓网接触压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善地铁车轮出现的异常磨耗问题,对上海地铁3号线车辆车轮踏面DIN5573出现的磨耗进行测试,获得2种磨耗车轮踏面。在SIMPACK软件中建立了地铁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计算得到未磨耗、凹形磨耗、沟槽状磨耗3种车轮踏面与TB60,60N钢轨型面匹配时轮对横移量,将其输入到用ABAQUS软件建立的轮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轮轨型面匹配对接触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车轮踏面与60N钢轨型面匹配时轮轨接触点均匀分布在轨顶和车轮踏面中部,等效锥度基本稳定;在半径350 m的曲线上,与TB60钢轨型面匹配相比,3种车轮踏面与60N钢轨型面匹配时轮轨最大接触应力最多减小384.9 MPa,钢轨、车轮最大Mises应力最大减幅分别为40%,35%。城市轨道交通小半径曲线地段较多,采用60N钢轨型面可以明显降低曲线外股的接触应力,减少轮缘磨耗和钢轨侧磨,从而降低钢轨疲劳伤损。  相似文献   

16.
神圣  张军  孙传喜  佟维 《铁道学报》2012,34(6):15-19
利用轮轨型面测量仪现场实测SS4型机车JM3磨耗型车轮踏面和干线铁路曲线段不同位置的钢轨型面。选取典型轮轨型面,建立三维弹塑性接触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Marc计算两种车轮在不同位置处与钢轨的接触状态。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段曲线上不同曲率钢轨的磨耗量和磨耗区域有较大差异;在相同外载荷条件下,与标准车轮相比,磨耗车轮与实测钢轨的接触斑面积较大,轮轨型面匹配较好,接触状况得到改善;针对线路上大量磨耗状态车轮,曲线钢轨型面应以磨耗状态车轮型面为参考对象进行设计,而不是标准车轮型面。  相似文献   

17.
阐述集电靴与接触轨的结构改进、运行现状和标准建设,以及集电靴、接触轨和靴轨接口的测试与仿真技术,并展望集电靴与接触轨集电系统的发展方向。现有集电靴种类较多,尚未形成通用的力学模型,需进一步构建集电靴动态性能试验台获取其关键力学参数。集电靴与接触轨的动态测量装置尚需进一步标定,以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集电靴与接触轨的动态仿真尚需实际测量数据验证其有效性。集电靴与接触轨系统接口的标准尚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为准确计算轮轨切向接触阻尼,基于接触阻尼理论,考虑轮轨材料的弹塑性变形和车轮表面粗糙度,采用有限元法,将轮轨材料的接触面进行离散;基于罚函数面-面接触算法定义轮轨接触,建立轮轨粗糙表面接触有限元简化模型;通过间接输入实际车轮表面硬度数据并且加载位移载荷来计算轮轨切向接触阻尼损耗因子和轮轨切向接触阻尼.仿真结果表明:轮轨...  相似文献   

19.
Attiko地铁交通公司为2004年雅典奥运会向韩国HANWAH—ROTEM集团订购了14辆单电流制(DC750V)和7辆双电流制(DC750V/AC25kV)新的地铁车辆。这些车辆在现有的2条隧道线路和通往国际机场的新联络线上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