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当前国内城际轨道交通的发展对以轨道交通为导向的城市综合开发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性剖析香港铁路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结合相关数据分析,研究"城铁一体化"综合开发模式对城际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对该模式下的财务、政策和技术层面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城铁一体化"开发须在政策层面制定相应的"权益流程",实施开发建设的集约化;在运营层面体现"共赢"原则,构建"轨道交通运营+效益返还"机制;针对城市各区域发展不同步的特点,在一体化建设中采用灵活的预留机制满足分期建设的需求,最终实现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开发工作的实践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开发工作的实践,阐明了轨道交通综合开发工作的意义。分析了国内轨道交通综合开发工作的现状和问题。在借鉴香港地铁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轨道交通综合开发土地储备机制、授予轨道交通投资主体土地开发权、建立轨道交通综合开发工作机制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厦门市轨道交通场站及周边用地的综合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涉及城市更新地区的综合开发项目难以突破传统土地开发机制的框架约束,有必要对涉及城市更新地区的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开发模式及其实施机制进行优化。[方法]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开发过程中的土地溢价捕获机制,分析了综合开发与城市更新协同的现实基础,阐述了轨道交通综合开发的常规实施路径。以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的综合开发为例,阐述了厦门市构建综合开发实施机制的实践探索,分析了站点周边城市更新地区进行轨道交通综合开发的实施困境。从统筹推进站点区域城市更新和综合开发建设的角度,提出轨道交通综合开发实施机制的优化建议。[结果及结论]城市更新地区建立轨道交通综合开发的利益分配模式与权责匹配方式时,要统筹考虑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城市更新的目标。在存量发展背景下,可通过加强顶层制度设计、探索协同规划路径、创新土地整备和出让方式、确立轨道建设主体参与地位等方式,进一步优化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开发的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6月12日,由深圳地铁集团与万科集团联合主办的"2016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高端论坛"在深圳举行。来自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深圳市轨道交通指挥部、深圳市国资委、深圳市发改委、深圳市住建局、东莞市城乡规划局、东莞市国资委、同济大学、综合开发研究院、重庆城市交通开发投资集团、重庆轨道集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在我国发展迅速,近年来"TOD"开发模式进一步引领了轨道交通一体化开发的浪潮,打造了一批土地集约化、功能多元化、生活便捷化的城市轨道微中心,充分实践了"建轨道就是建城市"的理念。依托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站轨道交通一体化项目,通过分析其面临的场地、模式、功能、工期、资金5类问题,研究提出协调利用棚户区改造的"一次性招标"等政策,实现"合并用地、综合功能"的轨道交通综合一体化开发创新模式。该项目有效推进地铁建设、解决历史问题、节约地铁投资、满足居民需求,在经济、社会和实践等方面成果斐然,实现了政府、企业和市民的多方共赢,可为后续类似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新型城镇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了适应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的新形势,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投资协会主办,北京交通大学、CCDI悉地国际承办的"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的综合开发与规划——第二届轨道交通综合开发国际研讨会"于2013年1月11-12日在北京交通大学圆满举行。在研讨会开幕式上北京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宁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邹德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研究中心主任施仲衡.国家  相似文献   

7.
结合上海市轨道交通申松线(R4线一期)工程,分析了轨道交通建设与沿线综合配套开发的关系,即综合配套开发加快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及实施,城市轨道交通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嘉定段的轨道交通车站综合开发工作实践,针对高架车站与周边开发建筑的连接方式,对结合部工程的分类和实施方案进行一些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2021年3月20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资源经营专委会和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城市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高层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成都召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会长王峙、常务副会长周晓勤,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王胜,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胡庆汉,协会副秘书长、资源经营专委会秘书长李成新,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关注城轨交通TOD发展的同行伙伴,共商城轨交通TOD综合开发的现状与未来。论坛由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卫平主持。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特征,研究了综合交通枢纽与城市空间结构体系、相关轨道交通网络布局、地下空间开发、与其他交通接驳设施的协同规划理念,并以深圳市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为例,阐述相关理念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1.
鉴于当前轨道交通一体化综合开发滞后于地铁线路建设进度的客观条件,从轨道交通一体化开发已成为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及综合交通换乘枢纽的核心主导角度出发,提出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到一体化实施阶段的关联性,利用土地功能混合使用与公共交通高效换乘的理论,对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土地开发范围和实施模式进行控制、激发和引导,实现城市功能集聚、空间整合和引发城市区域立体化等一系列经济和社会效应。旨在对当前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开发的模式进行案例研究、反思并提出建议。因此,研究轨道交通一体化开发模式,对于目前我国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城市空间建设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地铁+物业"综合开发是补贴轨道交通运营亏损,解决其建设融资难的重要途径。研究"地铁+物业"综合开发模式,是一项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课题。结合广州市的开发实践,提出了"地铁+物业"综合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 TOD典型案例及其在深圳地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揭示轨道交通TOD的成功之道,为我国大规模的轨道交通建设和TOD实施提供理论和实际依据。分析日本、香港等地轨道交通TOD的开发策略,指出将轨道交通建设和土地综合开发有机结合是其理念的核心,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的开发规模、开发时限、开发模式、用地性质、开发强度及土地管理等是影响其成功的关键因素。结合我国特点,总结出对我国轨道交通TOD的启示。借鉴已有的经验,以深圳市轨道交通3号线为例,展开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对沿线土地资源潜力进行评估,制定土地发展策略,提出规划控制要求和实施保障措施,确保轨道交通与土地综合开发策略的落实。  相似文献   

14.
论述深圳轨道交通建设及物业开发的基本情况及深圳轨道交通建设的投融资体制;从"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协议出让方式和授权经营(整备)方式等方面阐述深圳轨道交通物业开发用地获取方式;从使用权获取障碍及地表、地下、地上使用权分设论述轨道交通物业开发的法律与技术基础。以深圳地铁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案例,对轨道交通投融资改革与土地获取方式进行研究,对探索与实践进行总结,创新管理机制,提出有效策略与实施方案,研究成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阐述南京轨道交通上盖物业发展历程与现状,总结南京轨道交通上盖物业发展中的创新成果和实践经验,创新点主要有建立轨道交通专项土地储备制度、开展场站周边"五个一体化"的城市设计、在地铁车站确权及划拨用地转商业性质上获得突破、以带方案或带条件挂牌方式进行一二级联动开发、探索南京首例综合评议的股权转让模式、发行ABS进行市场化直接融资、尝试零星地块用于停车场和加油站开发等。结合南京轨道交通上盖物业开发面临的难题和瓶颈,从规划审批、土地政策、开发模式、技术规范等方面,提出城市轨道交通上盖物业开发策略与建议,探索地铁专项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地块详细性规划和线路融资规划等多规合一;完善划拨、协议、作价等多种土地供给方式,构建多方利益共享协调新机制,加快研究行业规范和创新技术,以期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城轨交通+物业"为核心的TOD开发推动着城轨交通与城市深度融合,逐渐成为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热点。7月10日,由太原市人民政府支持,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指导,太原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主办的"2021城市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太原论坛"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城轨交通企业、TOD共建者、行业高层、主流媒体等超200名专业人士齐聚一堂,聚焦TOD开发理念与实践分享、TOD开发体系化研究、TOD营城新模式等主题,激发城轨交通TOD综合开发高阶思维碰撞。  相似文献   

17.
日本东京的轨道交通以其在综合客运交通体系中的主导地位而著称.通过系统地分析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建设与快速城市化和城市交通快速机动化之间的内在关系、轨道交通发展模式及轨道交通主导城市开发模式、交通政策因素等全面地剖析了东京轨道交通分担率高的内在原因,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上海自然博物馆项目是邻近轨道交通与周边地下空间结合开发的典型案例,项目虽可充分利用地铁的客流资源,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推广性,但也遇到诸多工程难题。结合上海自然博物馆与轨道交通13号线明挖区间段共建工程的成功实践,总结研究了地铁与开发地块共建结构的沉降耦合技术,为软土地区结合轨道交通建设发展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区域综合项目提供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研究和分析轨道交通车辆段上盖综合开发的类型与决定因素,指出上盖综合开发类型包括住区开发、住宅与公建综合开发及交通枢纽站城一体化综合开发等经营性综合开发,以及公园绿地和城市基础设施的非经营性综合开发两大类。上盖综合开发定位的影响因素主要有项目区位选址、区域影响、前瞻规划,以及协同设计。在车辆段上盖综合开发类型的确定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基于多重因素综合考虑,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高崎车辆段上盖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成为国内首例车辆段上盖综合开发公交停车楼项目。  相似文献   

20.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城市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从城市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的角度,阐述了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城市道路、地块开发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关系。提出应在科学规划、统筹利用、合理分配城市空间的基础上,进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这不仅有利于城市空间综合开发利用,也有利于轨道交通自身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