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散货船进水报警装置技术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山 《中国船检》2003,(3):80-81
散货船系指在中横剖面上通常具有单层甲板,顶边舱和底边舱,双层底、单或双舷等结构,主要用于运输散装干货的船舶。  相似文献   

2.
船舶的结构强度对于船舶的水密完整性至关重要,散货船结构设计比较简单,装载的货品复杂多样。散货船边舱、货舱结构的检查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密性的检查;强度的检查;通风设备的检查。顶边舱和底边舱中应重点检查顶边舱。通过对各部分检查要点的总结最后得到结论:应加强散货船结构检查,尤其是货舱、边舱结构的检查,确保散货船水密完整性。  相似文献   

3.
传统船舶舱群配载算法在集装箱分布排列最优计算过程中,忽略了空间分布的约束条件,导致计算结构的适应值非最优值,降低了船舶空间使用率,增加了船舶运输成本的投入。因此,提出集装箱船舶自适应舱群配载优化算法研究。通过建立船舶舱群配载约束条件模型、配载分布数据模型与自适应优化模型,完成对集装箱船舶舱群配载过程中集装箱分布适应量的约束优化,通过对分布适应函数量的条件约束,获得分布最优量,完成优化计算。通过仿真对比实验表明,提出的集装箱船舶自适应舱群配载优化算法,在集装箱舱群配载仿真测试中的配载量大于传统算法的配载量,提出优化算法效果明显,符合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4.
长江5000吨矿煤两用驳为钢质、单甲板、双壳体大舱口驳.由于甲板开口占船宽的85%,除了保证总强度和横向强度外,必须具有足够的抗扭强度.本文分析比较了该型驳船《分节5008》和《分节5010》三次实船扭转强度试验(原结构形式与两种加固结构形式)的结果.同时,提出了这类双壳大舱口船舶扭转强度的理论计算方法.用此方法对该型驳进行扭转强度计算并与实船试验结果相比较,其吻合程度是令人满意的.由于计算方法简便,又有足够精度,故对估算这类甲板大开口船舶承受外扭矩后的应力分布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通过理论计算,对探讨加固方案时提出的三壳结构和放宽双壳结构进行比较,认为保持同样横剖面封闭面积的双壳结构能达到三壳结构的抗扭效果.  相似文献   

5.
《中国修船》2017,(4):8-10
文章以"伊比斯"散货船的顶边舱整体换新工程,阐述了在《所有类型船舶专用海水压载舱和散化船双舷侧处所保护涂层性能标准》(PSPC)要求下"伊比斯"船的顶边舱整体换新工程的工艺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6万吨级“PANAMAX”型油船双底、双壳结构型式的主尺度确定为例,分析了有关国际规范、规则对双底、双壳的高度、宽度以及分舱等要素提出的要求,并就如何合理确定这些要素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对18000TEU集装箱船建造的舱口围与抗扭箱一体化制作、焊接变形控制、精度控制、横隔舱整体建造及模拟试箱等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结合该船的建造技术,提出改进意见,在后续大型集装箱船的建造过程中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8.
一些以运输煤炭、砂石、盐、化肥、谷物等的散装货船,为了便利散装货物的装卸作业,一方面货舱口设计成甲板大开口,另一方面货舱双层底的舭部采用升高结构,使内底边板倾斜升高,以利散装货物下滑。有些货船为了压载航行和调整稳性和纵倾,使其在各种装载工况下,得到良好的稳性,保证船舶航行安全性,除设置双底层压载水舱外,在货舱左右舷设置舷侧边水舱,其纵舱壁形成船体双壳结构。这不仅有利于船舶扭转强度,而且有利于舷侧结  相似文献   

9.
双底双壳油轮中横剖面结构优化设计专家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利用船舶中横剖面设计专家系统外壳[1],结合专家经验、领域第一原理以及基于数据离散的优化方法,在补充了具体专业知识以后获得了双底双壳油轮中横剖面结构设计专家系统。该系统能够模仿专家的设计过程进行设计,这对于保存和利用专家知识、优化设计结果都有直接意义。  相似文献   

10.
38 800 DWT绿色海豚系列散货船是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根据市场需求,结合最新的海事规范要求开发的最新一代节能环保型散货船。主要介绍了38 800 DWT散货船的总体性能及结构特点,该散货船油耗低,货舱区开口较大,中间货舱不设置顶边舱及底边舱,货舱区无重压载货舱。  相似文献   

11.
超大型油船VLCC都应满足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双壳油船共同结构规范(CSR-OT)的相关要求,船体结构中的高应力区域都需按CSR规范要求进行有限元细化分析。通过实际船舶审图工作的经历,总结了使用子模型细化分析手段校核高应力区域结构强度的方法,并使用该方法分析了位于某型VLCC 1/2强框架底边舱上折角处的4种典型肘板形式,为此类无规范要求的构件提供了校核方法。最终基于有限元分析FEA细化分析结果,提出了该处肘板结构选型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应用谱分析法计算肋骨与顶、底边舱连接部位的应力传递函数和应力功率谱密度,并把此功率谱密度作为外载荷输入MSC.FATlGUE软件包,对几种肘板形式进行疲劳寿命分析。经对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肘板经曲边处理后能显著降低节点应力集中,提高节点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3.
在相同外载和等船重情况下,对横骨架式双壳船的几种典型的剖面型式,根据各种剖面的弯曲应力、翘曲应力以及合成应力的比较,得出最佳剖面结构形式,并且讨论了双层底高度和抗扭箱高度的设置对船体各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相同外载和等船重情况下,对横骨架式双壳船的几种典型的剖面型式,根据各种剖面的弯曲应力、翘曲应力以及合成应力的比较,得出最佳剖面结构形式,并且讨论了双层底高度和抗扭箱高度的设置对船体各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散货船在装载矿石等重货时,通常只装载在奇数货舱内,这就是所谓的隔舱重载工况。在这种工况下,中间舱的双层底结构除受到总纵弯曲作用外,还会受到邻舱重货引起的局部弯曲作用,而且该局部弯曲的作用会降低中拱状态下船体梁的极限强度。文章提出了一种简易计算方法,顶边舱结构和底边舱结构可以看作两根梁,双层底结构可视作正交异性板,运用双梁理论和正交异性板理论可推导出局部弯曲的影响。然后,考虑该局部弯曲的作用,用Smith法计算船体梁的极限强度。最后,将文中方法计算的结果与FEM结果进行比较,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胡威  张高峰 《中国船检》2001,(10):41-43
国际海事组织于90年代初期在MARPOL 73/78附则I中增加了第13F与13G的条款,规定一定载重量以上的油船必须设置双层底与边舱,随着该条款的生效,油船的结构设计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往单底加二道纵舱壁的传统结构日趋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在货油舱区域内设置双底双壳的结构.与传统的油船相比,设置双层底,相对地抬高了所载货物的重心,更为严重的是,如不设置纵舱壁的话,货油舱及底压载舱将存在可观的自由液面.  相似文献   

17.
对3500t及5000t低双底双壳油船结构缺陷进行分析,提出对规范修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现有船舶舱群配载优化算法翻箱次数多、装卸效率低的难题,提出船舶舱群配载优化算法研究。根据船舶运输相关规定对舱群配载参数进行选择,以此为基础构建船舶舱群配载优化模型,以构建的船舶舱群配载优化模型为工具,通过遗传算法得到舱群配载方案并对其进行编码,依据编码结果采用贪婪算法对舱群配载最优方案进行选择,从而实现了船舶舱群配载的优化。通过仿真对比实验得到,与现有的船舶舱群配载优化算法相比较,提出的船舶舱群配载优化算法极大地降低了翻箱次数,提高了装卸效率,充分说明提出的船舶舱群配载优化算法具备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水面舰艇舷侧抗冲击防护结构形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和ABAQUS对水面舰艇舷侧抗冲击防护结构形式进行了探讨.分别对传统单壳舷侧结构;双层舷侧结构;双层舷侧结构,舷侧边舱灌满水;双层舷侧结构,舷侧边舱注入一半水;Y型舣层舷侧结构共5种结构的抗远场水下非接触爆炸性能进行了对比计算分析.比较分析了这5种舷侧结构舰体及内部结构的加速度、速度及应力响应数值.研究表明,在远场水下非接触爆炸条件下,双壳结构的抗冲击性能比起传统单壳舷侧结构有很大的改善,而Y型双层舷侧结构的抗冲击性能则明显优于这两种结构.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动力计算软件SESAM对1艘1 036 TEU集装箱船进行波浪载荷长期预报,按照CCS《钢质海船入级规范(2018)》对该船进行全船结构强度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该集装箱船的弯扭组合强度问题比总纵弯曲强度问题更为严重,并且在货舱舱口角隅和双舷侧内的水平肘板处存在高应力区域,这类船舶的结构设计过程中应重视这类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