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各国自行车交通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荷兰 荷兰现有自行车1600多万辆,人均一辆多。荷兰自行车道非常普遍,已经形成了自行车道路网。3万多公里的自行车专用道路,占荷兰道路总长度的30.6%,居世界第一位.  相似文献   

2.
正自行车在欧洲已上升为"绿色环保交通工具",欧洲人不但视自行车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来骑行锻炼和用自行车出游。荷兰:自行车王国荷兰1693.6万人(2015年),这个国家的自行车数量是总人口的1.3倍,而且超过这个国家汽车的3倍,是世界公认的"自行车王国"。"欧洲自行车联盟"每两年评选一次最适合骑自行车的国家,2015年荷兰排名第二  相似文献   

3.
自行车作为传统交通工具之一,其优势不可低估。在欧美,不少国家在公共交通治理上都采取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的方式。如荷兰的《自行车总体规划》要求,"5公里以下的出行尽可能放弃机动车而改用自行车,从家到轨道交通车站,自行车是最合适的交通工具。"3万多公里的自行车专用道路,占荷兰全国道路总长度的30.6%,居世界第一位。巴黎也是个典型的"自行车城市",到2007年底已有2.06  相似文献   

4.
正阿姆斯特丹(Amsterdam)阿姆斯特丹是荷兰首都,市区人口约110万。荷兰是世界公认的自行车王国,全国人口1693.6万(2015年),自行车数量是总人口的1.3倍。阿姆斯特丹每天大约有50多万人骑自行车上班、上学、购物、出游等,自行车成为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多年来,荷兰政府在修建自行车专用车道、制定交规和道路管理方面采取了大量  相似文献   

5.
自行车交通在荷兰城市交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荷兰城市大部分出行距离较短,小于7.5公里的出行占总出行的比例大于70%。目前全国自行车拥有量为1500万辆,平均每人一辆,不同社会阶层和收入的人都骑自行车。  相似文献   

6.
正奥地利、荷兰、瑞士有关电动自行车的使用规定如表3~表5。从德国、奥地利、荷兰、瑞士4国电动自行车使用规定看,奥地利在提及最大速度时,并未提及"是否骑行"的概念。换而言之奥地利的法律条例里不考虑电动自行车是否还具备"踩骑"功能,这也是目前奥地利政  相似文献   

7.
自行车之最     
欧美自行车工业一直都是很发达的,曾创造出许多世界之"最".如世界上最长的自行车名叫"XXL".是由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学院的大学生们设计的,它的车身长度是28.1米,重400公斤,超过意大利一家自行车俱乐部在1998年制造的那辆长26米的自行车.  相似文献   

8.
《城市交通》2007,5(2):2-3
作为一个经济发达国家,荷兰人并不是买不起小汽车。但是,由于荷兰地势平坦、人口密集,政府为减轻交通压力,不得不运用经济杠杆,引导人们放弃小汽车,选择自行车。在阿姆斯特丹开小汽车是件不容易的事。住在阿姆斯特丹外的人开车到阿姆斯特丹不仅停车费奇贵,找空车位也是个问题。即使是阿姆斯特丹居民,在市中心停车也要先申请到一张许可证。才能在市中心合法停车。当然停车费另记。不过。这张许可证如果没有5~6年的时间恐怕排不到。提高汽车使用费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政府为单车族提供便利设施。开辟了多处自行车停车场。荷兰许多城市市内几乎每条街道的街角都有供自行车停放的车架。还为自行车开辟出宽敞的专用行车道,当汽车在沿着运河狭窄的车道“爬行”时。单车族们早骑着自行车在专用车道飞驰而过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电动自行车交通发展的主要趋势——近10年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动自行车是交通市场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2012年总销售量超过3100万辆.相关研究的数量不断上升,鉴于此,对过去蓬勃发展的与电动自行车最相关的主题进行综合分析.将研究重点放在电动自行车交通及需要注意的最关键的研究缺口方面,而非休闲娱乐.中国的电动自行车销量在世界占领先地位,荷兰、德国紧随其后.电动自行车能够以较少能耗保持一定速度,也有研究发现电动自行车能增加自行车使用率.电动自行车有潜力取代传统机动交通方式(内燃式),但在取代传统自行车方面所扮演的角色仍存在争议.电动自行车不仅有益身体健康,并且相同行驶里程下,碳排放水平显著低于小汽车.在某些地区,安全问题上升到政策层面,目前电动自行车的数量已经足以搜集到丰富的安全数据.尽管如此,关于电动自行车的研究目前仍处于萌芽阶段.随着电动自行车数量的不断上升,为了向政策制定者以及整个行业提供必要的数据,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需求也日益增长.  相似文献   

10.
正鹿特丹是荷兰第二大城市,城市市区面积200多平方公里,港区100多平方公里。鹿特丹地势平坦,市内交通四通八达,十分方便,有公共汽车、有轨电车、地铁、自行车、出租车和各类船只。在这个高度发达的城市,自行车是一道风景线。鹿特丹有庞大的自行车道路系统,并且维护得非常好。从2016年9月份开始,鹿特丹成功试验安装一项专为自行车服务的科技工程——热感应  相似文献   

11.
荷兰共有1600万人口,却拥有至少2000万辆自行车,自行车数量是汽车的3倍还多。该国还拥有世界上最密的自行车交通网,自行车路网遍布全国,全长2.2万公里,是其高速公路长度的10倍。骑车人可以在通往任何目的地的旅程中找到带有清晰标志的自行车道,每一个城市、小镇和乡村都有自行车公共设施,主要路段两边均设有自行车专用道。在许多城市中,自行车拥有绝对的道路使用优先权,郊区里遍布专为自行车设置的桥梁、隧道和停车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正>波兰首都华沙是世界有名的"绿色首都"。全市面积512平方公里,其中绿地面积1.2万多公顷,约占城市总面积的27%,人均77.7平方米,遥居世界各大城市之首,整个城市掩映在绿荫花海之中。大面积的绿地,加上自行车基础设施一年比一年好,人们骑自行车的意愿越来越强。有资料显示,在欧盟国家,每百人中就有46人拥有自行车。其中,荷兰比例最高,每百人中有79人拥有自行车。波  相似文献   

13.
我们中国人待客高规格的应该说是吃饭上高档次饭店,出门坐轿车.荷兰人正好与我们相反,待客到快餐店,还要各自买单,出门普遍骑自行车.  相似文献   

14.
海外扫描     
《城市交通》2009,7(5):98-99
荷兰大力建设自行车高速公路;伦敦节能交通信号灯每年减少600tCO2排放;美国提出交通全面减排策略;美国交通拥挤问题的研究与报告;交通可持续发展资料  相似文献   

15.
正鹿特丹位于荷兰西南部莱茵河口地区新马斯河两岸,20世纪80年代曾是世界上第一大港口,2010年为世界第10位。鹿特丹也是荷兰第二大城市,市区面积200多平方公里。市内交通四通八达,有公共汽车、有轨电车、地铁、自行车、出租车和各类船只,十分方便。乘车经常要过桥、过河,在河网上穿梭,窗外风景变幻莫测,处处是新奇。  相似文献   

16.
在城市化、机动化背景下,科学合理地规划自行车交通系统有利于引导居民出行观念转变和城市交通结构良性发展.在总结中小城市自行车交通现状问题的基础上,以常德市获批第二批国家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建设示范城市为契机,对其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进行研究,从自行车通道、公共停车场和公共自行车系统几方面对中小城市自行车交通系统的规划思路和体系进行总结,并对相关设计指引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7.
自行车换乘轨道交通适合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要求。结合国内外经验,在对自行车与轨道交通换乘站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换乘站的选址原则,对换乘需求进行预测,为换乘站自行车停车场规划提供依据。自行车换乘轨道交通还必须重视配套设施的建设,以提高自行车换乘轨道交通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8.
公共自行车文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公共自行车系统进行总体概述,并针对相关文献进行批判性检验。基于以往同行评议文献及灰色文献,对与公共自行车系统影响相关的认知缺陷进行分析。当前亟须针对全球公共自行车研究进行评估,该综述旨在更好地了解及加强当前和未来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实施效率。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公共自行车系统,主要议题集中在以下方面。首先,公共自行车使用者认为方便性和低支出是注册并使用该系统的重要原因。其次,与固有观念相反,公共自行车系统用户比非用户更倾向于拥有和使用私人自行车。第三,当法律强制要求佩戴头盔时,公共自行车使用者比私人自行车使用者更不愿佩戴头盔。最后,从更重要的可持续交通角度而言,大量公共自行车系统使用者选择该方式取代可持续交通方式而非小汽车出行方式。  相似文献   

19.
自行车与公共交通的衔接换乘,关键是在公共交通站点合理的规划自行车停车设施,方便换乘。通过分析两种自行车停车设施的特点,对西安市轨道交通站点的自行车停车设施现状进行调查,应用TOPSIS法进行换乘停车设施的选址,最后以南稍门站为例进行停车设施的选址分析,为“自行车+公共交通”的换乘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动自行车的快速增长,在当前的城市非机动车构成中,电动自行车的数量已经与自行车数量相当甚至是超过了自行车的数量,电动自行车与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行驶时形成混合交通流。与自行车相比,电动自行车的速度快,重量大,制动时惯性大,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因此,借鉴机动车道的车道划分思路,从交通安全的角度,提出对非机动车道进行划分,使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各行其道。在分析电动自行车和普通自行车行驶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提取车辆长度,期望车速分布,横向超车距离等驾驶属性作为输入参数,利用微观仿真软件VISSIM分别建立混合车流和车道划分模型,采用车速差,变换车道次数等多种安全评价指标确定不同车道划分方案的安全效果,同时也对方案的交通效率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