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11):145-14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增长强劲,停车难问题随之日渐突出,严重影响城市动态交通,影响市民正常出行。加强城区道路停车管理,规范临时占道停车秩序,有效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已成为城市管理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我们通过大量对城区临时占道停车管理和运营的调研,提出通过突破占道停车管理系统的三个关键技术来建设完善的自助交费占道停车管理系统,解决目前日益尖锐的停车难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市"停车难"问题的日益突出,城市用地资源紧缺,单纯以增加供给的方式无法满足停车管理的需要。城市管理者迫切需要通过智能化、信息化的手段,实现精细化的管理与服务,提升既有停车设施的使用效率,缓解停车难问题。通过分析目前北京市停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通过智能化系统结合管理措施实现停车精细化管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朱勋  刘晖 《城市交通》2010,8(6):44-48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现有停车设施利用率、增加停车泊位以缓解停车难的现状,是许多城市面临的问题。在对宁波市镇海老城停车设施使用情况调查和现状停车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停车设施"免费、分享、共享"的措施:取消城区内部分公共停车场收费并加强占道停车管理,以控制违法停车和增加现有公共停车场的利用率;中心城区内以公共建筑为主的新建地块在满足停车配建指标要求的基础上,应对外"分享"一定数量的停车位,并在项目设计方案审查、竣工验收中予以确认;居住区与公共建筑共享停车泊位。实践表明,实施停车建设管理新措施后,有效提高了停车泊位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镇海老城停车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中小城市中心区的停车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影响城市交通顺畅、安全及人们生活质量的焦点问题.因此研究中小城市中心区的停车问题,提出近期建设管理策略和远期规划方案,对于缓解停车难问题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制定合理的停车价格对缓解停车难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基于多智能体的建模方法,结合典型城市商业区停车调查数据搭建仿真环境,通过编程实现停车过程中的行为决策规则,建立浮动式停车价格下的路内停车模拟平台,并对浮动式停车价格的实施效果进行研究. 模拟结果表明,浮动式停车价格策略的实施不仅使路内停车资源的利用更为均衡,区域内车位紧张状况有所缓解,停车寻泊时间有所减少,还提高了周边道路上车辆运行速度. 本研究可以为提高停车效率、缓解区域道路交通拥堵提供一定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机动化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城市停车难问题也在日益加剧。以万州城区为例,通过开展停车设施调查,摸清停车泊位的供给现状情况,分析停车难问题及成因,在借鉴国内外城市停车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从适度发展路内停车,大力发展配建停车,重视路外公共停车等方面提出停车难问题的解决对策,为万州城区缓解停车难问题提供规划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路上停车场规划及设计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国雄  余潜 《城市交通》2004,2(2):19-21
我国城市中心区高停车需求与有限的停车泊位供给是一对矛盾,而充分利用道路时空资源设置路边和路内停车泊位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解决方法.本文首先从城市总体规划与停车需求预测的层面上系统地提出了路上停车路段的规划与确定流程的框架;而后,针对路上停车对动态交通的影响并结合国外研究成果论述了路上停车泊位的设置条件;最后,从城市路上停车设计实践出发,提出了几种比较典型的路上停车泊位设计型式.尽管合理设置泊位能够缓解停车供需矛盾,但本文同时也认为,规范交通管理对于提高停车效率是至关重要的.在城市还处于高速发展期的时候,一方面要挖掘现有道路资源的潜力,另一方面,适度实行停车需求管理措施仍然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8.
对于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基于泊位共享的理念充分挖掘现有私人或者专用停车位资源以供社会车辆停放的方法成为一种新的思路.由于共享车位可利用的停车时段通常具有严格的时间窗约束和片段化特征,导致共享车位资源在实际运营中难以得到高效利用.本文旨在通过设计优化配置算法,以提高共享泊位利用率为目标,将居住区泊位拥有者愿意出租的停车时段与停车需求进行匹配,从而实现共享车位的高效利用.首先,基于具有颜色约束的加权顶点着色问题,建立共享车位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其次,针对以上NP-C问题,分析蚁群算法的路径选择及信息素更新策略并设计求解算法;最后,根据居住区泊位空闲特性设计仿真实验,并与"先到先服务"的停车位资源配置方法对比,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优化方法可以将泊位利用时长提高11.82%.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现代化、机动化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高速增长,城市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在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和居民小区,因停车难、乱停车而造成的交通阻塞、绿化破坏、车争人道等现象越来越严重,社会反映非常强烈。规范和加强城市停车管理工作,解决停车难、停车乱问题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针对北京市停车信息资源现状及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北京市停车信息资源管理系 统,并对其逻辑结构、系统组成和功能实现的技术方法加以介绍。基于SOA-面向服务技术架 构,该系统由停车资源信息数据库、接口服务集和停车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三部分构成。即在采用 Oracle 技术构建停车资源信息数据库后,利用基于Web Services 的接口集成技术实现了与停车管 理业务相关部门的接口服务,进而实现了停车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虚拟化管理。经验证,所建面 向管理层和用户的智能停车信息资源管理系统能够促进现有停车资源共享,提高北京市停车位的 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北京市的停车难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改善形势越来越严峻的城市停车难的问题,保障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针对某市停车问题现状,以国内外发达城市的建设经验为基础,提出了结构匹配度的概念,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停车泊位适应性分析模型,进行停车泊位的现状及未来适应性分析,深入研究停车难问题所在,从停车设施建设和管理措施上提出了适合该市的停车设施管理策略,为缓解停车难问题提供了可以选用的具体对策与方法,对其他城市的停车设施规划建设也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制定合理的停车价格对缓解停车难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基于多智能体的建模方法,结合典型城市商业区停车调查数据搭建仿真环境,通过编程实现停车过程中的行为决策规则,建立浮动式停车价格下的路内停车模拟平台,并对浮动式停车价格的实施效果进行研究. 模拟结果表明,浮动式停车价格策略的实施不仅使路内停车资源的利用更为均衡,区域内车位紧张状况有所缓解,停车寻泊时间有所减少,还提高了周边道路上车辆运行速度. 本研究可以为提高停车效率、缓解区域道路交通拥堵提供一定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私人小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和居住区历史配建不足,导致上海中心城居住区停车供需矛盾逐渐加重,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居住区环境以及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有必要及时研究、探讨缓解居住区停车难问题的对策措施。分析了居住区"停车难"问题的主要成因,结合国外城市应对居住区停车供需矛盾的主要经验,从提高配建水平、鼓励内部挖潜、规范内部停车、推动错时停车、增设夜间时段性车位等方面,提出缓解中心城居住区停车难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缓解我国校园的静态交通问题,以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为例,通过调研校园停车特性以及现状停车问题,在对停车预测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校园静态交通系统的发展策略和规划布局,并提出了开发利用体育场地下空间资源解决校园停车难的规划方案,净化地面交通,保护校园环境。研究可为未来其他高校的静态交通系统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山东省惠民县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停车泊位设置规划滞后、停车资源相对短缺所造成的"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由此衍生的人行道私设停车场、压盲道停车、私自圈占公共停车位等现象高发,公共停车资源、行人路权一再被侵占,城市静态交通管理混乱,严重影响城市交通秩序。当前,合理整治人行道私设停车场问题,释放城市公共停车资源,切实解决城市停车难,成为交通管理部门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上海市机动车总量不断增长,导致停车问题异常突出。在当前路外停车供应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利用道路停车是缓解停车难问题的一个有效措施。但从目前使用情况来看,道路停车在规划、建设、管理上经常为人诟病。我们认为,问题的关键就是明确道路停车  相似文献   

17.
杭州公交     
正盘活存量资源实现共享停车杭州市中心停车位利用率不高、老旧小区停车位紧缺。停车难问题再次成为2020年杭州"两会"的热议话题。机动车数量暴增而停车位却一直紧缺,停车难、停车贵是有车一族最大的烦恼之一。整合共享停车位,释放资源共享,盘活现有的停车位资源是解决难题最根本的方法,于是"共享停车"便孕育而生。杭州公交集团一直秉承着为民、便民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为了缓解因城市停车资源有限造成的停车难问题,根据共享停车理论和智能交通诱导策略,提出了居住区泊位参与的共享停车诱导服务流程,探讨了实现居住区共享停车的基本条件,建立了诱导服务的泊位协调控制双层规划模型.该模型上层以高峰泊位空闲指数差异均值最小为目标,作为衡量该诱导服务能否实现区域范围停车资源均衡利用的指标;下层以驾驶员停车后平均步行距离最小为目标,作为衡量共享停车是否可行的依据.根据双层规划模型的求解原理和粒子群算法优化思想,设计了该模型的粒子群嵌套优化算法,并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鹤祥园小区最低泊位空闲指数为0.301,最大高峰泊位对外共享率为0.093,即只利用了不足1/3的闲置泊位就缓解了远洋城的停车问题;平均步行距离为160.59m,说明共享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19.
正增加停车泊位有效供应和调节停车收费政策是缓解停车难的两种管理手段,其中收费政策调控相对更具灵活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四中、五中全会又进一步明确了这一理念。2015年1月,国家发改委放开小区停车收费价格。年末,国家发改委、住建部、交通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政策的指导意见》(发改价格[2015]2975号)。这些新动态为停车收费政策提供了更多的优化空间。  相似文献   

20.
停车产业化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机动化带来的停车问题,在我国推动停车事业产业化发展是大势所趋。介绍了一些国家和城市的停车产业化政策,分析了目前制约停车产业化发展的因素,并以北京市“停车难”的典型区域为案例,进行了增设停车场方案的投资回收期估算。认为在必要的政策扶持下,停车场可以实现产业化发展,投资者可以获得经济回报。最后,提出了一些促进停车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