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熊 《交通与运输》2012,28(5):32-32
当前由于一些路内停车的管理和使用不善,存在停车混乱、道路资源非法占用等问题,致使道路运行受到影响.不少人对路内停车持基本否定的态度,主张"最大限度减少路内停车",认为它只能作为一种迫不得已的临时性措施.  相似文献   

2.
提高城市停车资源的规划与管理水平对建设智慧城市、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发改委、住建部、交通部等多部委相继发布的停车规划规范、信息化整合政策及建设要求等为停车资源利用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一泊位一编码"信息集成管理,智慧停车将移动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运用于停车需求管理,实现城市停车静态资源动态化管理和实时化利用,成为城市智能化平台建设的基础条件之一.基于互联网+的线上线下多功能停车服务模式的示范和推广,证明智慧停车对解决城市占道停车问题和促进停车资源高效利用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是一种高效利用道路资源和优化城市交通结构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秦海 《交通与运输》2021,37(1):62-65
为研究物联网在城市智慧路边停车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分析物联网与智慧路边停车的关系,智慧路边停车系统需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升级,采用窄带物联网技术成为智慧路边停车管理的解决方案.进一步研究基于窄带物联网技术的智慧路边停车系统架构,分析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同时,对物联网在智慧路边停车中的应用实例进行探析,并对智慧路边停车推广过程中的其他效益进行展望,为相关企业、政府管理部门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促进智慧路边停车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5.
探索将人车协同识别技术融入静态交通管理与出行服务优化,针对地面停车场、地下停车库、路内停车位等城市典型停车场景,构建城市智慧停车监管服务体系,验证设备实用性和数据可用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人车协同识别技术可以满足包括停车位状态识别、停车信息服务、动静态交通协调等功能在内的城市智慧停车监管服务要求,研究成果可为静态停车精细化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如今我国城市化建设逐步加快,城市交通也飞速发展,但是随着机动化水平不断提高,交通需求量迅速增加,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堵塞等问题,引起城市停车系统不规范,存在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停车设施是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是现行停车布局和规划不合理,路边随意停车现象严重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城市交通基础建设的顺利进行。在分析我国城市停车设施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如何让科学合理的进行城市公共停车的规划,解决当前城市停车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机动车的快速增长,停车问题日渐突出,社会反响相当热烈。2015年12月19目,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会同上海市停车服务业行业协会召开了“发展智能停车系统、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专家恳谈会。专家们围绕“智能停车系统内涵及其架构”、“差别化的停车设施供应与交通需求管理”、“城市静态交通规划和不同区域停车配建标准”、“停车场库类型及设计”、“实时停车信息系统”、“停车场库运营与管理”等问题各抒己见,讨论活跃。现将专家发言摘要刊登,以促进停车问题的逐步缓解。  相似文献   

8.
明确各类停车设施的经济属性,是解决目前停车规划实施难的战略性政策研究。针对传统停车规划中停车经济属性不明晰的问题,基于经济学的角度分别研究了建筑物配建停车场、城市公共停车场和路内停车位的经济属性。提出配建停车和路内停车设施具有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属性,而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偏向私人产品范畴,具有商品的属性。因此应确立以市场化、企业为主的原则推进城市公共停车场的发展。在此基础上,针对城市公共停车设施的产业化发展提出政策建议,提出从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转向市场为主体的产业化发展路径,强调停车的土地出让政策、收费政策以及后续的建设政策都应围绕其经济属性制定。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大城市停车问题日益严重,对先进的停车管理技术需求日甚。介绍了停车引导和信息系统在欧洲、日本和美国等地的应用情况。并分析了它的结构、设计和控制方法以及发展前景,最后总结了该系统的效果并指出我国应及早引进停车引导和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0.
概述 停车问题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近年来.我国城市机动车增长迅速,而静态交通管理严重落后于城市动态交通的发展,引发一系列问题,路内停车问题便是其中的难点之一。通过对城市停车问题的分析,总结目前国内大城市路内停车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路内停车拥挤.停车资源被过度利用.而路外停车场利用率不高:二是路内停车管理混乱,违章停车大量存在。  相似文献   

11.
据有关部门专家预测,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到2010年我国约有1/2家庭将拥有私人轿车,东南沿海发达城市将达到60%~70%左右.例如,杭州市作为全国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会城市,人均GDP在2005年已达到5431美元,购车高峰已经形成,截止到2005年12月份,老城区拥有各类汽车49.27万辆,而私人汽车保有量为30.39万辆,占总量的61.68%.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停车问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急需解决停车问题。鉴于一般的停车需求预测模型得不到很好的结果,所以,尝试结合土地与交通影响分析的停车需求预测模型以及Agent技术,建立基于Multi-Agent的城市停车需求预测系统。  相似文献   

13.
沅江市地处洞庭湖腹地,市区人口约15万,日平均流动人口在2万左右。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呈现迅猛增长的态势,市区机动车拥有量已突破1万台,道路交通供需矛盾日益增大。为进一步缓解拥堵,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和畅通,沅江交警坚持向“管理”挖潜力,把规范机动车静态秩序作为重要抓手,全面治理机动车乱停乱放的违法行为,积极实行占道停车管理新模式,既有效提高了城区道路通行效率,又推动了城市静态交通管理的精细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陈峻  刘平  王炜 《城市交通》2006,4(6):79-83
以城市停车诱导信息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包括地点选择、时段选择和内容设计的出行途中停车诱导信息系统调查方案设计原则,并以南京市为例进行了驾驶人个体属性、出行特征、停车场选择因素以及停车信息诱导效果的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驾驶人性别、停车目的、停放时间和是否首选停车场对停车诱导信息系统设置和效果具有显著影响,而现状系统设置的典型问题在于信息显示的准确性和可见性两方面。  相似文献   

15.
现代城市静态交通规划建设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公共停车设施的规划建设效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只有从投资者和使用者双方的角度出发,全盘考虑经济、交通、社会和环境综合效益,才能使公共停车设施供应效果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6.
为了改善形势越来越严峻的城市停车难的问题,保障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针对某市停车问题现状,以国内外发达城市的建设经验为基础,提出了结构匹配度的概念,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停车泊位适应性分析模型,进行停车泊位的现状及未来适应性分析,深入研究停车难问题所在,从停车设施建设和管理措施上提出了适合该市的停车设施管理策略,为缓解停车难问题提供了可以选用的具体对策与方法,对其他城市的停车设施规划建设也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城市公共交通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作为提高运营管理效率、运输服务水平和安全应急能力等的重要手段,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郑州天迈科技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积极推进我国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建设与发展,不断开拓创新,将新型传感器技术(RFID、红外感知、视频感知等)、空间信息技术(GPS、GIS)、移动互联技术(GPRS、3G、WIFI)等高新信息技术充分应用于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营、调度、管理与服务。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城市机动车的持续增长令人担忧。截止2016年一季度末,据公安部交管局发布的统计信息,全国机动车保有量2.83亿辆(其中汽车1.79亿辆),汽车中小型汽车1.42亿辆。一季度,全国上牌注册的汽车达到706万辆。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带动汽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私人小汽车达到12780万辆,占汽车中的71%,占小型汽车中的90%(图1)。汽车消费潜力不断释放,年产销量2010年突破1000万辆;2013年、2015年分别达到2200万辆、2400万  相似文献   

19.
隧道综合监控系统是保障隧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智慧隧道综合监控目标需求,明确智慧隧道综合监控体系与智慧城市、智慧交通体系之间的组织结构关系,将城市隧道纳入智慧城市和城市智慧交通体系,构建智能化的城市隧道综合监控系统“六横二纵”体系框架。同时,根据隧道综合监控体系主体业务特征,提出一体化运营管理组织体系,可为未来智慧隧道综合监控系统建设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城市停车泊位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对外发布的现状,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发布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信息管理和表现功能,研究停车场动态信息发布的基本原理、可行性和整个系统的基本构架.指出互联网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是解决城市静态交通的信息发布问题的重要趋势,利用二者的优势互补,为解决城市停车难的问题提供了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