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海上避碰行为的统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海上避碰行为的统计研究是改善和提高广大海员的避碰技术和探求修改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通过向广大海员散发“海上避碰实况调查表”取得了202次避碰实况数据。我们采用:①采取避碰行动时两船距离(D);②采取避碰行动时目标船会遇最近距(CPA);③转向避碰行动的幅度(△C);和④两船实际通过距离(d)这四个表征量对各避碰行动作了统计,并将统计结果与学者推荐的数据作了比较和分析。互见中让路船采取行动的上述四个表征量的均值,分别为D=3.5海里,CPA=0.53海里,△C=18°,d=124海里;而能见度不良时D=3.8海里,CPA=0.47海里,△C=29°,d=1.32海里。从统计分布看,多数海员采用的四个表征量的数值比学者建议的数值小,互见中夜间的CPA均值只有白天的一半,大洋中CPA比沿海的小得多,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少数海员的避碰行动,没有遵循避碰规则关于避碰行动应“早”、“大”、“宽”的规定,甚至在对遇情况下采取左转避让,这存在潜在的碰撞危险,值得警惕和改善。这一统计研究工作将继续进行,以便在有更多更充分的数据基础上,弄清和掌握海员避碰行为的规律性,为避碰数学模型提供人的行为方式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基于模拟器的宽水域船舶碰撞危险性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航海模拟器训练中,系统能对船舶危险性和训练者操纵水平自动地进行评价一直是亟等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应用海上避碰知识和模拟集理论,通过对宽水域多船会遇避碰行为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DMU开发的大型船舶操纵模拟系统的宽水域船舶碰撞危险性实时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3.
针对多船会遇时转向避碰决策的难题,提出一种运用社会情感优化算法(Social Emotional Optimization Algorithm,SEOA)求取最佳转向避碰幅度的决策方法。基于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和良好船艺对转向行动的要求,分别对互见和不在互见两种情况,建立船舶转向避碰行动矩阵,根据目标船的相对方位和船舶类型确定转向避碰的行动向量,限定问题的求解空间。将船舶碰撞危险度和航程损失作为目标函数,在个体情绪值控制下迭代进化,求取全局范围内的最优转向避碰幅度。仿真结果表明,将社会情感优化算法用于船舶转向避碰决策是可行且有效的,能为船舶驾驶人员的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建立基于对策论的避免船舶不协调避碰行动模型,对两船会遇中船舶的避碰行动的时机问题和转向方向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船舶避碰决策过程中,转向避碰是采用频率最高的一种避碰方法。为了求得本船与多船会遇情况下的最优转向避碰幅度,应用模拟退火算法将本船与多船间的转向避碰幅度问题视作一类多目标函数优化问题,从而在可行解空间中求出满足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最优转向避碰幅度解。仿真结果表明,上述方法不仅有助于求出多船会遇情况下的本船最优转向角度值,而且也有助于多船避碰决策系统的智能化设计与开发。  相似文献   

6.
针对多船会遇的避碰决策情况,采用大系统理论的目标分解协调法将本船与多船之间的转向避碰幅度问题分解成多个独立的优化子问题,通过协调器求出本船转向避碰幅度的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求解出多船会遇情况下本船的相对最优转向角,也为多船避碰智能决策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海上实际操纵训练的目的和要求出发,结合本院航海模拟器的功能以及局限性等方面,对如何利用本院舰操模拟器进行海上舰操与避碰训练的方式、方法进行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船舶在能见度不良非互见时的避碰研究一直是航海人员非常关注的问题。为此本文在对前人研究成果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第十九条第四款规定,总结出一船仅凭雷达测到他船时的具体避让方法,对于转向避让、变速避让及转向结合变速避让分象限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规定,针对目前在船舶避碰中的存在的问题,结合航海者的习惯做法,并运用大量的事例,对“海员通常做法”、“海员通常做法可能要求的任何戒备”以及“对海员通常做法可能要求的任何戒备的疏忽”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就在船舶避碰中的航海者的“思维科学”与“行为科学”展开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个人的观点与看法。  相似文献   

10.
分析多船避碰决策研究现状,总结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解决多船避碰决策问题的设想,即基于目标船不确定行动分析的多船避碰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未确知AHP的船员疲劳因素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船员疲劳因素分析的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未确知信息的层次分析模型。基于三值互反标度法及相关变换原则,得到属性判断矩阵,并给出了其一致性检验方法和权系数的简明计算公式,得出了各个子因素对船员疲劳因素的影响系数,为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远洋船员总体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中国远洋船员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普通人群要差,心理症状阳性检出率远高于普通人群,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导致目前我国远洋船员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有:工作上的压力;海上特殊风险产生的不安全感;单调、寂寞的船员生活及相对艰苦的工作环境;信息闭塞与社会支持匮乏;人际交往的局限性以及人际关系的不协调;事故后心理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调适;性需求得不到满足;生物钟节律经常被破坏,等。  相似文献   

13.
主动力装置实船训练系统是指嵌入在主动力装置监控系统中的机电人员训练模拟系统,它结合了陆上轮机模拟器培训和海上航行训练的优点,具有实施容易,效率高和费用低的特点,能帮助船员迅速获得必要的操作技能和知识。现从嵌入式实船训练系统的组成原理出发,指出了实船训练系统的3个要素——“实时”、“准确”、“柔性”,并从信号流的角度,分析了几个影响训练系统真实性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训练系统实时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网络、虚拟现实和数据库技术在海船船员实操训练与评估过程中的应用是轮机模拟器发展的热点之一.采用PIMS组态软件搭建具有交互功能主机及其组成系统的场景界面,运用PLC技术设计集控台等物理仿真平台主动力装置的操控逻辑,利用以太网技术建立组态场景与PLC物理平台之间的通信联系,完成软、硬操相结合,以软操为主,具有主机操控训练与故障分析功能仿真模拟器的开发与应用.该模拟器满足评估大纲的要求,经海事主管机关测试,培训机构使用后,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简称AIS)是一种新型的船舶辅助导航设备,国际海事组织已通过AIS强制性安装议案。为加强远洋船员对AIS设备操作的培训,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发了AIS综合模拟器。实现对AIS信号采集处理后与计算机局域网络的信息转换,并且将电子海图与AIS显示完全融合在一起。该模拟器的研究与开发,不仅减少了设备投入,节约经费开支,提高培训的效果,而且适应了航海技术对AIS的发展需求,使教学具有超前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6.
人为失误与海上事故发生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上事故的发生与航海人员在完成航行任务和处理海上风险过程中的能力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保障此过程中的行为能有效地完成成为关键,而航海人员完成任务的能力又直接受到人为失误的影响,也就是说,人为失误的发生直接降低了人的处理能力,使航行任务归于失败。现从行为学的观点对人为失误的发生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寻求减少人为失误发生的途径。并从统计学的观点解释了由人为失误引起的海上事故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模拟器中船舶搁浅危险性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航海模拟器中,如何对模拟训练的过程实时、连续地进行航行安全评价一直是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建立狭水道航行船舶搁浅危险性定量分析的数学方法,提出了基于大型船舶操纵模拟系统的狭水道航行船舶搁浅危险性评价模型。该模型能实时、连续地评价航行于狭水道等受限水域船的搁浅危险性,是一种对航海模拟训练评价的较客观、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航海模拟器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该文根据世界各海运国家现有航海模拟器的现状和它们教学培训中的实际使用情况,以及新修订的1978年国际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公约中有关航海模拟器教学培训的要求,简要地介绍了航海模拟器的现状及其在教学培训中的应用,并就航海模拟器在日后的发展及其在教学培训中的新应用作了展望。同时还就如何改进和发展我国航海模拟器及相应的教学培训工作,使其适应国内外海运事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occupational and extra-occupational sources of job satisfaction in merchant seamen. Data were collected using a survey instrument from a sample of 302 seamen, both officers and crew. Factors determining variance in levels of job satisfaction are examined using a multiple regression technique. Several factors were found to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degree of job satisfaction, particularly shipboard status and marital status. Collectively,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predicted over 63% of the variance.  相似文献   

20.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and persisting problems confronting the shipping companies of all the developed maritime nations is the retention of seafarers who will yield long periods of service at sea. Turnover and wastage involves considerable expenses in recruiting and training of new seafarers. One of the means for the recruitment and retention of seafarers is the vocational nautical school system. In contrast to general education, where the objectives are diffuse, vocational institutions have very specific functions. Their achievements are therefore generally measured by means of the relative number of graduates who enter and remain in the industry for which they were trained.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s the problem of the commitment to the maritime occupation of graduates of nautical schools in Israel in recent years, and it attempts to evaluate nautical education by examining the proportion of graduates who actually entered the maritime occupation and the extent of their stability at sea. No attempt is made to evaluate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the nautical training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