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是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透水性的主要因素,为了评价沥青混合料透水性与空隙率的关系以及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空隙率控制方法,本文对沥青混合料透水性进行了室内与现场试验分析,并通过正交试验分析级配波动对沥青混合料透水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与透水性成指数关系,空隙率越大,透水性越强;沥青用量和通过0.075 mm筛孔的质量百分率的波动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渗水性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
采用环氧树脂作为透水性混凝土的改性剂,对改性的透水性混凝土的强度、孔隙率及透水系数等指标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掺加环氧树脂对透水性混凝土性能的改进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透水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发展透水性水泥混凝土路面需要的技术条件,并从设备条件和施工技术两方面对我国的情况进行了论述,认为目前我国已具备发展透水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4.
该文利用钢渣作为透水性混凝土的集料,考虑透水性混凝土受集料级配、水胶比、粉煤灰的掺量以及集浆体体积比4因素的影响,通过4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对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进行透水性、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弯拉强度、弯拉变形以及耐久性试验研究分析。得到钢渣透水性混凝土配制参数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5.
透水性混凝土桩兼顾高强度与透水性,应用在以粉土、粉质黏土为主的黄河冲击平原区能有效地加速土体固结,减少工后沉降。为了从机理上对透水性混凝土桩应用于黄泛区平原地基处治的效果进行研究,基于室内模型试验,填料选用粉质黏土并分层进行注水、静置,确保其完全饱和,透水性混凝土桩体选择3种不同的空隙率,采用快速荷载法分级加载,对透水性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及桩周土孔隙水压力消散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透水性混凝土桩能显著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提高幅度在80%以上;加载过程中桩周土体的超静孔压得到了迅速的消散,桩周土体强度较原始强度提高了60%左右,且影响区域的半径在2.5倍桩径以上。  相似文献   

6.
透水性路面的铺面材料与工程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阐述透水性路面的技术优点和生态优点的基础上。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各类透水性路面的铺面材料及其工程应用,并从技术角度分析了透水沥青混合料、透水水泥混凝土、透水路面砖3种透水性铺面材料的强度特性与耐候性,探讨了其常见的病害与维护、维修方法,为相关路面的施工与养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拓  岑国平  钱涛 《路基工程》2010,(6):136-138
作为抗渗性的表征国内外有三种,即透水性、透气性和抗氯离子渗透性。通过试验,从透水性和抗氯离子渗透性两个方面研究了机场道面混凝土掺入引气减水剂和粉煤灰后与普通混凝土的比较,表明两者都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进而提高其耐久性,并与配合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吴跃由 《公路》2005,(9):96-97
系统地介绍了透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为该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普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排水路缘石在透水性路面铺装边缘排水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车行道排水沥青路面和透水性人行道铺装在城市道路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边缘排水系统是透水性路面铺装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一种预制装配式水泥混凝土排水路缘石,作为边缘排水系统能够同时收集车行道和人行道透水性路面铺装中的雨水,适用于车行道和人行道均采用透水性路面铺装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龚绍基 《国外公路》1994,14(2):50-54
本文概述了路面行车产生噪音的因素,提出了降低混凝土路面行车噪音的办法:采用纵向整平机,消除横向波纹,做出纵向纹理,粗糙路面,采用很薄的面层;使用透水性混凝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