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路域生态系统建设原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阐述了路域生态系统的形成,分析了路域生态系统内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的特点,总结了路域生态系统的环境功能。针对我国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系统环境状况、生态绿化存在的问题,从生态系统平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了路域生态系统建设的三大基本原则,即整体性、最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国内外公路景观的发展进行分析,展开公路景观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生态补偿设计的可行性方案与技术研究,建立了包括公路沿线乡土植物群落景观生态系统、公路护坡景观生态系统、生态敏感区景观生态系统等恢复与重建的补偿设计体系.提倡遵循自然规律,通过生态补偿设计恢复与重建因破坏而退化的生态系统,构建公路景观安全格局,实现公路景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公路景观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生态补偿设计较好地解决了公路建设中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问题,为介于交叉学科的公路建设、景观设计、环境生态保护等研究领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宁波市鄞州区生态河道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分析了目前河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有河道建设方式对河道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并结合宁波市鄞州区有关生态河道建设经验,对生态河道建设设计理念及方法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的景观生态系统恢复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和解决高速公路建设给周边带来的生态问题,通过对案例和中外文献的剖析,深入分析了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对应这些造成生态环境影响的原因,得出切实有效的景观生态系统恢复策略,即针对公路建设的不同阶段(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营)和高速公路所处的地理位置(城市、郊区、乡村及郊野),从高速公路规划和设计阶段开始,布局行之有效的景观生态恢复策略:(1)明确生态系统恢复的目标和节点;(2)建立景观生态系统影响的评价体系;(3)缓解设计行为的积累影响;(4)引导动植物生境修复;(5)降低建设过程对本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山区公路路域生态系统保护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生态脆弱,山区公路建设已经引起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为保护路域生态系统,必须对路域生态系统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对其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估;同时立足生态系统保护目标,提出山区公路规划选线、设计、施工、监测及养护的相应措施,并指出路域生态系统保护模式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两个方面,主要是指社会关系的和谐。公共财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政策手段。当前,我国财政政策在构建和谐社会存在不足,应着力构建和谐财政,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努力解决"三农"问题;完善税收制度;促进社会公平;建设生态财政。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财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制度保证,政治民主制度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制度保障。从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太平村的政治民主建设我们可以看到民主对于构建和谐农村发挥的重大作用。当前,我国社会在总体和谐的前提下,还存在着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科学分析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是执政党的基本思路,也是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要形成社会的和谐,关键点是使党的方针政策、目标任务和群众的意愿、要求统一起来,切实使群众…  相似文献   

8.
该文阐述了公路路域生态系统的形成及其环境功能.从人地关系理论出发,以耗散结构理论为研究工具,分析了公路建设活动产生的效果,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公路路域生态系统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9.
公路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研究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8  
基于中国现行公路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借鉴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型的思路,构建了公路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模型;通过对公路建设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以压力指标作为基础指标,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作用确定不同建设阶段的状态、响应度量指标;最后基于压力—状态—响应的因果关系,分析确定其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将压力指标摆在首位,强调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状态的改变,其涵盖面广、综合性强,而且可以评价公路建设各阶段生态系统的状态及采取的减缓措施和恢复技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拖乌山湿地生态系统一个完整水文周期的动态监测,掌握雅泸高速公路施工期间拖乌山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分析了公路建设对拖乌山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情况,为制定工程建设的环保技术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