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前言 在城市地下工程特别是地下管网建设(包括市政、供水、煤气和天然气、电力、电讯、排污等管线的铺设、更新和修复)中,过去沿用的传统的施工方法是开挖式埋管法,但这种方法不仅速度慢、效率低、污染环境、影响交通、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施工安全也无保障,而且当管线必须在河流、铁路、地面建筑物地下穿越时,更只能望洋兴叹.因而先进的非开挖管线铺设技术和方法逐渐被人们接受并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  相似文献   

2.
结合济南长清大学城1#路改造工程,对比选择了较为合理的管线施工工艺,详细阐述了沟槽开挖、管道铺设安装、砖砌检查井、雨水口砌筑、沟槽回填等施工内容,探讨管线施工技术措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城市发展,互联互通管线的建设,具有提高城市韧性、实现城市节约发展等优点,但因多年建设、维护成本和运营维护等问题,其实际发展应用受到一定制约。同时,重庆市因独特的两江四岸地形,已建设诸多的桥梁和隧道,却很少为互联互通管线预留空间。互联互通管线与市政桥隧同步建设将有效解决多方面问题,更加合理利用通道,减少建设和维护成本。通过分析,得出城市管线与市政桥隧共建具有可行性。最后结合设计经验和实际情况,对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钢质机动管线穿越水域铺设的几种形式和所用器材,分析了不同穿越形式的优缺点、水面穿越设备穿越河流时所呈现的“水平悬管”的受力状况,提出了不同穿越形式具体的铺设及适用条件,可供钢质机动管线水域穿越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北京地铁7号线达官营站开挖断面大,土质情况复杂,地下管线众多,地表为车流量大的广安大街且近距离下穿人行过街天桥。为了确保车站暗挖施工安全及市政设施正常运行,文章采用FLAC3D软件,建立了达官营车站导洞模型,对导洞不同开挖方案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先进行上部小导洞开挖比先进行下部小导洞开挖导致的拱顶、管线及地表沉降都小,衬砌受力更合理。因此,选择了先进行上部小导洞开挖的方案。在小导洞开挖过程中进行了导洞拱顶、管线及地表沉降的动态监测,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较为一致,进一步验证了所采取的开挖方案的合理性,也表明利用数值分析方法预测沉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分析与研究了软土地层基坑开挖扰动影响下地下管线变形、受力状态及其与土体的相互耦合影响,其研究成果对城市市政工程管线风险分析及维护加固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机动管线水面浮运铺设牵引力计算及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动管线和固定管线不同,是由一根根的管子用连接器或自身阴阳头连接而成。机动管线在水面浮运中所受牵引力的大小是铺设过程中的重要参数。用流速函数描述水面流速分布,得出牵引力的计算公式,并通过Matlab编程分析了任一参数变化时牵引力的变化情况,根据管线自身强度,得出了铺设时的临界点,并对各参数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对管线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利用天然气的城市逐年增加,大部份城市内要铺设天然气管网,对各城市原有理地管线必须探查,文中简介了采用电磁及电磁激发极地法的检测原理和检测实例。并指出该法能有效地探查的有管道的走向及埋深。  相似文献   

9.
机动管线由一根根的管子用连接器或自身阴阳头连接而成,与固定管线相比,在结构形式、铺设方法、使用周期等方面有许多不同,其稳管方式具有独特性。对机动管线水底裸管铺设的稳管方式进行分析,建立管线集中压载稳管和均布压载稳管的数学模型,通过力学计算对两种压载方式进行比较,确定管线稳定的最优方式。提出应用均布压载方式的稳管方法并进行对比,探讨更适于机动管线的水底铺设形式。  相似文献   

10.
海底油气外输管线的断裂和疲劳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旅顺—大连间海底油气外输管线为例,依据英国标准BS7910对管线铺设过程的断裂及疲劳性能进行了ECA评估,得到了不同水深、不同缺陷形式和位置及不同错边量条件下管道焊接接头部位缺陷的断裂临界尺寸和使用寿命,为海底管线铺设工程中的焊接缺陷的验收和拒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顶管法作为一种非开挖技术,近年来在沿海发达城市管线敷设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但顶管施工中产生的施工应力和地层损失会导致地表变形。基于修正的Sagaseta公式,结合工程实例对地表横向、纵向沉降进行计算,分析了施工中顶管埋深、管线管径、纠偏角度对地表变形的影响规律;同时探讨了在实际施工时减小环境危害的施工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腐蚀严重的各种管线的不开挖修复已经成为恢复旧管线功能,延长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本文提出了以聚乙烯为代表的塑料管缩径穿插,环空顶替水泥浆分步阶段完成的技术方案,并就填充材料1 空顶替技术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撮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3.
架空热油管道保温层设计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油管道输送设计中,根据输送油品物性和输送距离来考虑输送方式,需要进行热力计算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伴热、增设中间加热站或给管道铺设保温层等来保证管道安全输送和经济输送。对某石化公司一条架空管线输送油品物性进行分析,通过热力计算筛选输送方案,对该管线进行了敷设保温层方式输送,并利用ANSYS热分析软件对管线铺设保温层和无保温层工况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出了合理的结果,达到了设计目的,节省了输送成本。  相似文献   

14.
非开挖穿插高密度聚乙烯管在线管道修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HDPE(高密度聚乙烯)管缩径技术、穿插自动复原贴合技术、无法兰特殊接头连接技术、穿插修复施工工艺及其配套设备和工艺。为提高供水、燃气、输油等管线的承压能力以及在非开挖的条件下修复改造管道提供了一种最经济和有效的解决方法。该技术特别适用于市内非开挖地带供水、燃气管线以及油田输油、排污易腐蚀管线的修复和改造,开辟了国内管线防腐和修复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5.
深圳中信地下商场位于城市繁华地段,地面交通繁忙、地下管线密布,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因此采用了以浅埋暗挖和洞内加固为主的施工技术.文章重点介绍了超大管棚预加固技术、开挖方法的研究及优化、二次衬砌的体系转换及监控量测,对其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内设有大量的电力、通信电缆等市政管线,一旦发生火灾,导致电力、通信等系统中断,将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介绍了各种自动灭火系统的特点及优缺点并进行比较分析。着重介绍了超细干粉灭火系统的设计。这些可为同类工程提供一些参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城市道路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既承担交通、管线敷设等市政功能,又是城市居民最常使用的公共活动场所。长期以来以"车本位"为主的设计思想占据主导,忽视了公共活动空间,结果形成了以私人小汽车为主,公共汽车、自行车、步行的发展受到严重阻滞的局面,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本文在分析阿布扎比设计手册核心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城市道路空间设计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基于多元平衡需求导向的道路空间设计思路,并从安全性、用地、路权分配、空间、生态、景观、人性化和精细化7个方面对城市道路空间设计提出具体要求,基于上述分析对道路横断面设计进行了探讨,并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对断面布置中的重要的交通要素进行分析,旨在为创建安全、便利、优美、生态、充满活力的街道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8.
对于市政埋地管道的维修更换 ,传统上采用大开挖的施工工艺 ,对周边环境和生产生活影响巨大 ,甚至无法实施 ,因此 ,产生了多种免开挖施工工艺。对其中的翻衬工艺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通过场地试验证实了其用于市政埋地管道更新的可行性 ,并为工程应用的施工预算积累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地铁区间隧道施工对管线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地铁开挖对近邻管线的影响已成为地铁工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文章通过隧道支护结构-土体-地下管线耦合作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深圳地铁大剧院至科学馆区间并行小间距隧道施工对管线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并结合有关管线安全性的评价标准对地下管线的安全性进行了预测,得出了对施工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盾构下穿对管线的影响范围,文章以杭州地铁5号线某区间盾构下穿燃气管工程为依托,基于Mohr-Coulomb屈服准则建立三维数值模型模拟盾构下穿管线的分步开挖施工工况,计算结果表明G2破除引起隧道主体结构拱顶沉降、盾构下穿引起管线G1、G3、G4的沉降均在安全限值内。通过研究管线沉降规律发现:(1)若盾构隧道在开挖前土体被扰动,则隧顶沉降比未扰动时大、对隧底隆起无影响,对隧顶沉降主要影响区为扰动土体前后1.5D范围,距离越近影响越大;(2)隧道下穿管线掘进过程中,在距二者平面交点0.5D范围内管线沉降变化明显,超过1.5D后管线基本稳定并达到最大值,施工期间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