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正2016年7月12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最后一节直线管节——E28管节安装成功,对接误差仅3 mm,对接精度再创新纪录。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由33节沉管对接而成,含28节直线管节和5节曲线管节,总长5 664 m。从2013年5月6日首节管节安装开始到E28管节  相似文献   

2.
正3月7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最后一节巨型沉管——E30管节安装取得圆满成功,轴线、纵坡、艏尾高差等各项关键指标均满足设计标准。至此,33节世界最大体量沉管全部安装完毕,已建隧道总长达到5652米,距最终合龙仅差12米,广州海事局圆满完成这一"世纪工程"的33节沉管浮运和安装的安全护航任务。E30沉管位于隧道合龙口东侧,长171米,为异形曲线段管节,整体呈梯形。由于E29沉管已于2月中旬安装就位,最终接头已经制造完成,长度、位置均已无  相似文献   

3.
<正>在国外顶尖桥梁专家眼里,港珠澳大桥无疑是"全球最具挑战的跨海项目"。作为该桥关键控制性工程,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由东西人工岛、沉管隧道、结合部非通航孔桥组成,起于粤港分界线,沿23DY锚地北侧向西,穿越珠江口铜鼓航道、伶仃西航道,止于西人工岛结合部非通航孔桥西端,全长7440.546m。其中,沉管隧道是我国首次在外海敞开水域建设的沉管隧道,是目前世界上断面最大、最长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全球工程建设领域权威学术杂志《Engineering News-Record》(ENR)记者艾琳·曹到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采访。在项目总部,艾琳·曹与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参观了桂山沉管预制厂和西人工岛,实地了解了管节预制、舾装及人工岛建设等施工线路推进情况。9月1日,ENR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为封面刊登了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5.
综合信息     
正世界最长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贯通继2016年9月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中的桥梁工程全线贯通后,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桥再迎重要时刻: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段的连接工作顺利完成,此举意味着这个被称为超级工程的跨海大桥主体工程全面实现贯通。作为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还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沉管海底隧道,其长6.7公里,建设者们在最深40米的海底将它们拼接成了一条海底巨龙。  相似文献   

6.
2013年6月16日至17日,港珠澳大桥工程顺利完成第二节沉管(E2管段)的海上浮运、沉放和对接,实现了E2管段与E1管段的海底对接。  相似文献   

7.
<正>珠江门户,伶仃洋上,云卷云舒的海天之间,港珠澳大桥若蛟龙出海,气贯长虹。如伶仃洋上两艘相向而行的巨轮,港珠澳大桥东、西两座人工岛隔海相望,一条海底隧道在水面之下将其连接。远远望去,隧道口两端的减光罩状如皇冠,与清水混凝土墙交相辉映。记者乘坐电瓶车由西人工岛进入海底沉管隧道,只光线略微暗了一点,却并无传统隧道的"黑洞"之感。很难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介绍了港珠澳大桥工程概况和沉管隧道管节预制厂的选址过程。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管节预制厂可供选择的场地有广州南沙龙穴岛及伶仃洋桂山岛。根据沉管隧道预制厂的概况、生产流程,及其对港珠澳大桥项目的重要性,明确了选址需要考虑的因素;通过对比和分析南沙龙穴岛与伶仃洋桂山岛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以及地质与岩土工程方面存在的问题,本着工程安全为最重要因素的思路,选择了伶仃洋桂山岛作为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管节预制厂厂址。  相似文献   

9.
正2012年9月10日晨1:20,港珠澳大桥桂山沉管预制厂深浅坞顺利实现试灌水至+15.35m标高,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桂山沉管预制厂的前期建设工作完美收官,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建设工作全面转入沉管预制和浮运沉放的下一战役。正是:日照一山泓净,飞流直挂彩虹。三千尺碧波压顶,千钧闸下水无声,安稳如泰山。罐车川流往返,泵臂翻飞轰鸣。挑灯夜战飞汗雨,朝来筑就金汤名,笑看沉管生。  相似文献   

10.
<正>每年4至9月,是珠江流域的汛期,今年珠江流域最大径流量达到了每秒4万立方米,远超历史同期。如何在汛期"大径流"条件下,完成海底沉管隧道的精准对接?中交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建设团队为此进行了探索与攻关。"大径流"也成为了岛隧工程在经历深水深槽、基槽回  相似文献   

11.
综合信息     
《西部交通科技》2011,(10):I0002-I0003
港珠澳大桥海中人工岛主体结构形成 2011年9月11日上午,随着第61个钢圆筒插入珠江口海面,港珠澳大桥海中人工岛主体结构宣告形成。这也意味着港珠澳大桥工程重要难点取得突破,为大桥2016年3月顺利完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12月26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最后一节沉管浇注完成。"我们奋斗了6年时间,终于到了沉管完工的时刻,我们为奇迹画上了句号。"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林鸣表示,最让他骄傲的是,沉管预制厂的管理也是一流的,让外国同行都竖起了大拇指。有日本工程考察团到牛头岛沉管预制厂参观时表示,走了世界上很多国家,参观了无数的工  相似文献   

13.
"第一"到"百年",我们正在从桥梁大国到桥梁强国中进行蜕变。泰州长江公路大桥连创五项"世界第一",吉茶高速公路矮寨特大桥连创四项"世界第一",雅西高速公路干海子特大桥连创四项"世界第一"……而这一年,比这些"世界第一"更让人欣喜的,是行业上下对桥梁建设本质的理性思考,"建造百年大桥"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新年伊始,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三工区二分区项目部顺利完成隧道止水带安装工作,为确保港珠澳大桥6.7公里海底隧道实现120年  相似文献   

14.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隧道施工新技术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是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主要介绍了其中沉管隧道工程的施工难点及所应用的新技术,如沉管隧道管节工厂化生产;粗挖、精挖及清淤的基槽开挖方法及设备;碎石刮铺处理基础的方法及设备;体外定位系统及管节浮运与沉放等.  相似文献   

15.
<正>继2016年9月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工程全线贯通后,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正式贯通。这意味着全球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实现了主体工程全线贯通,具备了2017年年底通车的条件。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是目前世界上长度最长、  相似文献   

16.
<正>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管幕工程顺利完成5月28日,随着最后一根顶管缓缓顶出,由36根钢管组成的曲线顶管管幕成功下穿我国第一大口岸──拱北口岸,标志着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暗挖段曲线顶管管幕核心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该项施工技术填补了我国建筑领域的空白。拱北隧道是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的关键控制性工程,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极具挑战性的隧道工程之一。为有效解决拱北隧道暗挖段施工技术难题,交通运输部设立科研项目"港珠  相似文献   

17.
建设愿望     
正江山如此多娇。这是一座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施工现场,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西连珠海和澳门由三地共同合作建设,创当今世界上综合施工难度之最。2015年11月,港珠澳大桥被英国《卫报》誉为即将竣工的"新世界七大奇迹"的第三位。青州航道桥索塔结形撑顺利安装完成,"中国结"完美矗立在伶仃洋海域,成为港珠澳大桥首个标志性景观。外海超长桩基施工、索塔结形撑安装(中国结)、大节段钢箱梁吊装、小节段钢箱梁及斜拉索安装诸多创新的施工工艺及技术难题被——破解。2016年,祝愿港珠澳大桥更美丽!祖国更富强!  相似文献   

18.
正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安装船"津安2"、"津安3"是超级沉管浮运和海底对接的指挥和操控中枢。水下无人对接系统的指令,都从这里发出。这里的每一个键盘和按钮,都直接与海底的沉管相联系,这里的每个座位专属于每一名操作手,每一个操作杆都关乎沉管的运动姿态和安装精度。"津安2"、"津安3"两条安装船各配置了16人,甲板、机舱、指挥舱操作手,每个岗位都可谓是"私人定制"并且是唯一的。安装船的12根缆绳交错复杂,控制点多,操作困难。操作手必须了解每一根缆绳的受力并记录船位的变化情况,比较每一个监测数据,以掌握沉管沉  相似文献   

19.
<正>7月18日,广东珠海的中交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部调度中心,大屏幕上的台风预报图清楚显示,我国南方41年来最强台风"威马逊"已经登陆海口,这意味着这一超级台风将不会"光临"正在紧张建设中的港珠澳大桥工地。悬着的心还没放下,另一个消息传来,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了新的台风"麦德姆",这会不会影响港珠澳大  相似文献   

20.
<正>珠江流域年径流量3300多亿立方米,居全国江河水系的第二位,仅次于长江,是黄河年径流量的7倍,淮河的10倍,且径流每年分配在汛期的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80%左右。今年珠江流域雨水特别多,最大径流量达到每秒4万立方米,远超历史同期,对于中交建设团队来说,如何在大径流条件下,将8万吨的超级沉管在海底进行厘米级精准对接,无疑又是一个全新的难题。6月10日,中交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者顺利完成第17节沉管精准对接;6月27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