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租车作为一种非定时定线定点的运输方式,具有方便、快捷、舒适的特点.出租车不同于城市公交、地铁等交通方式,为人们提供了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出行服务,满足了城市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出行需求,是关系民生、服务城市的"窗口"行业.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机动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群众对出租车的出行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自2012年以滴滴、快的为首的网约车平台出现后,传统巡游出租车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网约车服务市场日益火爆,作为一种新型的出行方式,凭借其多样化的服务,较低的价格,迅速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更多的选择的同时,也对传统的出租车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2.
<正>滴滴驿站是为出租车司机提供基础设施服务和专属优惠福利的线下站点,目前已经在全国拓展到4000多家。9月21日,国内最大的一站式移动出行平台—滴滴出行,为全国的出租车司机们推出了全国首个出租车司机的专属节日—"滴士节",滴滴出行发动滴滴平台、爱心商家、广大乘客及社会的力量,共同感恩出租车司机为乘客个人出行所付出的努力与辛劳。众所周知,出租车是城市基础运力的重要组成,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社会公共服务支撑。但出租车司机群体,因为常年经受着超长的工作时间、收入和生活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7月,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发布《广东省"互联网﹢综合运输服务"行动(2015-2020年)》,布局"互联网﹢运输服务"一张网格局。粤运交通响应政策号召,凭借推进中的小件快运"网和联网售票"两张网",转型突围立于潮头。"2015年对道路客运业而言,是挑战与机遇博弈的一年:一面是以滴滴出行、嗒嗒巴士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风生水起,不断壮大;一面是传统客运吸引力下降,曾经以站场、线路和巴士为中心的客运体系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而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市场空间被不断挤压,不  相似文献   

4.
<正>依靠大数据的积累与巨额的资金储备,滴滴足以在定制大巴市场上傲视群芳滴滴巴士开线是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对传统客运业而言,互联网定制化冲击的是整个客运体系。跑的是50到100公里的中长途,这些被认为是出租车不愿到达或者费用很高的线路,而交易流水远比城内短租要高。滴滴出行前期"冲击的是出租车体系,属于城内短乘。在滴滴巴士正式登陆之前,诸多互联网创业公司从大型社区或工作区生长出来,由此衍生的非公司端班车业务发展已一年多。随着出行O2O的人口红利不断延续,近期滴滴巴士正式进入定制大巴市场,虽然是"迟到者",但巨头入局,好戏将上演。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我国网约车监管形成了"顶层设计+基层探索"相结合的政策体系,但该体系在实践中,产生了明显的模仿效应和监管误区,未能取得预期效果。近年来,以"滴滴"、"优步"为代表的网约车,迅速发展,有效缓解了城市"打车难",成为城市交通出行的重要选择。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数据,截至2018  相似文献   

6.
正网约车新政自2016年颁布至今,在促使网约车从野蛮生长进入到规范发展阶段起到积极作用,然而新问题也不断出现,如何加强网约车的信息监管成为当下行业管理部门一个棘手问题。作为共享经济的产物,网约车自诞生之日起就充满了各种争议。但由于其能够有效缓解城市出行痛点,给人们生活带来福祉,发展速度之快超乎意料。有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7.
正"新政的出台无疑给行业注入一针强心剂,促使运营更加规范,但激励分时租赁的初衷是有节制地使用汽车,城市交通规划仍应以"公共交通+分时共享出行"模式进行推广。"我国的分时租赁市场正呈现利好趋势。一组交通运输部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分时租赁企业约有40多家,车辆总数超过4万辆,且95%以上为新能源车辆。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出租车市场的供需平衡,需要及时对市场上的供给量和价格做出调整。文章以重庆市为例,基于出租车市场的整体供需关系和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角度,对比研究了网约车与巡游车的运营成本、定价机制、出行总成本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选择网约车时使用成本提高,但等车的时间成本较低;网约车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了无畏损失,且满足了乘客差异化的需求。因此居民要结合自身的出行目的、出行距离,选择合理的出行方式从而实现效用最大化;政府也要结合区域居民出行特征,合理管制网约车和巡游车的数量,宏观调控价格。  相似文献   

9.
<正>"滴滴这次又有新动作了—为更好地传递北京出租司机正能量的新形象,滴滴出租车此次充分挖掘北京出租车司机"北京活地图"、"京城侃爷"、"24小时全城通"、"拾金不昧"等特有的属性,邀请了9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司机师傅,为他们量身定制了"时尚大片",让他们成为城市的"移动名片"。"经过3年的发展,滴滴出行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台。当初从出租车起家的滴滴,目前  相似文献   

10.
正加快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行动计划,构建多样化出行服务的积极探索和先行先试,交运集团(青岛)又有新动作啦!7月5日,由交运集团(青岛)与首汽集团合作推出的"交运首汽网约车"正式启运,交运集团成为岛城首家参与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营的国有道路运输企业。据了解,从2016年12月,青岛市出台深化出租车改革指导意见以及网约车管理办法等政策以来,交运集团就积极筹备网约车业务发展,并与首汽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交运首汽约车"平台,采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理解网约车用户出行需求,使用潜在类别模型对网约车用户进行市场细分。选取网约车使用频率、出行特征相关属性以及个人社会经济属性等影响因素对网约车选择行为建模,使用效率实验设计法生成意向偏好问卷,在成都市开展了实地调查。模型标定结果表明:在通勤和非通勤场景下,将网约车用户细分为四类最合适,两个场景下的市场结构比例均约为5:2:2:1。性别、月收入、时间、费用、网约车使用频率、私家车使用权等是对网约车用户进行市场细分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通过在道路客运行业搭建B2B平台,e约巴士在加强旅游包车客运行业信息化建设,延伸客运市场服务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每当我们公司集体出行时,寻找车源真是件麻每当我们公司集体出行烦事。""平时在旅游淡季,我们公司有80%的旅游大巴都是闲置的。""有很多次我开车送完乘客,都是空车返程的。"……在多元化出行需求日益增多的当下,如何精准匹配以企业为单元的供需双方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刺激反应模型(S-O-R)研究网约车乘客的出行幸福感对再出行意愿的影响,将网约车感知质量作为初始变量,将出行幸福感作为中介变量,以网约车的再出行意愿为结果变量,建立PLS-SEM,分析网约车再出行意愿的影响因素和作用路径。结果表明,感知质量对网约车再出行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质量也通过影响出行幸福感,进而影响网约车再出行意愿。而认知满意度、出行平静情绪及出行活跃情绪对网约车再出行意愿的影响作用由大到小分别为0.195、0.140、0.101,由此说明乘客在本次出行中所获得的幸福感对下一次出行意愿具有显著影响,这对网约车企业提升乘客的出行幸福感进而增强网约车出行意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网约车市场逐步扩大,手机点一点就能约个车.不可否认的是,网约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随之也产生了一些安全隐患.目前,社会对网约车安全问题重视度提高,这就既需要政府继续加强监管,又需要网约车平台不断进行自我整改、自我完善,从而促进全行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能够确认的是网约车行业通过各方努力,一定能守牢安全底线,使之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出行服务.  相似文献   

15.
2011年5月9日晚,知名音乐人高晓松因酒后驾车发生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前,其朋友曾为他叫"酒后代驾"服务,高晓松在等待半小时后因未见驾驶员到来而自己开车,并在随后不久引发交通事故。在公众和媒体紧盯"醉驾入刑事案"时,高晓松成为第一个以身试法的名人。有数据表明,"酒后代驾"服务的需求发展迅猛。网上代驾业务的网站点击率呈明显上升势头,"5.1"之后的一个星期更是攀升40%以上。从过去的无人问津,到现在的一车难求,各地市场节节攀升。"酒后代驾"成为人们解决酒后用车出行的理性选择。代驾业务的迅速激增,背后的驱动力更多是基于酒驾入刑的威慑,但对整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网约车需求高峰期"打车难"的问题,按照大数据可视化分析的工作路径,以某网约车企业的运营数据为例,利用PMT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网约车出行需求的特征,最终发现网约车需求在不同时段、地域上存在的差异。这些结论有助于网约车企业在进行车辆资源调度时做出更合理的调度决策,从而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需求。  相似文献   

17.
<正>"滴滴公司发展的愿景不是颠覆出租汽车行业,而是通过共享经济的模式使更多人放弃私家车出行习惯,缓解城市拥堵,通过绿色出行带来更高的效率。建议宽容对待新生事物,回归监管本质,促进政府职能转换,监管制度的设计为地方管理创新预留空间,不能进行‘一刀切'。""滴滴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通过大数据的深入挖掘与应用,整合各类城市交通资源,通过共享经济的模式,以及智慧的算法和智能匹配、出行供给及需求,消除信息不对称,从而提高总体效率,降低社会成本,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互联网约车的兴起,增加了人们出行方式的选择。有些人认为网约车加剧了交通拥堵,而有些人则认为网约车缓解交通拥堵,对环境是友善的。本文针对这两种观点展开深入研究,通过Matlab软件对调研数据建立基于时间价值和出行成本推算的网约车数量对交通量的影响评价模型。然后对网约车数量和交通量进行实地考察,并在微观层面上,以特定交叉口为例,通过Vissim软件对实际的交叉口运行情况进行仿真,得到有无网约车时交通延误以及能源消耗量、污染物排放量等数据。经仿真对比,最终论证并确定网约车的存在对交通的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是产生了负面影响的。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出行服务信息体系如何为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运输市场做好准备?如何建立起面向出行者的实时、准确、高效、大范围和全方位的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出行信息服务的电子化下一步怎么走?怎样让出行信息服务更及时更权威?近日,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到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副研究员董雷宏……  相似文献   

20.
<正>"约租车因其方便、快速和门到门的服务,而投旅客所好,从出租车市场到中长途客运市场,我们的传统客运行业都遭受新兴事物的挑战,如何应对呢?"如果说"滴滴打车"软件几年前上线运营后,在出租车行业荡起了阵阵涟漪,那么,从2014年下半年出现"专车"约车现象则像一块巨石投入出租车行业这个大池塘内,掀起阵阵浪花,上下翻滚。十几个城市的出租车出现罢运和对抗;业务主管部门感到尴尬和手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