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湖南株洲,与"车"有着不解之缘:京广铁路和湘黔铁路在这里交汇成为中国重要的"十字型"铁路枢纽;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从这里驶出;而今坐拥"中国的电力机车之都"美誉,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力机车研制基地……这里,一面是繁华都市,一面是造梦工厂,梦想与现实在时光的流转中交相辉映,推动着历史滚滚向前。  相似文献   

2.
正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路建集团")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以打响"路建智造"品牌为目标,近年来,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汇聚科技人才,优化科技工作环境,加大科技投入,完善激励机制,自主研发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成果显著增长,科技成果产业化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广西路建集团共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国家级工法3项,省部级工法33项。  相似文献   

3.
正武汉广益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土木(交通)工程科研、工程监理、节能照明设计与施工、环保型地基处理、试验检测,销售公司专利产品。公司自2001年成立以来,已完成省部级交通科研课题40余项,完成各类监理、施工、设计业务几百余项工程,取得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励17项,主编和参编国家及省部级行业规范标准14部,在一系列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控股子公司安徽中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具有"安徽省建筑节能与安全防灾院士工作站"的科技创新和研发平台。  相似文献   

4.
正武汉广益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土木(交通)工程科研、工程监理、节能照明设计与施工、环保型地基处理、试验检测,销售公司专利产品。公司自2001年成立以来,已完成省部级交通科研课题40余项,完成各类监理、施工、设计业务几百余项工程,取得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励17项,主编和参编国家及省部级行业规范标准14部,在一系列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控股子公司安徽中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具有"安徽省建筑节能与安全防灾院士工作站"的科技创新和研发平台。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安徽省科技厅正式公布了《关于公布2017年第一批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认定结果的通知》(科基[2017]15号),依托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建设的重型专用车发动机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榜上有名。这标志着华菱汽车在科技创新领域再攀新高,是其科技发展的一大重要里程碑。据悉,华菱汽车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发动机研发、工程化、试验测试及检测等平台,已完成10升和12升发动机国五排放的柴油和天然气发动机开发,参与国家及省市级科研项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7月20日,首个由清华大学作为独立法人单位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正式启动。"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位于四川省雅砻江锦屏山隧道中间位置,从山顶到实验室的垂直距离为2400m。与目前国际上其他地下实验室相比,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岩石覆盖最深、宇宙线通量  相似文献   

7.
<正>如果说剖析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发展,或许没有哪家企业比中国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机公司")更有发言权。自1936年"铁道部株洲总机厂筹备处"成立至今,中车株机公司引领我国电力机车技术完成了从直流传动到交流传动、从普载到重载、从常速到高速、从技术引进到产品出口等多项突破。79年来,它伴随着中国城轨交通装备的发展成长。"很荣幸,中国中车株机公司既是这一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引领者。"中车株机公司副总经理何恩广向记者介绍了中国城市轨  相似文献   

8.
<正>铁道部发布的《国家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要继续提高列车速度。高速列车科技发展"十二五"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贾利民解读称,这个速度既包括试验速度,也包括运营速度。据悉,我国高速铁路科技工作"十二五"期间主要沿四个重大技术方向展开:高速铁路体系化安全保障技术、高速列车装备谱系化技术、高  相似文献   

9.
正科技创新硕果累累2016完工项目70余个,有1项工程被评为全国"AAA"级安标工地,2项工程获詹天佑奖,3项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奖,25项工程被授予省部级优质工程荣誉,集团公司再获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优秀企业""安康杯优胜单位"称号。获得中国建筑学会科技奖一等奖1项;获得中国中铁股份公司科学技术二等奖4项;获得省部级工法10项;技术专利27项;获得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河南省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九大深刻阐明了建设交通强国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交通运输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对提升我国科技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12月底,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部署了2018年要做好的12项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创新型交通运输行业作为第七项重点工作被提出,要求"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实施重点科技项目清单管理,建立交通运输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开展行业重点实验室和研发中心评估,促进行业重大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以一公院为依托的"高寒高海拔地区道路工程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被国家科技部批准开始建设。这是中国交建首个获批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也是中国唯一一家以企业为依托研究高原冻土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重点面向青藏高速公路的建设、运营和保障进行研究。一公院是国内研究高原公路冻土问题历史最悠久的机构,3代人、40余年坚守青藏高原,为青藏公路、青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正据日前召开的"《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暨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专项系列成果新闻发布会"上的消息,该专项已经形成了超过90项的新技术、新产品,以及超过220项的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计划》提出,到2017年北京装备制造企业科技研发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培育一批具有行业竞争  相似文献   

13.
<正>3日,18个论坛,11个领域,逾110名行业专家发布主题演讲……这或许不止是我国公路交通科技工作者的科技盛宴,不仅是公路科技创新领域重要的国际交流平台,更是我国公路领域的未来。这里发布的,是目前公路、桥梁设计、建设、养护的"三新";是交通规划与战略的面对面解读;是公路出行服务与应急救援的;是现代物流的;是"一带一路"的国际思想  相似文献   

14.
正4月27日,潍柴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新闻发布会暨潍柴H平台首款产品上市发布会"。发布会上,潍柴宣布,潍柴内燃机可靠性重点实验室成功入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行业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科技交流的重要基地,是发展共性关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科技部高新司在上海组织召开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速磁浮交通工程化集成系统研究"项目验收会。该项目团队经过科技攻关,研制的磁浮系统技术部件达到了产品级,核心部件均通过了实车运行试验考核,确保上海磁浮示范线的安全稳定持续运营,提高了我  相似文献   

16.
《西部交通科技》2012,(12):I0003-I0004
近日,由水工构造物耐久性技术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四“跨海集群工程混凝土结构120年使用寿命保障关键技术”(以下简称“课题四”)顺利通过评审,为港珠澳大桥耐久性设计、旋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正电力机车、城轨车辆、城际动车组、新技术轨道车辆、中低速磁浮列车、储能式轻轨车……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饥公司)80年创新不止,从零起步到诸多世界第一,经历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完全自全创新"的"三步曲",走出了一条由"追随者"、"同行者"到"领跑者"的创新之路。从1936年  相似文献   

18.
<正> 6日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铁道部党组在“九五”铁路建设计划的基础上,制定了1998~2002年铁路建设计划(草案),确定了“决战西南,强攻煤运,建设高速,扩展路网,突破7万”的总体部署。在5年中,初步计划安排铁路建设投资2450亿元,计划新线建设5340公里,既有线复线建设2580公里,既有线电气化建设4400公里,地方铁路建设1000公里。今后5年,铁路建设初步计划安排大中型项目63项,其中续建29项,新开工34项;新建铁路31项,既有线复线20项,既有线电气化11项,独立枢纽1项。 (《人民铁道报》) 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于1998年10月27日宣告成立并挂牌运转。它标志着中国海事事业向着统一政令、统一布局、统一监督管理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该局任务为主管我国水上交通安全、负责国家水上安全监督和防止船舶污染,船舶及海上设施检验,航海保障管理和行政执法等。  相似文献   

19.
5月16日上午,山东省招远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全市科学技术大会,对全市"十一五"期间的科技创新工作进行总结,研究部署"十二五"科技创新工作。玲珑集团作为招远市骨干企业,在技术创新领域发挥龙头作用,一举获得五项科技进步奖,承担了三项国家级技术创新计  相似文献   

20.
简讯     
<正>中国高速列车技术装备项目通过验收据国家铁路局网站消息,日前,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高速列车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制"重大项目现场验收会在山东青岛召开。包括11位院士在内的验收专家组通过审查并现场考察、质询、答疑和讨论,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国家验收。该项目是科技部和原铁道部共同签署并组织实施的《中国高速列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