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汽车导航系统近年日益普及,当中大部份均是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协助导航。但美国政府近日警告,当局或未能及时更新该套使用了20年的卫星追踪系统.系统或会在明年初开始失效,届时将影响全球数以百万计用户。  相似文献   

2.
《汽车与配件》2008,(22):15
为了满足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市场的需求,金麒麟集团决定投入5亿元人民币新建第二个制动摩擦片生产基地,该生产基地已于今年5月4日开工建设。据悉,该项目落户济南市济北经济开发区,距济南国际机场10分钟车程,距济南市中心30km,占地210亩,新建厂房10万m^2,设计能力为年产汽车制动摩擦片2000万套(8000万片),2009年上半年第一期1000万套装备能力投产,计划在2年内完成建设。该项目全部达产后,金麒麟集团的制动摩擦片年产销能力达到5000万套,成为全球最大的制动摩擦片制造企业。  相似文献   

3.
汽车传感器发展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汽车传感器市场规模大 市场研究数据显示,2002年全球汽车传感器的市场规模为70.1亿美元,预计到2005年将达到85.2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6.7%;全球2002年汽车传感器的市场需求量为10.38亿只,预计到2005年将达到12.83亿只,年平均增长率为7.3%.我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加快,估计2010年将达600万辆的生产能力,若每辆车用10只传感器,将需6000万套传感器及其配套变送器和仪表.  相似文献   

4.
《汽车实用技术》2013,(10):38-38
据英国汽车杂志Autocar10月23日报道,据全球汽车论坛发布的预测,中国新车销售量2020年将达到2000万辆,有望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市场;2030年,该数字将翻倍达到4000万辆。  相似文献   

5.
(1)汽车保有量迅猛增长,维修需求增幅明显。近几年汽车市场发展很快,汽车保有量直线上升,尤其是私人汽车所占比例迅速提高。2003年底,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达到1242万辆,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达到50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23%;高级客车达到10.6万辆,占所有营运客车149万辆的7.1%,比2002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专用载货汽车增加到18万辆,  相似文献   

6.
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林肯·城市汽车装有导航系统,该系统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天线、车速和其它传感器信号精确确定汽车位置。当输入目的地后,导航系统模块对汽车行驶路线进行计算,并将DVD地图信息发送到音响单元,音响单元通过音频和视频信号显示指路信息。该车导航系统具有故障自诊断功能,可以通过读取故障码,查询故障信息,并通过故障码诊断,确定故障的具体部位。  相似文献   

7.
外商看好中国汽车市场潜能无限。据统计资料显示,中国汽车工业从1953年到1992年达到100万辆产量时经过了近40年;从1992年到2000年用了8年时间则完成了从100万辆到200万辆的增长;截止到2002年底,中国汽车工业用了2年时间就实现了从200万辆到300万辆的增长;而2003年汽车产销量达到了444.37万辆和439.08万辆,位居  相似文献   

8.
车载导航系统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应用于汽车定位导航的电子产品,是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通信、电子信息集成的综合技术。在新一代交通管理系统ITS(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载导航系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实现变通运输的控制、旅行信息服务、道路应急等多种信息服务。 自1990年世界第一台车载导航系统问世以来,短短12年时间里,车载导航系统在全球迅速普及。增长势头锐不可挡。1993年该产品世界总销量  相似文献   

9.
《专用汽车》2006,(1):37-37
在日前举行的上海国际汽车城峰会上,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说,五年后的201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翻一番,达到5500万辆左右。黄海说,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的要求,中国汽车市场体系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快,汽车需求量和保有量将继续增长,汽车消费环境将不断改善,全社会汽车化水平将不断提高。到2010年,国内汽车市场需求量将达到800万~900万辆,其中轿车占53%;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500万辆左右;汽车化水平将达到40辆/千人;汽车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2.5%。今后五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翻一番  相似文献   

10.
日本Alpine(总部:东京都品川区)将于2004年7月中旬上市一体型便携式硬盘汽车导航系统的新机型“NVE-HD01S”。该产品为去年上市的“NVE-HD01”的小幅升级机型,将地图信息升级为最新版本。建议含税零售价格为15万5400日元(约合人民币1.16万元)。  相似文献   

11.
我国汽车消费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2005年,我国汽车年总产量从31.6万辆提高到507.05万辆,2005年我国汽车总产量达到570.70万辆。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产品基本上达到国际水平,初步实现了与国际接轨。从汽车消费方面看,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显著提高和汽车价格的大幅下跌,汽车开始逐步进入中国  相似文献   

12.
刊中报     
《实用汽车技术》2006,(3):46-47
2005年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超过3000万辆 "十五"期间我国汽车产业迅猛发展。 2004年,保有量由2003年1608,91万辆增加到 2404年的2693.91万辆。2005年,我国国产汽车销售量达到575万辆,全年进口15万辆,减去报废的汽车,预计将增净300多万辆,首次超过3000万辆,比"九五"末的2000年净增 1400多万辆。千人拥有汽车大约为24辆,但是  相似文献   

13.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2006年产量已经达到728万辆,预计到2020年汽车需求将达到2000万辆,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有人惊呼中国已经进入汽车时代,但是当我们冷静地分析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却发现在繁荣的数字背后是研发能力依然薄弱的事实。[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的汽车工业保持了一种快速增长势头,仅在2005年到2008年短短的4年时间中,全国的汽车产销量便分别增加了63%;另据国家统计局3月初发布的数据显示,尽管2008年全球爆发金融危机,但该年末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6467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492万辆),比上年末增长了13.5%,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4173万辆,  相似文献   

15.
天津市神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始建于2001年9月,是生产丰田NBC系列汽车排气系统的专业厂。现有生产能力30万套。  相似文献   

16.
60年代以前,泰国的汽车全部依赖进口。为改变这种状况,泰国开始与美国和日本厂家联营,在泰国设立汽车装配厂,希望从组装起步,逐步过渡到自制国产汽车。 自70年代起,泰国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新汽车年销售量曾一度达到10万辆的创记录水平。 80年代初期,泰国汽车市场有了持续平稳的增长。1980年汽车销量为8.8万辆,1981年上升到8.93万辆,1982年又平稳地上升到9.1万辆。1983年突升到11.8万辆,比上年增加29.7%。但进入80年代中期,泰国的经济衰退使汽车市场疲软,产量和销量都跌入低谷。1985年的销量跌到8.6万辆,比1984年的11.4万辆  相似文献   

17.
节能是近中期我国汽车能源发展战略的首要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的汽车工业保持了一种快速增长势头,仅在2005年到2008年短短的4年时间中,全国的汽车产销量便分别增加了63%;另据国家统计局3月初发布的数据显示,尽管2008年全球爆发金融危机,但该年末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6467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492万辆),比上年末增长了13.5%。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4173万辆,增长18.1%。民用轿车保有量2438万辆,增长24.5%;其中私人轿车1947万辆,增长28.0%。  相似文献   

18.
据权威机构预测,目前中国家用轿车的保有量为489万辆,到2010年将增加2倍,达到1466万辆;到2020年这一数字再增加4倍,达到7200万辆。届时中国各种汽车的总保有量将达到1.15亿辆,是美国今天汽车总保有量的一半。而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家用轿车的市场需求量,分别是501万辆、913万辆和1584万辆。其后,中国将全面进入汽车社会。几乎不经意问,我们已经站在“汽车社会”的门槛上。一般认为,一个国家在拥有汽车的家庭达到10%~20%时开始进入汽车社会。而中国目前只有北京、深圳、广州、东莞4个城市才达到或接近这个水平。  相似文献   

19.
《汽车情报》2008,(16):44
汽车导航系统应用近年来发展迅速,使用导航系统的汽车数量2007年底同比增长15.6%,在欧洲国家处于前列。  相似文献   

20.
《中华汽摩配》2004,(7):58-59
近年来中国的汽车产量年增长率接近55%,在2002年达到了325万辆(其中轿车达到了109万辆),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此外,大约从3年以前,个人购买汽车的数量超过法人团体购买汽车的数量,现在中国的私人汽车登记数量已经超过1000万辆。由于在中国私人汽车的年行使距离是日本的3—4倍(3—4万公里),因此从轮胎、机油、蓄电池开始,有关消耗零件的需求方面,应该是大有可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