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船舶在航行过程中螺旋桨叶片出现突然折断后的船舶推进性能作了分析计算,获得了螺旋桨折断后主机转速、功率及航速的变化关系。实船航行性能测试结果同计算预估相当吻合,说明该分析计算方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可为今后出现类似突发事件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舰船科学技术》2015,(12):27-32
为实现螺旋桨效率在一定的设计进速系数范围内的最佳化,本文以母型桨设计进速周围多个进速点对应的敞水效率为目标函数,以螺距比的径向分布为优化变量,以推力和空泡性能为约束条件建立优化数学模型,基于字典排序方法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优化后的螺旋桨螺距比径向分布,并将优化结果与以设计航速点的螺旋桨效率为目标进行优化后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由于船舶航行时航速的变化,以设计航速点的效率为目标进行螺旋桨优化往往达不到预期的节能效果,需要综合考虑设计航速周围内多个工况点对应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舰艇在大风浪中航行,当航向已定时如何确定最大允许航速是航海界关注的课题。本文采用CFD(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和耐波性理论相结合的新模式,分别研究了浪增阻、风增阻及螺旋桨推力损失的计算方法,给出了比较精确的舰艇大风浪航行时的船体负载。在此基础上,运用船—机—桨理论,解决了最大允许航速(轮转速)的求解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全球减碳背景下,为应对极地船舶设计建造的环保要求,需开展跨洋航行时碎冰水域对极地探险邮轮船体型线优化设计的影响规律研究,以获得最佳节能型线。[方法]针对极地探险邮轮的跨洋航行特征,采用航区权重方法进行量化评估,分析碎冰对阻力和推进效率的影响。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耦合离散元法(CFD-DEM)来分析螺旋桨的碎冰水域性能,建立以联合自航功率为目标的优化模型,进而对全船参数化模型开展设计航速下的优化计算。[结果]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船型可以满足排水量要求,有效降低了2种水域下的航行功率,其联合自航功率降低了9.71%。[结论]研究成果验证了基于权重优化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可为极地探险邮轮的型线和推进器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分析冰区航行船舶与碎冰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运用离散元模型结合欧拉多相流,对船舶在碎冰区域航行时船体与碎冰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探索。计算不同航速、不同碎冰密集度下船体的受力情况,并对冰船接触冰时的运动响应进行分析,从直观上解释碎冰阻力的变化原因,以及桨前来冰的运动情况。[结果]得出船体所受冰阻力主要是由碎冰与船体表面的摩擦和碰撞产生,并随航速的增大而增大,但当航速增大到一定值后,碎冰阻力不再增加,甚至还有减小的趋势。[结论]研究的工作可为冰区船型优化及其螺旋桨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四、玻璃纤维增强尼龙螺旋桨的实船试用情况对于船用螺旋桨来说,除了前述材质和成形质量问题外,还有一个性能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则是推进性能。因此实船测试着重于对航速和实船应用情况的考核。1.实船测试实船测试主要是考核增强尼龙螺旋桨,与对象船的匹配情况,及其与原锰黄铜螺旋桨的性能比较。主要进行航速测量和系泊试验(因系泊时,螺旋桨受力远比航行时大)。  相似文献   

7.
双体帆船有巨大的海上航行潜力,航速也相对较高;良好的稳定性能及超大的船体空间。使其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船型。 它不需要耗费任何燃料,不但可节省成本,也为环保贡献了力量。  相似文献   

8.
陈永华 《中国船检》2023,(10):70-76
<正>螺旋桨及主机装在船上通过船舶轴系连接成为一个复杂的联动机构。主机为机械能的发生器,螺旋桨为能量的转换器,螺旋桨将主机的旋转能转换为推力能,而船体则为能量的需求者,螺旋桨的推力能消耗于船体阻力做功。因此,船体-螺旋桨-主机之间能量转换及工作状态是相互牵制和相互关联的。理想的船舶螺旋桨设计就是对船舶在特定情况下选择效率最佳的螺旋桨。对于普通船舶,该特定情况指的是满载时以全速或用正常马力航行的情况。船舶在设计状态下航行时,不仅螺旋桨效率最佳,而且船体-螺旋桨-主机间的配合也十分完善。而船舶螺旋桨重量直接与船舶轴系惯性相关联,同时,在尺寸和几何特性形状不变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十"字形矢量推进系统设计,分析了自主水下航行器(AUV)航程的影响因素。采用低阻力、低能耗的Myring型对推进系统尾部线型进行设计,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求取航行阻力,在此基础上进行推进系统设计。利用有限体积法模拟出不同航速下电机转速与推力、螺旋桨效率的关系,对求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螺旋桨效率、阻力系数与航速的对应关系,为经济航速的选取提供参考。分析发现,提高螺旋桨敞水效率或负载功率有利于提高AUV的经济航速,在降低负载功率的同时提高低航速下的螺旋桨敞水效率是实现AUV长距离航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双桨双舵船模系列斜拖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发表了5条双桨双舵船模的斜拖试验结果。船模系统地改变长宽比、长吃水比和肥满系数。试验分船体带螺旋桨、舵和不带桨、舵两种情况。试验时改变船模的航速、漂角、横倾角和舵角。详细测定了船体、螺旋桨和舵所受的水动力以及船体下沉、纵倾随航速和漂角的变化,确定了船体的水动力(和力矩)系数及船、桨、舵相互之间的流体动力干扰,分析了主尺度、船形系数、航速、横倾角与水动力系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船舶航行路径长度预测方法存在路径长度预测性能较差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曲线拟合的船舶航行路径长度预测方法。针对船舶航行路径实施环境建模,以处理和获取空间船舶航行路径的环境信息。利用构建的环境模型确定船舶航行路径的代价函数,函数中包括过大转弯角个数函数、平滑度函数与航程函数3个因素。根据船舶航行路径代价函数,基于曲线拟合对船舶航行路径长度进行预测,首先需要基于曲线拟合对船舶航行路径长度进行量化,接着通过明示距离法对船舶航行路径长度进行预测。为了证明基于曲线拟合的船舶航行路径长度预测方法的路径长度预测性能较强,将传统船舶航行路径长度预测方法与该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的路径长度预测性能优于传统方法,实现了性能突破。  相似文献   

12.
船舶长期航行,船体水线下船表面,特别是船底,会生长海藻、贝类等,致使船体水下部分和船底表面脏污和粗糙,这种现象称为污底。船舶污底将会增加船舶的航行阻力。假定螺旋桨转速不变,则船速将相应减慢,引起螺旋桨进程比λp减小,扭矩系数增大,螺旋桨所需转矩增加,因而螺旋桨特性曲线变陡,如图1,  相似文献   

13.
船舶航行中,渔网、网绳及漂浮物在船体线型吸入流、伴流或上升斜流进入螺旋桨盘面而缠绕螺旋桨和桨轴,且越缠越紧,轻则影响航速,重则螺旋桨阻力增大造成主机负荷升高损伤机械或艉轴密封装置损坏,艉轴密封功能失效导致海水进入艉轴管或润滑油泄漏入海.若轻微缠绕,可慢速倒车去除缠绕物,或在停车后潜水员水下割网清除缠绕物,渔网缠绕严重会...  相似文献   

14.
重点论述了船体总纵强度计算,船体构件总纵弯曲应力与许用应力的关系。按极限弯矩校核船体总纵强度时,要合理地确定船体结构的安全系数。计算动力弯矩应确定舰船在光涛中迎浪航和的航速和波高,并将计算结果绘出安全航行图,以便确定设计的舰船在无限航区航行的允许航速和波高。  相似文献   

15.
陈钰  陈庆任  赵丙乾 《船舶》2016,(1):100-104
随着船舶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能效指数概念的推行,迫切需要研发一种计算软件来快速评估船舶能效。文中采用修正的艾亚法进行船舶有效功率估算、基于图谱法进行螺旋桨的设计及推进性能计算、进行船舶航速预报及能效评估,并基于C++开发平台,开发了内河船舶航速预报及能效评估软件。结果表明,该软件使用方便、运算快速,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典型冰区航行船建立了CFD和DEM相结合的数值模拟方法。采用CFD方法计算船体流体力,DEM方法计算船体所受碎冰力,流体和碎冰间采用浮力和拖曳力模型。基于上述方法模拟的船冰作用现象与试验现象相吻合,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航速和碎冰厚度对船体冰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航速的增加,船体冰力呈上升趋势,流体阻力的增加速度高于碎冰阻力的增加速度;随着碎冰厚度的增加,船体冰力增大。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及其他国家目前都在大力发展多体船。双体船在高航速下可用大的船体长度来保证高航行性能,横摇性能好。小水线面船的主要优点是适航性高、在波浪中失速小,但支柱宽度小,不利于舱室布置。  相似文献   

18.
研究船舶航行过程中的推力、扭矩、转速、航速、耗油量的测量调节计算系统(即五参数综合节能技术方案研究),运用数学模型建立该计算系统与船体、主机、螺旋桨之间特性参数的影响相联系。对于定螺距桨,乃是通过主机转速的调节,使整个系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条件,即风、浪、流的变化对船舶运动的影响。经对诸参数优化组合分析,从中选取最低能耗的航行参数。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水下无人航行器(UUV)在特定海域深度下执行多目标识别处理的路径规划问题,考虑逆流抵近策略及海流对UUV绝对航速影响,基于蚁群算法建立了一种综合优化路径迁移距离、转向角度及路径迁移时间指标的UUV作业路径规划算法。在区间路径转移概率和适应度函数计算中,采用雷达图分析方法,构建了综合考虑路径长度、转向角度及航行时间三种指标的无量纲能见度函数和适应度函数,解决了路径规划中多指标优化时加权系数难以确定的问题。路径规划仿真结果证明了建立的UUV路径优化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金伯平 《船艇》2005,(4):55-56
船舶在水中航行时遭受到阻力,为保持一定的航速,必须供给船舶一定的推力以克服它所受到的阻力,推力是来自船上专门设置的一种设备,此设备称为推进器,推进器运转时必须消耗能量,所消耗的能量由船舶动力装置供给,所以推进器的作用是将船舶动力装置所提供的能量转化成克服水阻力、推船前进的推进功率,推进器的种类很多,有风帆、明轮、喷水推进器、z型推进器、直叶推进器及螺旋桨等。由于螺旋桨构造简单,重量较轻,效率也较高,因而被绝大多数船舶所采用。螺旋桨和船体、主机在船舶航行中构成了一个统一的“联动机”,由主机供给能量,使螺旋桨旋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