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兰州至中川铁路客运线白家铺三号隧道在出口上方4~6 m处有多个人为掏砂洞及未打管棚情况下安全出洞做了详细叙述,并对关键的施工步骤做了简要介绍,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手段,成功地完成了隧道的出洞施工,对今后类似工程起到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对于单口掘进的中、短隧道,安全出洞是实现整座隧道顺利贯通的关键工序。大西客运专线下白隧道、朱家山隧道洞口端河沟深切、地质条件差,如采用单侧掘进贯通的施工方法,易引发边坡失稳及工程性滑塌、坍塌,同时可能产生冒顶,安全风险大。从出口端开辟工作面,需另外增加空压机、发电机等大型设备,投入较高,耗时长。施工中通过采用上台阶超前导洞出洞,从出口端反掘贯通的施工方案,成功解决了隧道出洞难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颇值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3.
隧道施工宜“早进晚出”,可见隧道出洞方案的选择对隧道出洞施工的重要性。本文结合甬台温铁路洞背山隧道进口出洞施工,进行了隧道出洞施工技术总结。  相似文献   

4.
对于长大隧道斜井进入正洞段的施工,选择一套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正确的施工方法十分重要。本文以太中银铁路吕梁山隧道4#斜井进入正洞三岔口的施工为例,根据现场的围岩情况,阐述三岔口的施工方法,安全措施,并对今后类似条件下斜井进入正洞的施工给予借鉴。  相似文献   

5.
针对在建怀邵衡铁路岩鹰鞍长大隧道大断层注浆段掘进施工难题,运用理论分析和现场调查等方法,在对工程水文地质和断层条件以及注浆实施结果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开挖方法比较和注浆洞段爆破方案分析,进而提出了总体爆破方案和爆破控制参数,并确定了炮孔布置与起爆方法及起爆网路。实践表明:按照提出的长大铁路隧道大断层注浆段控制爆破技术及施工参数能够较好地完成钻孔、装药以及起爆等工作,可以获得较好的爆破效果;同时也能很好地保证隧道注浆段围岩稳定和结构安全,为工程顺利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矿山、公路、铁路以及其他类似隧道工程提供很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不良地质突出的地段进行爆破作业时,爆破振动是影响工程安全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对宜万铁路新增排水支洞爆破施工对相邻运营隧道的振动速度和应变影响进行监测与分析,研究运营隧道振动速度与应变随着排水支洞爆破施工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运营隧道振动速度与排水支洞爆破单次爆破进尺密切相关,应变则随着爆破次数的增加而小范围波动。  相似文献   

7.
太中银铁路ZK-VI标段吴堡隧道属于特长隧道,吴堡隧道进、出口段为黄土地段、Ⅴ级围岩浅埋、偏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吴堡隧道设计文件,经现场勘测比较,对吴堡隧道进、出口黄土地段开挖方案进行比选,最后采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8.
干燥粉细砂层大断面斜井转入正洞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西铁路客运专线干庆隧道3号斜井转入正洞施工中,成功运用了梯形断面弧形巷道垂直挑顶直接转入正洞的施工方案。就干燥粉细砂层地质,针对不同部位综合采取了密排超前小导管注改性水玻璃加固砂层施工技术、多台阶分部开挖法、侧壁超前旋喷咬合桩加固砂层施工方法、强刚度特殊结构门架技术和控制支护脚部下沉施工技术,分别阐述了其施工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该技术可对类似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施工和控制流砂、涌砂甚至砂层滑塌等现象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受地形、工程地质等环境条件的不利影响,隧道工程洞口段的围岩相对稳定性较差,施工难度和风险较大,一般采用由外而内进洞的设计、施工方式,由内而外出洞的设计鲜有资料。本文结合具体工程案例进行隧道工程出洞的设计研究,能较好地实现隧道工程的出洞施工,并提出隧道出洞的设计方法,总结其优势及应用推广价值,供广大设计与施工者参考。研究结论:(1)隧道出洞设计需要研究洞口位置及洞门设计、施工方案、结构设计、辅助工程措施、洞口坡面处理等方面;(2)应用在工程实例中,验证了隧道出洞设计方案的可行和可靠,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3)该隧道出洞方案具有优势及应用推广价值,尤其适用于中、短隧道或一端不利于进洞施工的隧道。  相似文献   

10.
以京福铁路客专(闽赣段)梅树岭隧道为工程背景,针对隧道洞口浅埋偏压段的施工,从方案确定及施工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出发,依据施工状况提出具体的处理措施。实践证明,所采取的措施及处理方法保证了隧道洞口的施工安全及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