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动车组自动过分相最低入口速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刚 《铁道机车车辆》2014,34(6):122-127
依据我国高速铁路分相区长度设置规定,总结各型动车组自动过分相的差异,确定动车组过分相时无电运行走行距离的计算方式。在此基础上,分析动车组自动过分相最低入口速度与分相区长度设置、动车组自身运行阻力、坡道等附加阻力的关系,通过数学模型仿真计算得到在GFX装置过分相和ATP过分相两种条件下动车组通过典型坡道的自动过分相最低入口速度结果,给出了动车组自动过分相最低入口速度的通用速度等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目前高速铁路电分相设置方案和动车组过分相的控制方案以及牵引供电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各种电分相设置方案在高速运行和低速运行时对运行时分的影响,并以武广高铁为例对武广全线单车不停站、站站停、多车运行进行了仿真分析,提出的主要研究结论有:动车组高速运行的区段,带电过分相与列控过分相两种电分相设置方案对运行时分影响区别不大,列控过分相的速度衰减量很少;当电分相设于车站附近时,采用列控过分相方案,进入电分相区的初始速度应满足一定要求;无论采用列控过分相还是带电过分相均可很好地满足整体运行时分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客运专线典型过分相方案有带电自动过分相和列控过分相两种,本文对两种电分相设置方案对运行时分的影响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各种组合条件下过分相方案的运行时分损失,得出适宜我国客运专线的电分相设置方案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针对磁感应式自动过分相系统在动车组运用过程中多次引发跳主断问题,分析过分相系统自检延时设置原理,结合国内高铁主干线接触网分相区设置等数据提出优化措施,大幅降低故障率,为动车组正常运营时序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5.
结合新建商合杭―郑阜高铁联络线绝缘锚段关节改造为6跨分相关节,并按设计规范要求设置分相磁钢。在联调联试期间,动车组搭载磁钢自动过分相试验时,产生了自动过分相失败情况。经过现场核实和原因分析,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和建议,为后续工程设计和实施过程提供参考,避免对行车组织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动车组通过电分相时主断路器需要断开,列车暂时失去动力,对列车运行速度产生影响。根据规范要求电分相设置应经过列车过分相能力检算,但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检算标准。本文在分析动车组自动过分相动作过程的基础上,结合司机实际操纵和实际案例对动车组自动过分相检算原则和标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高速铁路动车组过电分相的列控分闸区系统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流牵引网存在电分相,高速动车组过分相采用列控和车载方式,过分相时的各专业间的技术方案以及运输管理需综合考虑。针对高速铁路的列控过分相方式,对接触网电分相设计、列控分闸区、分闸区进口分界速度等技术进行分析,对接触网长无电区电分相、短中性段定分相和列控分闸区的概念进行阐述,并对高速铁路行车组织和运输管理有关过分相给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铁300 km/h的线路上列车通过分相区使用ATP进行控制,而200 km/h线路通过分相区未使用ATP控制.为提高200 km/h线路列车通过分相区的安全性,结合现有的自动过分相应用现状,深入研究车载规范关于过分相控制功能的规定,提出基于CTCS2-200C型ATP车载设备实现过分相控制功能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津保铁路分为2个区段,天津西—霸州西区段为250 km/h客运专线,分相地面磁感应器及标识按高铁标准设置;霸州西—徐水区段按国铁Ⅰ级200 km/h客货共线设计,分相地面磁感应器按普速铁路设置,分相标识按高铁标准设置。在津保铁路联调联试期间发生动车组通过霸州西—徐水区段3处分相时无法自动断电的问题。概述高速铁路、普速铁路、津保铁路分相地面磁感应器和标志设置的特点。结合试验列车的表现,分析、计算受电弓、地面磁感应器和标志位置不同动车组过分相的反应时间。结果表明,在客货共线区段,虽然动车组在车头到达断电标前未能自动断电,但动车组在车头越过断电标一段距离后均可实现自动断电,此时受电弓并未进入分相中性区段,不会因主断路器未断开引起拉弧放电,也不会带来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电气化铁路的电分相使得列车过分相时存在过电压、过电流、弓网电弧等问题。柔性自动过分相技术在近年被提出,有望解决铁路电分相带来的系列问题。在介绍柔性自动过分相系统结构和工作过程的基础上,分别用实时数字仿真仪(RTDS)的小步长和大步长模型对柔性自动过分相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并模拟列车通过电分相区的过程。仿真中采用功率控制减小受电弓与接触线的分断电流,采用变频移相实现中性段相位的柔性过渡。仿真结果表明柔性自动过分相系统能实现列车不断电通过电分相区,且不产生功率冲击和电压冲击。  相似文献   

11.
客运专线自动过分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向建 《电气化铁道》2006,(Z1):112-115
介绍了国内普遍采用的3种自动过分相形式,对其工作原理及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客运专线电分相形式选用的建议:即在一般情况下采用车载式自动过分相,在大坡道区段时,采用地面开关式电分相.  相似文献   

12.
联络线电分相设置方案影响因素众多,且其设置与否对工程和运营的影响也较大。本文对汉巴南铁路兰渝联络线电分相设置方案进行研究,提出高速铁路设置关节式电分相联络线最短长度;对联络线电分相不同设置方案进行比选研究,并结合各方案的土建工程、信号系统、供电系统及限制因素提出布局优化措施,以期为联络线电分相合理设置与优化布局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高速铁路列车通过分相区时,采用地面与车载设备结合方式自动过分相。文章针对高速铁路分相区地面磁感应器的两种布置方式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讨论,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得出结论:在有CTCS-2级动车组运行的线路,分相区地面磁感应器按a=35m、b=170m布置,能够提高运营效率和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4.
结合牵引供电分相区设计原则,以及既有列车过分相和动车组列控系统自动过分相的功能,针对武广工程特点,提出了武广高铁列控系统自动过分相功能的升级方案。  相似文献   

15.
董廷超 《电气化铁道》2018,(2):39-41,44
时速200 km以上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采用关节式电分相,列车通过电分相时引起的过电压会造成机车放电间隙击穿或受电弓烧蚀等事故,危及电气化铁路的运营安全。本文在介绍3种列车自动过电分相方式的基础上,根据过分相时受电弓位置的变化建立列车通过关节式电分相的模型,对过分相不同阶段的过电压进行分析,并采用阻容保护措施对过分相过电压进行抑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介绍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结构以及电分相区的存在给牵引供电系统带来的影响;阐述车载自动过分相和3种地面自动过分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对各种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各方案值得借鉴之处;提出一种虚拟同相柔性供电系统方案,该方案同时解决电分相和电能质量的问题,为电气化铁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复杂艰险高原地区铁路建设面临极端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工程条件,为牵引供电系统带来众多挑战难题。在长大坡道处设置电分相存在安全隐患,复杂艰险高原地区铁路对牵引供电提出更高可靠性要求。本文研究了三种带电过分相装置:机械开关切换式地面接触网带电过分相、接触网电分相连续供电系统、电子开关地面自动过分相,但在严苛环境下过分相结构缺乏工程适应性,因此需进一步研究能够取消电分相的双边贯通供电技术。传统双边供电存在较大的穿越电流,不能被电力系统接受。组合式同相贯通供电、全交-直-交同相贯通供电方式通过变流器控制使牵引网电压处于同一相位,提高了电能质量,但整体可靠性一般。最终基于复杂艰险高原地区铁路工程技术条件选择单相牵引变压器同相贯通供电技术,可在工程适应性上达到较优权衡。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大量新建线路需要引入既有车站或枢纽,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运营线无砟轨道地段插入道岔的功能需求日显迫切,已成为制约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关键技术难题。结合某新建高速铁路引入既有高铁站的接轨方案,提出拆除既有无砟轨道、新铺无砟道岔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安全隔离板墙,封锁一线施工,相邻正线单线行车,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系列措施,可确保施工安全和缩短工期,减少对运营的影响。该方案解决了高铁车站或枢纽无砟轨道接轨的技术难题,实现新建高速铁路线路与既有枢纽的成功引入。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关节式电分相承力索烧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防止烧损承力索的解决方案,包括安装车载断电自动过分相装置、RC保护装置、避雷器、保护条与电连接线,重视关节式电分相参数的检调,加强关节式电分相巡视。运行情况表明安装车载断电自动转换分相装置能有效防止关节式电分相承力索烧损,仿真结果表明安装RC保护装置可以有效抑制过电压。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持续发展,路网规模不断扩大,高速铁路枢纽逐步增多、加大,新建高铁线路如何安全、高效地引入既有高铁枢纽已成为高铁建设后期的重要环节。结合新建郑万铁路引入郑州东枢纽、商合杭铁路引入商丘枢纽2个工期不同的信号系统工程引入枢纽的实例,提出多个新建高铁信号系统同步引入枢纽的实施方案,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