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铁枢纽车站由于接入线路数量繁多,发车方向数量超出了现有技术规范的范围。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提出高铁枢纽多出口车站信号显示设计方案,并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自主研发其实也并没有浪费,如果没有当年的自主研发实践,中国可能会出现高铁技术大方向的选择错误.中国高铁是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铁,也是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铁.在很多技术领域,已经超越了日、法、德等高铁技术原创国.中国高铁为什么这么“牛”?从最初独立研制,到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到最后实现完全自主的全面创新,不过20年时间.因此,高铁也被称为中国制造“弯道超车”的典型.  相似文献   

3.
高铁是铁路技术集成和创新的重要标志,涉及多个技术领域,专业协同和系统联动特征明显。对我国高铁技术创新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对新时期我国高铁在路网建设、旅客服务、智能铁路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技术创新需求进行分析,继而提出高铁技术向更智能、更先进、更绿色、更安全方向发展的趋势和重点任务,并提出支撑高铁技术创新发展的保障措施,为持续深入推进我国高铁技术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TRT技术(地震波反射层析成像技术)在济青高铁青阳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为例,介绍TRT技术的原理及工作流程。施工掘进后揭露的围岩情况表明,采用TRT技术进行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具有快速准确、对施工干扰少、图像可三维显示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高速铁路运行安全检测监测与监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铁运行安全风险源识别、研判、防控,是确保高铁运行安全的重要技术支撑.从高铁综合检测、牵引供电检测监测、通信信号监测预警、列车运行状态监控、线路基础设施监测及环境与灾害监测预警等方面,全面介绍我国高铁运行安全检测、监测与监控关键技术,提出要不断完善高铁安全技术体系建设,增强科技保高铁运行安全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高铁信号系统是高铁运输的“大脑”和“神经系统”,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和成就,尤为突出的是高铁信号系统智能技术应用。首先从复杂巨系统、列车运行安全、CTCS技术规范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提出多层次安全保障概念,并对高铁信号系统多层次安全保障系统的既有概念进行了新解释。其次对高铁信号系统智能技术应用需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北斗定位、5G、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介绍高铁ATO、智能调度和智能运维等智能技术应用。最后对高铁信号系统智能技术应用进行展望。多层次安全防护和信号系统智能化对高铁列车运行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铁信号系统智能化将不断提升列车运行控制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期沪杭高铁的开建.争议数年的沪杭磁悬浮似乎大势已去,不过上海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之间的磁悬浮专线仍在缓慢推进中,目前上海仍在制定技术方案。“沪杭磁悬浮和沪杭高铁速度相近,再建不就是浪费吗?”知情权威人士明确表示,沪杭磁悬浮项目已停止。此前,浙江省相关政府部门人士亦称,其所获得的浙江省发改委文件显示,磁悬浮项目浙江段目前已不在浙江方面考虑中.浙江已着力于沪杭高铁建设。  相似文献   

8.
正3.5万km,一个充满自豪的数字——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到今年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13.9万 km以上,其中高铁将超过3.5万 km,运营里程高居世界第一。数据显示,2019年国家铁路预计完成旅客发送量36亿人次。11月29日上午,武汉至十堰的汉十高铁正式开通运营。"终于能坐高铁回家了!从今天起,高铁把我对家的思念从漫长的7 h缩短至2 h;之前,如果买不到火车票,乘坐大巴更需要11 h。"听到家乡十堰  相似文献   

9.
王晓刚  夏洋 《中国铁路》2018,(12):20-23
印尼雅万高铁是我国高铁全方位"走出去"的第一单,项目将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我国铁路企业应重点关注技术输出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相关问题,在项目前期对目标国的潜在知识产权风险进行提前摸底。通过对印尼境内高铁专利现状进行全面检索与梳理,并结合项目实际,深入分析中国高铁技术输出印尼可能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研究提出风险应对措施,为切实保护中国高铁核心技术、保障雅万高铁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铁的快速发展,隧道安全问题日益引人关注,设计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铁隧道智能监测系统,实现对高铁隧道健康状况的智能监测和实时管理。该系统采用传感器技术实现对高铁隧道内各项数据的采集,并利用云计算平台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可密切掌握高铁隧道的健康信息,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保证高铁隧道的安全运营和维护。该系统将为高铁隧道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提供更加高效、准确、可靠的技术手段,有助于提升高铁运营的品质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智能高铁的特点,提出智能高铁联调联试的技术特征,设计各系统评价、系统间接口评价、多专业综合评价、全生命周期状态评价的系统框架,明确需要深入研究的关键技术,规划联调联试技术发展阶段及目标。通过对智能高铁联调联试技术的深入研究,为联调联试技术迭代升级及有序实施提供指导,为智能高铁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检测仿真高铁钢轨三点法打磨技术有助于实现钢轨打磨在线检测,节约高铁钢轨维护时间,提升打磨质量与效率。对高铁钢轨三点法打磨技术进行检测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研究分析,验证该技术的实际应用性能。结果表明,三点法测量高铁钢轨打磨砂轮磨损可行,可在实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对于提升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高铁接触网BIM技术的应用研究仍然停留在起步阶段,且进展缓慢。利用基于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工业基础类)标准对高铁接触网BIM信息进行描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研究结论:(1)通过对比IFC标准各种扩展机制,提出采用代理类与自定义属性集相结合的扩展方式进行高铁接触网BIM基本信息描述;(2)开展了高铁接触网BIM信息分析,构建了高铁接触网身份信息、定位信息和技术信息IFC属性集;(3)提出了高铁接触网BIM建模方法;(4)经验证,本文提出的属性集与建模方法有效可行,有利于提升高铁接触网BIM模型的完备性,可为深化高铁接触网BIM技术的应用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世界轨道交通》2020,(2):38-41
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公布的2019年铁路建设成绩单中显示,2019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3.9万公里,其中高铁3.5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一条条高铁分布在中国东南西北多个省区,让更多百姓体验到了“说走就走”的幸福感。在首都西北,张呼高铁将与大张高铁、京张高铁同步通车,京津冀地区旅客可实现内蒙古大草原“一日游”。在中原河南,郑渝高铁郑州至襄阳段、郑州至阜阳高铁、京港高铁商丘至合肥段同日开通运营,南阳、周口等人口千万级农业城市结束不通高铁的历史。在武陵山区,黔张常铁路即将开通运营,恩施、湘西、张家界等“诗与远方”不再遥远。在“塞上江南”,银兰高铁将把宁夏拉入高铁朋友圈。至此,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除了西藏和澳门,全部开通高铁。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铁调度集中系统(简称高铁CTC系统)集成技术,已从起步阶段、小规模系统发展到大规模系统集成,并向信息化、集成化、标准化方向迈进.重点介绍当前集成技术的总体技术方案、总体功能、系统集成的成果,对于高铁CTC系统集成技术的发展提出了7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铁运营对线路精度要求极高,对周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邻近高铁施工安全风险极高,稍有不慎就将酿成大祸。本文以南京宁和城际轨道交通工程紧邻高铁桥梁钻孔桩施工为例,介绍全套管全回转钻孔桩施工技术。该技术具有适用地质条件广、施工效率高、施工质量有保障、对周边环境及高铁运营影响小等优点,极好地保障了施工期间高铁运营安全和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国内高速铁路对乘客舒适度、智能化的新需求,介绍了一种利用薄膜电致发光显示及染料液晶技术设计制造的可触摸调光车窗.分析了可触摸调光车窗的触摸、控制和调光原理,以及技术特点和优势.该技术能够进一步提升高铁列车人机交互的科技感,为乘客提供更加舒适的出行体验.  相似文献   

18.
针对雅万高铁的工程建设情况,介绍雅万高铁所处高温高湿环境气候特点以及沿线原材料(水泥、矿物掺和料、砂、石、外加剂)分布与性能特点对雅万高铁结构用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中国铁路混凝土标准和印尼混凝土标准对原材料性能指标规定的异同,明确印尼原材料主要差异性能指标。在此基础上,指出雅万高铁高性能混凝土所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水化温升控制技术、工作性能保持技术和原材料性能优化技术,并给出初步解决技术措施,为雅万高铁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铁网络逐步形成,新建高铁与既有高铁信号系统设备之间兼容与互通成为必然。以新建石武高铁与既有郑西高铁联通为例,研究不同制式、不同厂家之间安全数据网互联互通技术,给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联调联试在我国高铁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已形成较为健全的联调联试技术体系,促进了不同速度等级铁路之间实现互联互通,提升了高铁列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基于我国高铁联调联试具体情况,介绍高铁系统构成以及联调联试在新建高铁线路中的重要作用,分析高铁联调联试的安全风险,并研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